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文顯(中國法學會副會長)
司法行政改革應加快推進
張文顯(中國法學會副會長)
看了司法行政改革的總體規(guī)劃意見,筆者認為,意見稿認真貫徹了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精神,貫徹了黨的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以及司法改革的部署。特別是總目標、總抓手很好。應當說,意見稿有很好的基礎。當然,需要進一步深化和修改。筆者提幾個問題及意見,供參考。
一、文件的層級問題。司法行政改革意見是作為司法部、政法委還是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以下簡稱“中央深改小組”)出臺的文件,筆者覺得從文件的權威性考慮,可以由司法部編制,中央政法委原則通過,中央深改小組出臺。中國法學會的改革方案就是由中央深改小組通過的。文件層級問題涉及從上到下的貫徹問題。
二、文件題目用語問題。前段時間司法行政改革總體缺乏主動作為和主動擔當,改革有些滯后。建議使用“加快推進司法行政改革”而不是“進一步深化”。十八大以來,關于法治建設問題,習近平總書記用了20多個“加快”來推進。用“加快推進”可以體現(xiàn)出改革的勇氣和緊迫性。
三、統(tǒng)籌推進內部性改革和外部性改革。目前內部改革已經(jīng)比較充分,外部性改革不可能不涉及。優(yōu)化司法職權配置涉及的問題有:審判權與執(zhí)行權的分離、刑罰執(zhí)行一體化、監(jiān)所一體化等。建議還是搞一個清單,從外部和內部改革角度分類。同時,進一步重視改革的理論論證。
四、把法治宣傳、法學教育和法律職業(yè)資格考試單獨列為主要改革任務的第三大項。習近平總書記對法學教育、法治人才培養(yǎng)和中國特色法學體系建設高度重視。要以法律職業(yè)資格考試為導向創(chuàng)新法律人才的培養(yǎng)、選拔和使用,促進法治人才的交流。
五、突出重點,區(qū)分改革內容與日常工作。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了建設法治中國,包括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司法行政承擔的職能很多集中在法治社會建設,要把司法行政改革與法治社會建設掛鉤,放在法治社會建設的戰(zhàn)略層面謀劃和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