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小超
(山東省德州市德城區(qū)黃河涯第一中學,山東 德州 253000)
古箏基本功學習的重要性研究
申小超
(山東省德州市德城區(qū)黃河涯第一中學,山東 德州 253000)
古箏是我國民族樂器中的瑰寶,有著近乎兩千五百年的歷史。隨著古箏相關彈奏技術的發(fā)展,相關的練習曲目變得越來越難,表現的內容卻變得十分豐富。想要掌握好更高深的古箏彈奏技巧就必須要學習好相關的基本功。本文將著重論述古箏基本功需要學習的內容以及學習古箏基本功的重要意義,為以后更多人學習古箏提供理論方面的借鑒。
古箏;基本功學習;重要性研究
(一)古箏的概念解釋
古箏是我國的傳統(tǒng)民族樂器,它又被稱之為瑤箏、鸞箏、秦箏、漢箏等。它是漢族的一種傳統(tǒng)的彈撥箏樂器,也是具有我國民族特色的重要樂器之一。古箏具有音域寬廣、音色優(yōu)美、演奏技巧豐富的特點,因此得到了很多人的喜歡。當前隨著社會的不斷發(fā)展,也出現了一些迷你古箏、便攜式古箏、半箏等,但是其歸根結底都離不開古箏的本質。古箏的發(fā)展實質上也是中華文化的發(fā)展過程,它是在我國黃土地上土生土長的民族樂器,所以對于它的傳承和發(fā)展,我們責無旁貸。
(二)古箏基本功的概念解釋
基本功其實和基礎有著相似的含義,兩者所包含的具體內容也是十分相近的。而基礎指的是事物發(fā)展的起點或者根本,我們經常會說到:“萬丈高樓平地起”,如果沒有平地怎樣建成萬丈高樓呢。同樣的,基本功對于古箏的學習也是重要的。古箏基本功主要包含了兩個方面的內容,分別是演奏技法和音樂理論知識。古箏的演奏技法是古箏和其他樂器進行區(qū)別的主要標志,它主要包含了指法、指力、坐姿和手型等內容。而古箏的音樂理論知識,又被稱為樂理,它分為高級樂理知識和基礎理論知識兩部分?;A理論知識主要有節(jié)拍、節(jié)奏、和弦、音程等內容構成,而高級理論知識則是有旋律、曲式、復調、和聲構成。只有掌握好古箏的樂理知識和相關的演奏技法,才可以表演出充滿感情和節(jié)奏正確的樂曲。
(一)學習者需要掌握的古箏基本內功
學習者需要掌握的古箏基本內功有:第一,學習者需要練習手型和坐姿。這些與他們今后是否正確地演奏高難度的曲子息息相關,在彈奏高難度的曲子時需要正確的彈弦。另外手型的練習是為了以后可以快速靈活地運用自己的手指;第二,對樂理知識的學習,音樂是一門學科更是一門學問,它有專門的理論知識和學科術語。因此學習者在學習的過程中需要將其看作是一門專業(yè)課程來學習;第三,學習者需要培養(yǎng)古箏學習的樂感,只有學習者具備了一定的樂感,才可以提高對音樂方面的感受力,而且也可以將樂曲中的情感進行正確的把握,明白樂曲中想要傳遞的是怎樣的一種感情,這樣才會避免出現一段音樂時,學習者出現無動于衷的現象;第四,一些基本的技巧、指法、指序等技能都需要掌握,這些都是在具體的樂曲中來得到提高的,并不是簡單地學習幾首樂曲就可以學會的,因此學習者需要進行多次的練習;第五,必須要跟隨教師學習。古箏的基本功中有一些內容并不能通過樂譜就可以學會,甚至看視頻、聽錄音也無法學到知識的精髓,所以要充分發(fā)揮教師的教育作用,這也是古箏學習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特點;第六,學習者需要理解相關的音樂語言,比如音樂中的構成元素,如音高、低音等。如果學習者對這些音樂的基本構成要素都不是很理解的話,就無法真正地表現出音樂的內容和其中蘊含的感情;第七,可以正確地辨識音。學習者需要分辨出什么是噪音,什么是樂音,而且還可以對音色進行進一步的區(qū)分,比如音色最鮮明的明、暗、活、僵等特點。學習者只有充分地了解這些音色的特點才可以在具體表演的過程中把不同特點的音色都呈現出來,使音樂可以表現出不同的情感和層次;第八,學習者需要提高自身左右手之間的協(xié)作和配合能力。另外也需要練好兩只手各自的功夫,這樣才可以做好兩者之間的相互配合。在具體的彈奏過程中需要使手指表現得流暢自然,而且還需要具備線條感,對音樂中的不同特點都可以有效地控制和發(fā)揮;第九,音樂也是一門聽的藝術,所以學習者還要提高自身聽的作用,在聽音樂的過程中可以有效地把握音樂中所想要傳遞的意思,通過提高自己的聽力來矯正自身的不足;第十,對于一些提高指法等相關技術的練習曲要多加練習,只有練好了這些基本的練習曲才可以有效地解決曲子中的重難點,也為以后具體的演奏奠定堅實的基礎。
(二)學習者需要掌握的古箏基本外功
學習者想要打牢學習古箏的基本功,不但要學習好古箏專業(yè)的基本功,而且還要掌握好與古箏學習相關的基本功。古箏的基本外功主要包含了以下幾點,分別為:第一,學習者自身必須要有優(yōu)良的學習習慣和好學的精神,另外還需要具備不怕困難的優(yōu)秀品質,在學習的過程中要多動腦思考;第二,學習者在學習古箏的過程中注意對自身集中力、耐力和毅力等與性格相關因素的培養(yǎng)和矯正;第三,學習者應該具備在生活中吸收營養(yǎng)的能力,而且也具備欣賞音樂的能力,將音樂中所蘊含的內涵和內容進行區(qū)分;第四,學習者還需要具備比較好的文學藝術修養(yǎng)。文學和藝術本質上不分家,文學素養(yǎng)的提升也可以為學習者藝術能力的提高提供保障。比如學習者需要對歷史、美術、戲劇、詩詞等進行廣泛的涉獵。
(一)學習古箏基本功可以提高學習者的音樂審美能力
學生在學習音樂的過程中可以使自身的樂感得到提高,進而使他們的審美能力和整體的氣質得到提升。我國自古以來就是禮儀之邦,禮儀在我國得到了廣泛的傳承。在古箏彈奏的過程中對學習者的手型、坐姿甚至是彈奏過程中的每一個小細節(jié)都會有十分嚴格的要求。對于一個人而言,其氣質不可能在短時間內形成,古箏學習自然也是日積月累的過程。實際情況是不少古箏學習者在學習的過程中忽視了自身基本功的學習,只是一味地追求學習進度。比如他們可以很熟練地彈奏一首古箏曲目,卻無法將曲目中所蘊含的思想感情表現出來。審美能力本是一個感受和表達美的過程,再以此為基礎來創(chuàng)造美,并不是那種機械化的表演。學習者只有切實地感受到每一個樂符所帶來的美感,才可以將古箏優(yōu)美的旋律和音色展現出來,進而使自身的審美能力和氣質得到提升。
(二)學習古箏基本功是表現樂曲內涵和情感的基礎
部分的學習者在學習古箏的過程中會缺乏耐力和毅力,他們普遍存在好高騖遠的問題。比如有的學習者對于相關的基礎知識還沒有掌握牢固,就去彈奏樂曲。還有一部分的學者初級曲子還沒有學會就去彈奏中級曲子,甚至是高級曲子。如果長久下去,學習者必然會因為學習的難度過大而產生畏難情緒,不愿意再去學習,進而失去學習古箏的興趣。還有的學者雖然可以彈奏一些基本的曲目,但是他們對于相關的彈奏技巧并不熟悉,只是機械地進行彈奏,樂曲中所表達的內涵和情感都沒有正常表達出來,這樣會使得樂曲顯得十分干枯缺少靈氣。古箏的學習并不是讓學習者單純地通過死記硬背掌握幾首樂曲,而是要通過對基本功的學習,掌握更加完善的彈奏技巧和理論知識,最終使學習者的自我審美能力得到提升,更好地掌握古箏的彈奏藝術。整個學習的過程就像是建造大廈的過程,只有具備了堅實的地基,才可以建造出更高的大廈,否則所建立的大廈必然是不堪一擊的空架子。因此古箏學習者需要掌握扎實的基本功,不但需要多加練習指法和指力等相關技巧,而且還需要提高自身的文學藝術修養(yǎng),這樣才可以創(chuàng)作出更加優(yōu)秀的古箏作品,給觀眾帶來更好的享受。
(三)學習古箏基本功是繼承和發(fā)揚古箏藝術的根本
古箏在我國具有長遠的發(fā)展歷史,因此具備了比較高的文化和藝術價值。只有學習者掌握了正確和扎實的基本功,才可以將這種藝術得到進一步的繼承和發(fā)揚。尤其是對于相關的古箏教育工作者,自身必須要具備扎實的基本功和良好的學習習慣,因為學生的行為很大程度會受到教師的影響,所以教師一定要重視自身基本素質的提升,在古箏的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對學生教授古箏彈奏的指力、指序、音區(qū)和音色以及情感控制等,只有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掌握了扎實的古箏彈奏基本功,才能更好地繼承和發(fā)揚古箏藝術,成為社會中更有用的古箏人才。
總而言之,古箏是我國具有民族特色的傳統(tǒng)樂器,集中體現了我國的文化和藝術發(fā)展歷程,在當前眾多的民族樂器中也占據著重要的地位。古箏不但可以獨奏而且可以伴奏,所以培養(yǎng)古箏方面的人才是當前重要的任務之一。但是古箏的學習是一個很長的過程,尤其是古箏基本知識的學習更是一個比較枯燥的過程,卻在整個學習中占據重要位置。因此我們必須要重視基本功的作用,對于教育工作者而言,更需要在古箏教學中向學生傳遞古箏基本功學習的重要性,進而為社會培養(yǎng)更專業(yè)的古箏人才。
[1]馬語燕.論古箏教學中指法的重要性[J].北方音樂,2015(19):108.
[2]王菲菲.論古箏演奏基本功練習的內容及意義[J].北方音樂,2015(23):75,92.
[3]荊荻.基本功訓練在古箏演奏中的作用探析[J].北方音樂,2014(16):87.
[4]胡若涵.現代古箏教學方法的研究與探析[J].戲劇之家,2016(15):64.
J632.32
A
申小超(1985-),山東省德州市德城區(qū)黃河涯鎮(zhèn)第一中學,中教二級,本科,研究方向:音樂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