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憶
要是大好的天氣,太陽斜照地面的時候,光是極均勻的。不像正午前的、轟然的陽光,沉渣泛起,沸沸揚揚,光和影都是強烈的。
這時,卻是沉靜下來,那些最細的光粒子,分布在空氣里。光是薄薄的一層,卻沒有一點疏漏,連最偏僻的犄角旮旯里,都沒有影,而是光。由于光的細致,這時的可見度相當高,那些外墻表面上,淡黃色的涂料,都被光照出顆粒狀的質(zhì)地,顯出一種毛茸茸的粗糙感。
在這樣的光線里,聲音可以傳得很遠。誰家在收晾衣服,晾竿清脆地碰撞著,還有拍打曬暄的棉被的聲音,那空而實的嘭嘭聲,不緊不慢,一記記地,在住宅區(qū)的院子里,又疏落又飽滿地散開。停在對面樓頂?shù)镍澴樱柺车摹肮竟尽甭?,也清晰可辨。有腳步聲,即便是鞋跟急劇地敲擊著水泥路面,也還是輕盈和悅的,一串地從樓前到樓后,逐一消失。放學的孩子,聚在樓底的空地上做游戲,嘰嘰咕咕地私語,雖不知道在說什么,但那細小稠密的聲節(jié),卻一個也不落的,像某一種鳥語,哪怕是在頂層的六樓,也是清清楚楚。要有自行車騎過,那車輪上的飛子,吱啦啦地響著,就特別悅耳,好聽極了。連那窗臺上蹦跳的麻雀,那小爪子柔軟地落地,都是入耳的。
這時的陽光也是有氣息的,是被褥的干燥和著灰塵的味,是衣服上新鮮的肥皂味,竹竿子則是青澀澀的氣味。隔宿的溽濕氣曬到此刻,已經(jīng)散盡掃空,東西原先的氣息,便蓬然而起,四下飛揚。它幾乎是有形的,是一種絨毛狀的東西,使勁地吸一口,幾乎要嗆鼻了。這樣的住宅區(qū),到處是水泥:地坪、樓板、臺階、墻,全少不了水泥。要說氣息是單調(diào)的,然而,日里煙熏火燎,夜里鼾聲鼻息,朝朝暮暮的,早已脫胎換骨,難免有些焐熱的纏綿的濁氣,經(jīng)得起這么好的太陽不歇氣地照嗎?到了此刻,都是清潔利落的。水泥的陰涼氣是有些出來,卻是舒爽的,有冷暖的,染了人氣的,它簡直是帶響的,沙啦啦啦。再過些時候,陽光從地面下去,暮色降臨,光、聲、氣息,就全換了顏色。
(選自2015年7月10日《甘肅日報》)
鑒賞空間
這篇散文以“夕照”為核心,從不同的角度從容流暢地給讀者展現(xiàn)了“夕照”的獨特風景:先是從“沉靜”里呈現(xiàn)夕照中極薄的光均勻細致而毫無疏漏,這是視覺;接著,從日常生活中人們的原生態(tài)言行襯托出“夕照”里有可傳得很遠的聲音,這是聽覺;最后,用很煙火氣的細節(jié)描寫,讓人身臨其境地感受到“夕照”中陽光的各種各樣的氣息,這是嗅覺。從三個角度來描寫“夕照”,既使得平常的“夕照”極富立體感,也使得文章內(nèi)容更豐富,閱讀者的感受更細膩、更真切。
讀有所思
1.讀完這篇文章,你覺得還可以從什么角度來寫“夕照”?
2.請從修辭的角度賞析文章中描寫“夕照”的精彩語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