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盧曉周
國內(nèi)電影產(chǎn)業(yè)最大的問題是國內(nèi)電影導演們?nèi)狈ζ鸫a的真誠。當代中國人的審美是在互聯(lián)網(wǎng)開放文化下培養(yǎng)起來的,是與好萊塢乃至全世界的發(fā)展同步的,而國內(nèi)電影導演們依然活在80年代,依然靠著可憐的販賣我們的落后,博取西方人的一點可憐的掌聲。他們玩深刻的時候,就容易用力過猛,他們玩幽默的時候,有落入低俗的俗套??傊痪湓挘麄儗χ袊敶牧私?,遠遠落后于觀眾,他們的審美訴求,遠遠無法跟上觀眾的步伐。
02
@楊讓寧
毫無疑問,語言是有力量的,表達也是需要有規(guī)矩和界限的??墒?,要說有媒體認為“惡評”傷害了電影生態(tài)環(huán)境,如果沒有扎實的數(shù)據(jù)和確鑿可信的證據(jù)予以支持這一立論的話,那么,這恰恰才是一種惡評,完全建立在預設立場和假設結(jié)論之上。客氣地說,是杞人憂天,不客氣地說,是扣帽子,打棍子。
03
@石述思
某醫(yī)學院老師:我們所有人的歸宿都是火葬場,全都在路上排隊,醫(yī)生的作用,就是防止有人插隊,時不時的把有的人從隊伍里拎出來,往后面排排。當然,有的實在拎不動,也只能隨他了。
04
@Fruehling
媒體報道64歲產(chǎn)婦誕健康男嬰。 自從“二胎”政策開放之后,就時不時有這種“老蚌生珠”的新聞出來,“失獨”老人可憐,所以可以不顧現(xiàn)實再生個孩子作為安慰。然而,當這個孩子將來在未成年或者剛成年失去雙親成為孤兒的時候,他又該去哪里尋求“安慰”,現(xiàn)代的高科技能讓他有個“親爹親媽”嗎?愛是給予,但給予的應當是對方需要的,而不是你想給予的。
05
@王欠男
我看了一篇王菲的粉絲寫王菲的文章,說王菲至今都在贍養(yǎng)竇唯的母親。我就想問一句,贍養(yǎng)前夫的媽這事這么偉大,王菲咋還沒入選中央電視臺的感動201X的舞臺?服了粉絲們了,哪特么也輪不到王菲去養(yǎng)竇唯他媽啊,竇唯又沒……除非竇唯他媽瘋了,非王菲的錢不花,要不吃不下飯去。
06
@廖睿
看到證監(jiān)會否決了一家公司IPO申請,其中提到該公司的業(yè)務模式:發(fā)行人協(xié)助客戶對輿情危機進行妥善處理,請發(fā)行人代表說明業(yè)務模式及對應的成本費用。唉!當五毛的,也要上市圈錢??!
07
@阿事兒
戀愛應該也算極限運動的一種吧,思維沖浪,心臟跳傘,自尊潛水,淚腺跑酷,疑心攀巖。
08
@肖鋒
央視記者歷時8個月,調(diào)查了上海、湖南兩地的6家大型醫(yī)院,發(fā)現(xiàn)藥品回扣占到了藥品價格的35%左右。為什么會有高回扣?藥品中標價是市場價批發(fā)價的數(shù)倍、最高超10倍,這么大的尋租空間能沒回扣嗎?病患對于醫(yī)院處于嚴重信息不對稱狀況,各種猜忌是有根源的。
09
@這不是歷史
一滴墨汁落在一杯清水里,這杯水立即變色,不能喝了;一滴墨汁融在大海里,大海依然是蔚藍色的大海。為什么?因為兩者的肚量不一樣。不熟的麥穗直刺刺地向上挺著,成熟的麥穗低垂著頭。為什么?因為兩者的份量不一樣。寬容別人,就是肚量;謙卑自己,就是份量;合起來,就是一個人的質(zhì)量。
10
@時代縱覽
前段時間家附近的咖啡店突然掛出了一塊牌子:對不起,本店沒有Wi-Fi,請和你身邊的人多多交流!瞬間擊中我的內(nèi)心,覺得真棒,早該這樣干了。今天老友來看我,就帶她去這個咖啡店坐坐,心想沒Wi-Fi終于可以好好維系維系感情了。到了一看,居然倒閉了!
11
@說個笑話
只有在你工作堆積如山時,你才可能享受閑暇。當你無事可做時,空閑就變得一點也不有趣,因為空閑就是你的工作,而且是最耗人的工作。閑暇和吻一樣,當它被盜走了之后,它的味道才是甜的。
12
@陽光大氣的楊思行
董明珠想買銀隆,董事會不同意,董小姐出局。董明珠個人出資,攜手王健林,收購了銀?。〗Y(jié)論:一個女人想買啥就一定會買,你不給買,她就找隔壁老王買!元旦就要到了,老婆想買啥就給她買吧,比如她想買奶昔的話,我只能提醒到這了!
13
@笨笨
“歸屬感”是你強烈地想和他在一起。“安全感”是你覺得他強烈地想和你在一起。“幸福感”是彼此都強烈的想在一起而最終走在了一起。
14
@蘭小歡
人一旦過得好,就歸功自己; 一旦過不好,就會怪罪世界。所以預測世界大勢時,要多說壞話,因為說好的就算說對了也沒人記得;說差的就不一樣了,萬一對了,就吸引了所有人眼球。經(jīng)濟學家最聰明最懂這一套,故曰:“經(jīng)濟學家成功預測了過去三次經(jīng)濟蕭條中的五次”。
15
@考古君
經(jīng)常有人問我在考古的過程中有沒有遇到靈異事件?鬼怪這回事,我個人覺得信則有,不信則無。聽說有的同行會在發(fā)掘墓葬之前,放掛鞭炮,上柱香,還有的會在開墓門之前奉上領導名片。其實在發(fā)掘之前的這些小儀式,也算不得封建迷信,既是對自己的心理安慰,也是對墓主人的一種尊重。
16
@故事人賈東巖
幾年前,有個小朋友給我講起他如何獲得工作的。當時面試很嚴,他各方面條件都不足,于是他自己寫了一個條子,在落款上寫上了一個大領導的名字。面試時,故作從容的遞給了面試官。幾天后,他被錄取了。我很驚訝,問他不怕被當場識破嗎?他坦然說,識破了也無非是沒這份工作。后來想想,他這也不算啥冒險。權(quán)力崇拜者們的膝蓋,總得找個地方跪下去。
17
@文----雨
有兩種酒店,一種是交了房卡直接走人,一種是等服務員查完房確定了你不是小偷才讓走人。沒有比較不覺得,比較了才猛然覺得自己被小偷審查了很多年,最可怕的是,我認為這種審查是合理的有必要的。酒店不讓走人,我真的沒辦法證明自己不是小偷。問題是,我為什么一直把自己當成小偷,要讓別人證明我清白呢?
18
@快腿-貓
現(xiàn)在人的感情危機,最嚴重的根本就不是小三問題,那只是表象,深層次的原因是沒有共同追求了,是成長不同步了。不為了彼此的未來去奮斗的愛,說得再好聽,都是耍流氓。再深入一點就是人和人的需求不同,你想獲得歸屬而我想追求刺激。再專業(yè)一點,就是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是存在漏洞的。人的需求層次不會以明確的界限劃分,而是存在重疊性,一個獲得社會尊重的人依然會追求基于美食的生理需求;一個實現(xiàn)自我價值的人遇到真命天子也會感覺愛情的歸屬感可以蓋過一切。
19
@陜北_菇?jīng)?/p>
不知道怎么回事,冬天就是容易想家。想起父母做的熱騰騰的飯菜,想起老房子熟悉的味道,想起鄰里嬉笑嘈雜的聲音,想起家門五十米開外的菜園子,想起路上緩慢行駛的大班車,想起當年安心留在父母身邊還未曾想要去遠方闖蕩的自己??赡?,天本來就冷,人又缺少溫熱,我們就只能拿回憶取暖。
20
@牟文博
有一次聽創(chuàng)業(yè)講座,我們有個學長說,畢業(yè)后自己當了一家口腔醫(yī)院的院長,各種厲害的不得了。后面說了一句話,我們都樂了,他說他爸給他拿了二百萬。所以說不適用于你的都是裝逼,聽聽就好。
21
@蕭覃含
人可以活得酷一點,你牛就牛自己的,不要總拿自己的優(yōu)勢想要碾壓別人,譬如說愛健身,也包括愛下廚。人懶得不動吃完飯就愛躺著沒犯法,人就喜歡吃外賣懶得起來買菜做飯也實屬正常,別把自己的任何一點努力都熬成雞湯灌給身邊人喝,膩味。
22
@東東槍
早上聽家里的阿姨說她和老公租住的地下室不讓租了,所有租客都被趕出去,她們兩口搬到了一件8平米沒廁所的平房里,估計也住不了多長時間。我覺得,照這么整,有個三四年,北京的老百姓就基本上雇不著阿姨、送不了快遞、點不了外賣、吃不著早點了。
23
@吳顯慶教授
我支持三亞市市長王勇關于“每周休1天,攢到月底休4天的建議”。這不僅對發(fā)展旅游有利,對“?;丶铱纯础币灿欣瑢處煹嚷殬I(yè)人員集中時間寫點東西也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