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對話 張海冰
勇于擔當,敢于負責,扛得起歷史賦予的重任
◎ 對話 張海冰
記者:相對于對群眾的俠骨柔情,很多人都覺得,您太強勢了,說話不留情面,涉及原則問題六親不認。您這么做的底氣來自哪里?
張海冰:我也經(jīng)常聽到這樣的議論,甚至市領導也提醒過我。這里面確實有我個人的行事風格因素,但主要是我們面對的環(huán)境保護形勢緊迫逼人,市委、市政府把任務交給我們,群眾這么信任我們,我們不能不較真,不能不著急。
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強調,堅持說實話,謀實事,出實招,求實效,把雷厲風行和久久為功有機結合起來,勇于攻堅克難,以釘釘子的精神做實做細做好各項工作。這是我們工作必須具備的責任擔當和務實作風。
有一次,市政府常務會研究農(nóng)村垃圾整治問題,有個負責部門不愿意牽頭,往外推。張海冰直接對市長說,建議在環(huán)保局后邊加兩個字,活都給我,我都干。大伙一聽都樂了,心里卻是一驚。那個部門果然笑著承擔了任務。
前不久,因治水不力,他約談有關區(qū)縣人民政府一把手。有個偏遠縣,來了常務副縣長。張海冰說,你回去吧,我們不是找你。常務副縣長說,今天海上風大,縣長來不了。張海冰說,那就下次來。說完,真就不談了。
有一個縣級市,經(jīng)濟實力很強,卻被張海冰找出了一堆環(huán)境問題。他找到那個市的市長,嚴肅指出了這些問題,然后虎著臉問,你看這些事怎么辦吧?市長一聽臉就變了,沒想到作為老朋友的張海冰這么不講情面,馬上表態(tài),立即整改。
有一次市里開展環(huán)保督察,發(fā)現(xiàn)某區(qū)整改不到位,張海冰當即讓人寫新聞稿,在大連日報公開曝光。見報之后,引起不小震動,因為那個區(qū)的區(qū)委書記是市里領導兼任的。有人說張海冰膽子太大,這不是以下犯上嗎?張海冰覺得,我這是公事公辦,沒什么不對。
今年國慶前夕,大連市環(huán)保局開全市落實環(huán)保“十三五”環(huán)保規(guī)劃協(xié)調會,張海冰要求各委辦局的副局長參加。有單位說副局長不在,他說,副局長不在,正局長來。
會上,張海冰說,我今天請你們來不是征求意見的,市里分配給你們的任務不是我增加的,都是“大氣十條”“水十條”“土十條”規(guī)定的,就得這么干了,有意見可以到市政府常務會上說。不過回去給你們“一把手”帶個話,誰要是不同意,先想好了理由。結果所有部門都表態(tài),同意。
遇有上級領導或者環(huán)境督察檢查部門來大連,張海冰總是先帶著看環(huán)境有問題的地方,讓當?shù)赜袎毫?。他說,誰有問題,就是要讓誰睡不著覺。
今年中央環(huán)保督察組在遼寧督察剛一結束,市政府提出督察人員不減、隊伍不散,他直接調度,主動將環(huán)保局四位局長全部壓上去了,有人提醒他這樣做必定影響全系統(tǒng)工作完成,在他看來,中央環(huán)保督察是最大的政治任務和民生,必須堅決完成,毫不動搖。堅決把中央環(huán)保督察組提出的整改任務解決在今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市里很快成立了8個工作組,由8個職能部門領導各負責一組。他挑了個問題最多的組當組長。他當著有關部門負責人的面說,今年年底中央環(huán)保督察任務完不成,我引咎辭職。但是,你們也難逃其責。
張海冰說,為了環(huán)境保護和生態(tài)文明建設,必須敢于擔責。張不開嘴,邁不開腿,跟誰都含著舌頭說,總怕得罪人,總是把烏紗帽看得太重,那就什么也做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