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茂華 贛州市腫瘤醫(yī)院檢驗科 (江西 贛州 341000)
探討羅氏cobas E601 腫瘤標志物在肝癌與肝臟良性疾病鑒別中的應用價值
周茂華 贛州市腫瘤醫(yī)院檢驗科 (江西 贛州 341000)
目的:探討羅氏cobas E601腫瘤標志物在肝癌與肝臟良性疾病鑒別中的應用價值。方法:研究納入48例肝癌患者、48例肝臟良性疾病患者,同時以48例正常體檢人員作為空白對照(健康體檢組)。采用羅氏cobas E601電化學發(fā)光分析儀,以電化學發(fā)光法檢測3組AFP(甲胎蛋白)、CEA(血清癌胚抗原)、FER(鐵蛋白)、CA199(糖蛋白抗原)水平。結果:三組的羅氏cobas E601腫瘤標志物水平從高到低依次為:肝癌組、肝臟良性疾病組、健康體檢組(組間對比,P<0.01),單項檢測中AFP的準確度最高,四項指標聯(lián)合檢測時,準確度得到大幅度提升(P<0.01)。結論:羅氏cobas E601腫瘤標志物AFP、CEA、FER、CA199聯(lián)合檢測對于提高肝癌與肝臟良性疾病鑒別診斷準確率具有重要的臨床價值。
羅氏cobas E601 腫瘤標志物 肝癌 肝臟良性疾病 鑒別 應用價值
肝癌患者早期體征、癥狀不典型,待發(fā)現(xiàn)時已經多為中晚期,而喪失了手術治療的最佳時機[1]。因此,探索有效的診斷參數(shù),為肝癌、肝臟良性疾病的早期診治工作提供參考是十分重要的。本文以48例肝癌患者、48例肝臟良性疾病患者為研究對象,探討羅氏cobas E601腫瘤標志物在肝癌與肝臟良性疾病鑒別中應用價值現(xiàn)報道如下。
本研究自2014年1月~2017年6月,納入48例肝癌患者、48例肝臟良性疾病患者為觀察對象,納入患者經過超聲、CT、MRI等影像學檢查技術確診,患者年齡40~60歲,平均(55.0±3.0)歲,男50例,女46例。另選取同期來院進行體檢的48例健康人員(無吸煙、酗酒史)作為空白對照,其中男25例,女23例,年齡38~58歲,平均(54.0±3.0)歲。全部納入對象對研究知情同意。
采集患者及健康體檢人員清晨、空腹靜脈血(3~5)mL,室溫條件下進行靜置、離心,待測,研究采用羅氏cobas電化學發(fā)光分析儀,以電化學發(fā)光法3組AFP、CEA、FER、CA199水平。
三組的羅氏cobas E601腫瘤標志物水平從高到低依次為:肝癌組、肝臟良性疾病組、健康體檢組,采用Fisher檢驗進行顯著性檢驗,P<0.01,如表1所示。
單項檢測中CA199的準確度最高,四項指標聯(lián)合檢測時,準確度得到大幅度提升,采用χ2檢驗進行顯著性檢驗,P<0.01,差異具有極顯著的統(tǒng)計學意義,如表2所示。
肝癌的預后差,患者生存期短,因此早期的發(fā)現(xiàn)、診斷、治療工作是肝癌患者生存期改善的主要措施。腫瘤標志物是反映腫瘤存在的化學物質,臨床可以通過了解這些參數(shù)水平在人體內的異常存在、量的改變等來診斷腫瘤的存在、性質、狀態(tài)等[2]。
本次研究中,利用羅氏cobas E601對研究對象體內腫瘤標志物AFP、CEA、FER、CA199水平進行檢測。AFP主要在卵黃囊細胞和肝臟內合成,正常成人血清內的AFP含量極低,當患者出現(xiàn)肝臟良性疾病、肝癌時,AFP合成基因被激活,造成血清AFP水平上升,其具體水平的高低與病情發(fā)展程度有一定的關系[3]。此外,研究人員發(fā)現(xiàn),AFP還可以作為患者病情變化、治療效果的敏感參數(shù)[4]。因此,AFP在肝癌、肝臟良性疾病診斷工作中應用十分廣泛,然而,在臨床應用時,單一檢測AFP陽性率較低,同時存在假陰性和假陽性的情況,這些問題對APF的應用造成了一定的限制[5]。CEA廣泛存在于消化系統(tǒng)癌中,CEA水平與吸煙、煙酒、年齡有關,因此,單純依據(jù)CEA鑒別診斷的準確率不高。CA199是一種黏蛋白型的糖類蛋白腫瘤標志物,存在于血液循環(huán)的胃腸道腫瘤相關抗原,分布于成年人胰腺、膽管上皮等處,存在形式為唾液黏蛋白[6]。有研究人員發(fā)現(xiàn),CA199應用于肝癌的診斷中比AFP更加敏感[7]。FER是機體內貯存鐵的可溶組織蛋白,正常人血清中含量較少,當肝細胞受損,胞漿中鐵蛋白外溢,F(xiàn)ER的升高程度與肝細胞損害的程度呈平行關系。由此可見,腫瘤標志物AFP、CEA、FER、CA199水平均能夠為肝癌與肝臟良性疾病的診斷工作提供有價值的參考。然而,單一標志物診斷可靠性較低,需要考慮對腫瘤標志物進行優(yōu)化組合,提高診斷的準確率,研究將這四種標志物進行聯(lián)合檢測,結果發(fā)現(xiàn)四項指標聯(lián)合檢測時,診斷準確度得到大幅度提升。
綜上所述,羅氏cobas E601腫瘤標志物AFP、CEA、FER、CA199聯(lián)合檢測對于提高肝癌與肝臟良性疾病鑒別診斷準確率具有重要的臨床價值。
[1] 濮玨彪,王學鋒,彭奕冰.血清異常凝血酶原檢測在原發(fā)性肝癌臨床診斷中的應用[J].檢驗醫(yī)學,2014,29(3):270-273.
[2] 王慜杰,嚴翠娥,李學祥,等.血清唾液酸在肝癌患者診療中的臨床應用[J].中華檢驗醫(yī)學雜志 2013,36(7):643-647.
[3] 陳鋼,李清清,廖江濤.血清SA在肝癌輔助診斷和療效監(jiān)測中的意義[J].現(xiàn)代腫瘤醫(yī)學,2015,23(8):1103-1105.
[4] 胡蘭英,李巍,王學涵.不同腫瘤血清腫瘤標記物的相關性分析[J].海南醫(yī)學,2013,24(19):2877-2879.
[5] 谷峰,陳賓,向榮,等.肝臟疾病患者血清酶活性與凝血四項的變化規(guī)律及輔助診斷價值研究[J].標記免疫分析與臨床,2011,18(4):230-232.
[6] 杜紅梅,陳兆云,古麗娜爾·沙丁.血清5'-NT、TBA及GGT檢測在肝臟疾病中的臨床價值[J].安徽醫(yī)藥,2014,7(6):1082-1084.
[7] 胡芳,袁劍鋒,胡慧萍,等.亮氨酸氨基肽酶和甲胎蛋白聯(lián)合檢測肝癌的臨床價值[J].檢驗醫(yī)學與臨床,2014,19(21):3026-3026.
To Explore the Aplication Value of Roche Cobas E601 Tumor Markers in the Differential Diagnosis of Liver Cancer and Benign Liver Diseases
ZHOU Mao-hua Department of Clinical Laboratory, Ganzhou Cancer Hospital (Jiangxi Ganzhou 341000)
1006-6586(2017)21-0071-02
R730
A
2017-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