□李小潤
靠農機做致富能人
□李小潤
王啟彬夫妻倆是2000年從河南支邊來到七師一二九團十連的,為了能盡快過上好日子,他一邊鉆研棉花栽培管理、一邊學習運用新技術,經常參加團、連組織的“科技技能崗位培訓”學習,掌握棉花管理技術。夫妻倆在連隊承包種植了72畝棉花,產量不斷提高,收入也一年比一年多。
2006年有點積蓄的王啟彬,主動向連隊提出購買654拖拉機,團里為他貸款20萬元,很快辦完了所有手續(xù),來年春天他開著自己的拖拉機耕耘在連隊每塊條田里。他每天起早貪黑,從春播、中耕、打藥、施肥、打桿、拉棉花等一系列作業(yè),幾乎包攬了全連的機務活,有時忙的連口熱乎飯都顧不上吃;妻子胡秀娟一人管理著自家棉花地,夫妻倆分工協(xié)作,這一年下來純收入10萬元。這下他們干勁更足了,又主動聯絡了連隊的其他職工購買大馬力拖拉機等農機用車,現如今在他的帶領下連隊擁有654拖拉機5輛,其他農用設備俱全,有效滿足了全連的機務作業(yè)。他也漸漸成為連隊帶領職工走上致富路的榜樣。
2013年不滿于現狀的王啟彬又想著拓寬自己的增收路。當時團黨委制定了農機購置補貼惠民政策,積極鼓勵職工多元增收,購買各種先進農業(yè)機械,同時團機務科搭建平臺、做好各項服務,聽到這一消息的王啟彬高興極了,棉花由人工采摘變?yōu)槿繉嵭?00%機采,整個棉花采收打模需求量很大,況且十連是離團部最遠的農業(yè)單位,每年卻因為連隊偏遠沒有機車影響秋收,給職工帶來極大的不便。他覺得連隊缺少一臺打模機,就主動向連隊提議購買。于是他向河南老家親戚借了15萬元,又向團貸款15萬元買了一臺打模機,每年“三秋”,夫妻倆都忙得不可開交。對孩子也管教有方,為了讓3個孩子懂得孝敬老人、尊敬長輩,對人有禮貌,夫妻倆以身作則,在連隊夫妻倆不管多忙,都積極參加連隊各項活動,經常幫助困難職工技術指導、拉運肥料,遷移默化地感染著每一位孩子,三個孩子從小懂事,經常幫助父母干家務、做飯。
如今,王啟彬一家五口的日子紅紅火火,連續(xù)幾年都被團場評為“和諧小康家庭”、“最美家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