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儒清
(650500 云南開放大學 云南 昆明)
試論述大學生兼職勞動權益保護存在的難點及保護策略
劉儒清
(650500 云南開放大學 云南 昆明)
當今社會,大學生從事兼職工作已經成為普遍現(xiàn)象,既能夠鍛煉學生的社會交際能力,又能夠減輕學生的生活壓力,是值得提倡的行為。然而,由于大學生兼職的特殊性,大學生兼職遭受勞動權益侵犯的情況極為常見,造成極其惡劣的社會影響。針對此問題,本文對大學生兼職勞動權益保護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探討針對性的保護策略,實現(xiàn)對大學生兼職勞動權益保護的有效規(guī)范。
大學生兼職;勞動權益保護;保護難點;保護策略
所謂大學生兼職是指普通高等院校的學生利用假期和課余時間參與勞動,獲得相應報酬的行為。目前,大學生從事兼職工作是極為普遍,通過對18所大學學生的隨機抽樣調查,從事或曾經從事兼職工作的學生占到98.35%以上。但是,由于勞動關系、維權途徑和意識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大學生從事兼職遭受勞動權益侵害的情況屢屢發(fā)生,調查發(fā)現(xiàn),超過78.35%的學生遭遇過勞動權益受到侵害的行為。由此可見,對大學生從事兼職工作進行勞動權益保護是極為必要的。
1.1 求職中遭受惡意欺詐
部分用人單位和中介機構利用大學生社會閱歷不夠豐富,急于求職的心理,以提供兼職崗位的方式對大學生進行惡意欺詐,要求學生交納數(shù)量不等的報名費、押金等,之后不為大學生提供工作或提供與承諾不符的工作,以此騙取大學生的兼職介紹費用,給大學生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和精神傷害。
1.2 隨意解雇大學生
大學生在從事兼職工作時,與用人單位構成雇傭關系,理應簽署用人合同。但是,實際上,僅有少數(shù)用人單位與大學生簽訂用人合同,多數(shù)沒有簽署相關的合同文件,導致大學生的勞動權益得不到保護。此外,部分用人單位在勞動合同中設定限制性條款,如試用條件等,待大學生工作一段時間后,即以不滿足工作要求等理由辭退大學生,從而翔實低廉的用工成本。
1.3 超時加班加點
由于工作性質為兼職,工作時間大多為雙方協(xié)定,導致許多用人單位存在濫用勞動力的行為,肆意增加兼職大學生的工作時間,安排其從事危險的工作崗位,導致大學生的身心受到損害,侵害大學生的勞動權益。
1.4 勞動保險缺失
目前,大學生兼職工作存在隨意性,不屬于用人單位的正常用工,沒有簽訂相應的就業(yè)協(xié)議,造成用人單位不愿為大學生提供相應的勞動保險待遇,導致大學生的校外兼職活動得不到相應的保護,一旦發(fā)生工傷事故,將給大學生造成嚴重的經濟負擔。
1.5 勞動報酬缺乏保障
目前,許多用人單位將大學生視為廉價的勞動力,采取低價招聘、拖欠工資、惡意克扣等形式降低大學生兼職方面的收入,損害大學生獲得勞動報酬的權利。此外,許多中介機構對大學生進行報酬提成,將此作為介紹工作的附加條件,導致學生的勞動報酬被盤剝。
2.1 行政管理的權責不夠明確
目前,勞動保障部門的管理重心在用人單位的正式勞動用工方面,工商部門則主要負責審查單位的登記、經營等方面,對于大學生兼職的管理缺乏相應的對口部門,存在行政管理的權責不明確情況,導致大學生兼職維權出現(xiàn)求訴無門的情況。而且,當前的訴訟維權流程相對繁瑣,是當前大學生難以承受和負擔的,導致許多大學生面臨兼職勞動侵權問題只能忍氣吞聲。
2.2 學校對大學生的兼職工作缺乏有效的管理和支持
從屬性分析,大學生從事兼職工作是學校教育的延伸,是提升學生工作能力和社會適應性的重要手段,應該給予有效的管理和支持,發(fā)揮學校的后援作用。然而,當前的學校大多以教研為中心,對大學生兼職行為缺乏有效的管理,使其處于放任自流的狀態(tài),沒有給予大學生兼職工作相應的崗位選擇輔導、兼職信息提供和兼職維權支持等幫助,造成大學生只能依靠自身力量解決兼職中出現(xiàn)的各類問題,沒有盡到應有的教育和監(jiān)護職責。
2.3 大學生的維權意識薄弱
大學生的社會閱歷不夠豐富,法律意識淡薄,遭受到勞動權益侵害時,缺乏應有的維權意識,要么自認倒霉,要么采取極端措施維權,極少有走正規(guī)流程進行維權的,增大了大學生兼職勞動權益保護的難度。
3.1 規(guī)范用人單位和中介機構的行為
應該明確政府相關部門的管理責任,以行政手段約束用人單位、中介機構的行為,加強對大學生兼職的行政監(jiān)管,重點管理兼職工作的超時加班、惡意辭退和拖欠、克扣工資行為。此外,考慮到大學生的特殊性,應該對其進行相應的保護。具體來說,一是嚴格用人單位、中介機構的資質審查,提高大學生兼職雇傭的準入門檻;二是制定相應的法律條款,為大學生兼職勞動權益保護提供法律依據(jù),制裁各類侵權行為。
3.2 發(fā)揮學校對大學生兼職的管理職能
針對大學生從事兼職工作,學校應該秉承支持和引導的態(tài)度進行管理。具體來說,首先,應該給予學生校外兼職以有效的咨詢和輔導,提醒大學生在兼職過程中的注意事項,提高大學生的維權意識和防范能力;其次是整合校外兼職信息,對違規(guī)中介、用人單位進行通報,防止更多的大學生上當受騙;三是給予大學生必要的維權支持,與勞動保障部門建立合作機制,為大學生的兼職維權提供有效途徑。
綜上所述,大學生兼職有其隨意性和不確定性,進行勞動權益保護的難度較大,應該從各方面入手進行保護策略的完善,構建規(guī)范的大學生兼職環(huán)境,保護大學生的兼職勞動權益。
[1]李亮輝.大學生社會兼職勞動權益保護現(xiàn)狀及其對策探究[J].黑龍江畜牧獸醫(yī),2016(14):281-283.
[2]牛冀群.在校大學生兼職的勞動權益保護的法律問題研究[J].青年與社會:下,2015(5):62-63.
[3]劉程程,楊映忠,胡月婷,等.兼職大學生勞動權益保護的法律問題研究[J].重慶電子工程職業(yè)學院學報,2013,22(5):50-52.
[4]柯新華,羅瓊.大學生兼職勞動權益保護問題探討[J].中國勞動,2013(12):1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