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我國運動員心理健康狀態(tài)量表編制

      2017-01-18 21:01:37李暉張忠秋
      山東體育學院學報 2016年5期

      李暉 張忠秋

      摘要:目的:依據(jù)心理健康雙因素模型,從積極心理健康和常見心理健康問題兩方面入手,編制適用于我國運動員的心理健康狀態(tài)量表。方法:通過文獻研究與開放式問卷調查結果初步形成了運動員心理健康狀態(tài)的85個項目。對80名運動員進行預測試,通過項目分析和探索性因素分析探索量表的結構。對205名運動員進行正式量表的測試,通過驗證性因素分析確定出了比較合理的運動員心理健康狀態(tài)結構,并編制出了運動員心理健康狀態(tài)量表。此外,還選取其中40名運動員進行30天后的重測,并且采用癥狀自評量表(CL-90)和幸福感指數(shù)量表作為校標,對運動員心理健康狀態(tài)量表進行多指標的信度與效度檢驗。結果:對運動員心理健康狀態(tài)的研究可以從 “運動員常見心理問題”和“運動員積極心理特征”兩個維度進行。其中“運動員常見心理問題”分量表包含“抑郁”、“敵對”、“焦慮”和“軀體化”四個因子;“運動員積極心理特征”分量表包含“意志品質”、“社會適應”和“積極智能”三個因子。運動員常見心理問題分量表結構模型的χ2/df < 2,GFI>0.80,CFI>0.90,RMEA<0.08;運動員積極心理特征分量表結構模型的χ2/df <2,GFI>0.90,CFI>0.90,RMEA<0.08。運動員常見心理問題分量表Cronbachα系數(shù)為0.813,重測信度為0.981;運動員積極心理特征分量表Cronbachα系數(shù)為0.615,重測信度為0.971。運動員常見心理問題分量表各因子得分與CL-90大部分因子間呈顯著相關(r=0.3~0.8),運動員積極心理特征分量表結果與幸福感指數(shù)大部分因子間呈顯著相關(r=0.2~0.8)。本量表總體來說各因素之間存在中等程度相關,且均低于與其所在的分量表的相關性,說明具有較好的聚合效度和辨別效度。本量表在性別和運動等級兩個變量上基本不存在顯著差異。結論:本研究編制的《運動員心理健康狀態(tài)量表》信效度指標均較佳,可以作為適用于運動員的心理健康狀態(tài)測量工具。

      關鍵詞:運動員心理健康狀態(tài)量表;常見心理問題;積極心理特征

      中圖分類號:G804.8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6-2076(2016)05-0091-09

      Abstract:Objective: According to the Dual-Factor Model of Mental ealth, Chinese Athlete Mental ealth cale was prepared in terms of common mental disorders and positive mental characteristics. Methods: Based on the overviews of former researchers and the results of the open-ended questio-nnaires, 85 items were collected. he logical structure of athlete mental health was constructed by exploring factor analysis of the 80 preliminary questionnaires and the confirmatory factor analysis of the formal scale given to 205 athletes. At last, 40 subjects randomly selected were retested 30 days later for the test-retest reliability, and by taking CL-90 and Well-being cale as criterion validity, Chinese Athlete Mental ealth cale was taken reliability analysis and validity analysis by many indexes. Results: Athlete mental health has two dimensional structures. hey are Common Mental Disorders and Positive Mental Characteristics. Common Mental Disorders includes four factors: depression, hostility, anxiety and somatization. Positive Mental Characteristics includes three factors: strong will, social adjustment and positive intelligence. he result of confirmatory factor analysis of Common Mental Disorders was indicated by χ2/df<2, GFI>0.80, CFI>0.90, RMEA<0.08; the result of confirmatory factor analysis of Positive Mental Characteristics was indicated by χ2/df<2, GFI>0.90, CFI>0.90, RMEA<0.08. he Cronbach α coefficient was 0.813 for Common Mental Disorders, and test-retest reliability coefficient was 0.918; he Cronbach α coefficient was 0.615 for Positive Mental Characteristics and test-retest reliability coefficient was 0.971. ignificant correlation (r=0.3~0.8) appeared between Common Mental Disorders and CL-90. ignificant correlation (r=0.2~0.8) appeared between Positive Mental Characteristics and Index of Well-being. Moderate correlations were present between each factor, and they were all lower than the correlations of the sub-scales. Convergent validity and discrimination validity were good for Chinese Athlete Mental ealth cale. here i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on gender and sport level. Conclusions: he scale can be regarded as fitting tool of estimating athlete mental health.

      Key words: athlete mental health scale; common mental disorders; positive mental characteristics

      面對不斷挑戰(zhàn)自我、超越自我的成績目標,運動員們承受著與常人不一樣的壓力,遇到普通生活中不可能遇到的挑戰(zhàn),因此也常常會產生特定的心理健康問題。心理健康問題的出現(xiàn),會擾亂運動員平穩(wěn)正常地面對內外環(huán)境的發(fā)展,影響其自我潛能的發(fā)揮,損害其良好的競技能力[1]。而在我國競技運動領域,身體強壯的運動員的心理健康問題,卻常常被忽視,使我們對這樣一個既特殊又重要的群體的心理健康狀況所知甚少。

      世界衛(wèi)生組織提出“健康不僅僅是沒有疾病和虛弱,而是身體上、精神上和社會適應上的完好狀態(tài)”[2]。隨著積極心理學的興起,積極心理健康觀越來越受到研究者的重視[3-5]。對心理健康的測量也由原本只測量心理疾病的單維模型轉變?yōu)槿谌敕e極心理健康的雙因素模型。傳統(tǒng)的心理健康模型采取的是單維視角,認為主觀幸福感和心理障礙是同一單一維度上相互對立的兩極,嚴重的心理障礙必定帶來主觀幸福感的缺失[6]。而心理健康雙因素模型則從多元立體的角度出發(fā),將主觀幸福感(即心理健康的積極指標)和心理障礙(即心理健康的消極指標)作為相互獨立但又相互作用的兩個維度。完全心理健康狀態(tài)應該既包括消極心理健康狀態(tài)的消除,也包括積極心理健康狀態(tài)的獲得[7]。心理健康雙因素模型為運動員心理健康的研究提供了理論基礎。

      我國目前用于測評心理健康的量表中,使用頻率排在前3位的分別是:1.癥狀自評量表;2.抑郁自評量表;3.焦慮自評量表。其中癥狀自評量表(CL-90)使用頻度最高,且呈現(xiàn)急劇上升的趨勢,表明在心理健康研究方面,量表提供的依據(jù)越來越受到人們的信賴[8]。但將癥狀自評量表當作心理健康量表使用,不但是測量效度不高的問題,而且是認識和觀念的問題。心理健康狀況不能簡單地用癥狀量表的測量結果代替[9]。針對于運動員,用癥狀量表結果作為其心理健康的評價更是有失偏頗的。因此,研發(fā)具有中華民族文化特色的、符合中國本土實際情況的、反映我國運動員心理健康特點的心理健康量表是十分必要的。本研究從積極心理健康和常見心理健康問題兩方面入手,初步編制了適用于運動員的心理健康狀態(tài)量表,以期為探索運動員的心理健康現(xiàn)狀及特點提供有力依據(jù)。

      1對象與方法

      1.1對象

      開放式調查:根據(jù)項群、地區(qū)、性別分布等特點,選取我國體能類、技能類、對抗類及團體類中重點運動項目的省級以上運動隊高水平運動員70人和教練員8人。

      預測試:根據(jù)項群、地區(qū)、性別分布等特點,選取我國體能類、技能類、對抗類及團體類中重點運動項目的省級以上運動隊高水平運動員100人。向運動員發(fā)放預試量表,要求運動員紙筆作答,時間不限。發(fā)放量表100份,回收量表95份,剔除無效量表15份,得到有效樣本量80。

      正式測試:根據(jù)項群、地區(qū)、性別分布等特點,選取我國體能類、技能類、對抗類及團體類中重點運動項目的省級以上運動隊高水平運動員250人。其中,男運動員114人,女運動員91人;國際級健將3人,運動健將52人,一級或二級運動員150人;體能類運動員40人,技能類運動員59人,對抗類運動員77人,團體類運動員29人。向250名運動員發(fā)放經過項目篩選修訂后的量表,要求運動員紙筆作答,時間不限?;厥樟勘?28份,剔除無效量表23份,得到有效樣本量205。

      1.2量表的編制

      根據(jù)心理健康雙因素模型,參考以往對運動員心理健康或心理衛(wèi)生的相關研究文獻資料,本研究嘗試從“運動員常見心理問題”和“運動員積極心理特征”兩個角度出發(fā),對運動員心理健康狀態(tài)進行操作性定義。即,通過積極和消極心理健康狀態(tài)兩個層面共同對運動員心理健康狀態(tài)進行評價。查閱已有的使用癥狀自評量表(CL-90)和心理健康測查表(PI)對運動員心理健康狀態(tài)進行的研究[10],發(fā)現(xiàn)運動員在“軀體化”“偏執(zhí)”“焦慮”“強迫”和“人際關系”等因素上均表現(xiàn)出與常模的顯著性差異;運動員積極心理特征即作為運動員應該具備的優(yōu)秀心理素質,以往研究主要集中于自尊、獨立、性格穩(wěn)定、意志品質、認知水平和社會適應等幾個方面[11]。

      根據(jù)初步界定的心理健康狀態(tài)結構,編擬出預調查開放式問卷。向70名運動員發(fā)放開放式問卷,要求運動員紙筆作答,時間不限;分別向8名教練員口述開放式問卷,口頭作答,錄音筆記錄,時間不限。開放式問卷內容如下:

      1)請至少舉出5個你認為運動員經常表現(xiàn)出的積極心理健康狀態(tài)

      2)請至少舉出5個你認為運動員容易出現(xiàn)的消極心理健康狀態(tài)

      對開放式問卷調查結果進行語義分析,對出現(xiàn)頻次較高的語義進行總結和歸類,初步歸納出具有代表性和普遍性的項目102個。將102個項目做成評分列表交由1位運動心理學博士生導師、4位運動心理學博士研究生和3位運動心理學碩士研究生針對本研究的目的,對102個項目逐一進行評分。通過對各項目是否符合運動員心理健康狀態(tài)這一測量目的以及各項目的表達是否清晰易懂的判斷,將評分最低的項目予以刪除。并根據(jù)專家意見對歧義詞或病句進行修改,對意思相近的項目進行了整合。最后形成85個項目,作為運動員心理健康狀態(tài)量表的初稿。然后根據(jù)項目分析和探索性因素分析形成運動員心理健康狀態(tài)正式量表。正式量表包括“運動員常見心理問題”和“運動員積極心理特征”兩個維度。其中“運動員常見心理問題”分量表包含“抑郁”“敵對”“焦慮”和“軀體化”四個因子;“運動員積極心理特征”分量表包含“意志品質”“社會適應”和“積極智能”三個因子。

      量表采用4點積分,要求被試根據(jù)自己最近一段時間的真實感受作答,1表示“幾乎沒有”,2表示“偶爾這樣”,3表示“經常這樣”,4表示“總是這樣”。被試在“運動員常見心理問題”分量表上的得分越高,表明運動員心理問題癥狀越明顯;在“運動員積極心理特征”分量表上的得分越高,表明運動員的積極心理狀態(tài)越良好。

      1.3校標工具

      1.3.1癥狀自評量表(CL-90)

      CL-90是目前國內外廣泛使用的評定心理健康狀態(tài)的量表之一,包含比較廣泛的精神病癥狀學內容,如思維、情感、行為、人際關系、生活習慣等,信效度良好,較適合作為“運動員常見心理問題”分量表的校標。

      1.3.2幸福感指數(shù)量表

      幸福感指數(shù)量表常用于測查受試者目前所體驗到的幸福程度。此量表包括由8個項目組成總體情感指數(shù)量表和僅有一項的生活滿意度問卷兩個部分??傮w情感指數(shù)與生活滿意度的內部相關為0.55,總體情感指數(shù)與另一種幸福感測查的相關系數(shù)0.52,重測信度為0.849(P<0. 001)[12]。較適合作為“運動員積極心理特征”分量表的校標。

      1.4統(tǒng)計方法

      采用 P 對預測樣本進行項目分析和探索性因素分析;對正式施測樣本進行效度分析及信度分析;對正式施測樣本在不同性別、運動等級和項目類型上進行t檢驗和單因素方差分析。采用 AMO 對正式施測樣本進行驗證性因素分析。

      2結果

      2.1預測試結果

      2.1.1項目分析

      項目區(qū)分度:把量表總分最高的27%的被試作為高分組,總分最低的27%的被試作為低分組,對高分組和低分組各項目得分均數(shù)進行t檢驗,判斷均數(shù)差異,t檢驗結果中的t值即為CR值。CR值在項目8上差異未達到顯著水平,予以刪除,保留84個項目進入下一步的統(tǒng)計分析。

      2.1.2探索性因素分析

      經過項目分析后,刪除了項目8,保留了84個項目。其中運動員常見心理問題分量表包含項目45個,運動員積極心理特征包含項目39個,分別對兩個分量表進行探索性因素分析。

      對運動員常見心理問題分量表45個項目進行KMO(Kaiser-Meyer-Olkin)和Bartlett球形檢驗結果為KMO=0.763, F=2581.73 (df=990,P<0.01),表明樣本適合因素分析。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正交旋轉最大方差法抽取因子,根據(jù)心理測量學理論,采用以下標準確定因子數(shù)目:1)因子的特征值>l;2)因子數(shù)必須符合碎石檢驗;3)抽取的因子在旋轉前至少解釋3%的總變異;4)每一因子至少包含3個項目。是否保留項目的判斷標準是:1)該項目在某一因素上的負荷超過0.40;2)該項目不存在交叉負荷,即不在兩個因素上都有超過0.50的負荷[13]。根據(jù)以上篩選標準,每一輪篩選后重新運行程序。經過兩輪篩選,共刪除16個項目,最后對剩下的29個項目進行第三次探索性因素分析。KMO和Bartlett球形檢驗結果顯示,KMO=0.829,Bartlett球形檢驗F=1436.749(df=406,P<0.01),表1結果顯示比較適合進行因素分析。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正交旋轉最大方差法抽取因子,旋轉在6次迭代后收斂,特征值大于1的因子有5個,解釋總變異的64.827%。參照碎石圖、因子提取和項目篩選標準,根據(jù)表2中探索性因素分析結果,最終取得4個因子作為運動員常見心理問題分量表的結構因素,解釋總變異的60.859%。

      多重比較結果顯示,不論是運動員常見心理問題還是積極心理特征,團體類運動員都顯著優(yōu)于其他項目類型運動員。此處的差異可能是團體類項目運動在團隊配合過程中可以促進運動員的心理健康導致,有待于進一步研究。

      3討論

      本研究編制的運動員心理健康狀態(tài)量表不同于以往對運動員心理健康測量工具的特點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兩個方面:

      一是,本研究基于心理健康雙因素模型,對運動員的心理健康狀態(tài)的研究摒棄了以往雙極單維的測量方式,融合了消極心理健康狀態(tài)(即運動員常見心理問題)和積極心理健康狀態(tài)(即運動員積極心理特征)兩個維度,使對運動員心理健康狀態(tài)的研究更加全面、更加立體。

      二是,本研究編制的量表是針對于運動員這一特殊群體的,結構模型中包含運動員特有的心理健康特質因子,部分項目內容也更貼近運動情景。更有助于對運動員心理健康狀態(tài)特殊性的了解與研究。

      本量表并不試圖將心理健康所有問題都測量到,只是希望提供適用于運動員的心理健康測量工具,能夠盡量立體、多元地將運動員心理健康的特殊性表現(xiàn)出來,以期給運動員心理健康的影響因素和干預手段的相關研究提供依據(jù)。

      由于本研究只是一個初步研究,并未建立運動員心理健康狀態(tài)在兩個維度上的常模,以及兩個維度在運動員心理健康的權重及關系,所以不能做出準確的二維象限模型,從而確定運動員心理健康狀態(tài)的評定標準和評價方式。

      本量表在性別和運動等級兩個變量上基本不存在顯著差異,除了意志品質因子女運動員顯著優(yōu)于男運動員。這充分說明了本量表適用于所有運動員,并未在性別和運動等級上出現(xiàn)傾向,可以作為對運動員心理健康狀態(tài)進行普遍調查的工具。

      此外,對不同項目類型運動員結果進行分析得出,團體類項目運動員除軀體化因子外,在各維度、各因子上均顯著優(yōu)于其他項目類型運動員。這大概與團體類項目運動員善于團結合作,擅長與人交往,人際關系和社會支持良好,可以促進其心理健康有關。這一研究結果的發(fā)現(xiàn)無疑為運動員心理健康相關研究提供了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對于更深層次導致這一現(xiàn)象的原因,有待于進一步研究和探索,也為心理健康干預研究提供了一個有力的依據(jù)。

      4結論

      對運動員心理健康狀態(tài)的研究可以從 “運動員常見心理問題”和“運動員積極心理特征”兩個維度進行。其中“運動員常見心理問題”分量表包含“抑郁”“敵對”“焦慮”和“軀體化”四個因子;“運動員積極心理特征”分量表包含“意志品質”“社會適應”和“積極智能”三個因子。

      依據(jù)心理健康雙因素模型編制的《運動員心理健康狀態(tài)量表》的內部一致性信度、重測信度、內容效度、校標效度和構念效度等信效度指標均較佳。本量表適用于所有運動員,并未在性別和運動等級上出現(xiàn)傾向,可以作為對運動員心理健康狀態(tài)進行普遍調查的工具。

      參考文獻:

      [1][JP3]Morgan WP. elected Psychological factors limiting performance: A mental health model, In: Clark G , Eckerk M eds Limits of human performance [M].Champaign, IL: uman Kinetics, 1985.

      [2]George, E., Vaillant, M.D.Mental health. he 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iatry, 2003,160(8):1373-1384.

      [3]eligman M.E.P., Csikszentmihalyi M. Positive Psychology: An introduction.American Psychologist, 2000, 55:5-14.

      [4]aylor E, Kerneny M E, Reed G M, Bower J E, Grunewald L. Psychological resources, positive illusion, and health. American Psychologist, 2000, 55:99-109.

      [5]Jahoda, M.Current concepts of Positive mental health [M]. New York: Basic Books, 22-64. Abstract retrieved 2007-5-16, from Psych INFO database.

      [6]uldo M,haffer E J.1ooking beyond psychopathology:the dual-factor model of mental health in youth.chool Psychology Review,2008,37(1):52-68.

      [7]王鑫強,張大均.心理健康雙因素模型述評及其研究展望.中國特殊教育,2011,10(136).

      [8]李堅.心理健康測評工具使用頻率分析與思考.華南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3):119-122.

      [9]高旭,毛志雄,周忠革.臨床癥狀自評量表在心理健康評定中的誤區(qū).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2006, 20(10):684- 686.

      [10]牛偉.高校高水平運動員心理健康狀況調查.體育學刊,2009,16(9):83-85.

      [11]RICARD COX.運動心理學概念與應用[M].張力為,張禹,牛曼漪,等譯.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3.

      [12]汪向東,王希林,馬弘.心理衛(wèi)生評定量表手冊[M].增訂版.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1999.

      [13]郭志剛.社會統(tǒng)計分析方法——P軟件應用[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1.

      [14]吳明隆.結構方程模型-AMO的操作與應用[M].重慶:重慶大學出版社,2009.

      [15]侯杰泰,溫忠麟,成子娟.結構方程模型及其應用[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2004:31.

      宜阳县| 恩平市| 临海市| 文昌市| 霍山县| 城口县| 屯留县| 响水县| 桐城市| 耿马| 二连浩特市| 台州市| 恩平市| 建平县| 龙井市| 南充市| 阿鲁科尔沁旗| 安龙县| 饶河县| 枝江市| 鄂尔多斯市| 乐亭县| 册亨县| 清远市| 西吉县| 长武县| 阜新市| 汉中市| 惠水县| 巍山| 古田县| 靖西县| 原阳县| 阿拉善盟| 城口县| 清涧县| 上思县| 任丘市| 东辽县| 黔东| 宜兰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