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婷婷 王佳賀
老年肺部真菌感染危險因素的研究進展
黃婷婷 王佳賀
王佳賀 教授
隨著社會人口老齡化的不斷加劇,老年糖尿病、慢性呼吸系統(tǒng)疾病、營養(yǎng)不良、惡性腫瘤等疾病的增加,廣譜抗生素、免疫抑制劑、抗腫瘤藥、糖皮質(zhì)激素等的廣泛使用,以及侵入性操作的普遍開展,使真菌感染,尤其是肺部真菌感染呈持續(xù)增長趨勢[1-3]。在組織器官呈退行性病變以及機體免疫力低下的老年人中,肺部真菌感染發(fā)病率居首位[4-5]。國外有研究顯示,91%的肺部真菌感染患者有發(fā)熱、咳嗽、胸痛、呼吸困難、夜間盜汗、體質(zhì)量減輕等肺部癥狀,但無特異性[6],且老年肺部真菌感染易被已存在的感染所掩蓋,同時病原菌檢測不敏感,傳統(tǒng)培養(yǎng)陽性率低、可靠性差,影像學檢查也無特異性,因此早期診斷較困難,死亡率可達30%~80%[7]。老年肺部真菌感染嚴重威脅著老年人的生命健康。因此對老年肺部真菌感染危險因素的研究顯得尤為重要。
真菌感染有逐年增加的趨勢,其中肺部是真菌感染的主要部位。肺部真菌感染主要有3種情況:第1種是由酵母菌和曲霉菌引起的機會性感染,常感染免疫缺陷以及合并有基礎(chǔ)疾病的患者。第2種是由球孢子菌和組織胞漿菌導致的原發(fā)性真菌感染,常見于健康人群,臨床癥狀輕。第3種是由曲霉菌所導致的過敏反應(yīng)。有研究表明,在我國老年患者肺部真菌感染以白色假絲酵母菌和白色念珠菌為主,其次是曲霉菌[10-11],且有逐年增加的趨勢。白色假絲酵母菌易造成組織壞死,其致病性較強,對機體損傷較大,且易在人體內(nèi)植入的導管、骨科植入裝置等材料上形成生物膜,使其耐藥性增加。白色念珠菌通過蛋白水解酶降解宿主組織,逃避免疫保護,導致感染。曲霉菌通過孢子形式繁殖,在機體免疫力降低時易感染,侵襲性曲霉菌致死率可高達90%[12]。
2.1 自身因素 包括老化所致的器官功能減退,機體免疫力較差,營養(yǎng)不良,體質(zhì)較弱以及多種慢病共存等。在老年患者中,合并≥2種基礎(chǔ)疾病者可達93%[13]。老年患者隨著年齡的增加,呼吸系統(tǒng)的防御能力逐漸減退,對于入侵的病原菌反應(yīng)以及抵抗力降低。加之老年患者大多數(shù)長期臥床,咳嗽、排痰能力減弱,生活不能自理,口腔衛(wèi)生差,致病菌易經(jīng)口腔進入呼吸道,因此增加了肺部真菌感染率。同時住院時間越長,發(fā)生下呼吸道感染的概率就越大,以住院7~14 d發(fā)生感染者最多見,這表明住院時間和真菌感染呈正相關(guān)。對于真菌感染,年齡雖然不是一個獨立危險因素,但隨著年齡的增加,各系統(tǒng)的生理功能隨之減弱,免疫功能降低,同時多種慢病的發(fā)生也和高齡存在著密切關(guān)聯(lián)[14],故老年患者為真菌感染的高危人群。
2.2 基礎(chǔ)疾病 老年患者肺部真菌感染往往伴隨著基礎(chǔ)疾病。肺部基礎(chǔ)疾病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肺炎、肺結(jié)核、肺癌等。COPD是呼吸系統(tǒng)常見的疾病之一,在老年人群中多發(fā),老年COPD患者免疫功能降低,T細胞增殖能力減弱,白細胞介素2產(chǎn)生減少,呼吸道防御能力下降,纖毛運動能力減弱,咳嗽、排痰能力降低,故易反復發(fā)生真菌感染。反復的真菌感染,在一定程度上會造成肺組織的損傷,從而減弱了機體的抗真菌能力,進一步加重真菌感染。晚期COPD患者具有發(fā)生侵襲性曲霉菌感染的高風險,致死率高達72%~95%[8]。
肺外基礎(chǔ)疾病包括腫瘤、循環(huán)系統(tǒng)疾病、血液系統(tǒng)疾病、結(jié)締組織疾病、貧血、低蛋白血癥等,老年患者常見的是糖尿病、惡性腫瘤、慢性心功能不全、腦血管疾病、慢性腎臟疾病以及多臟器功能衰竭[15]。呼吸道深部真菌感染是糖尿病治療過程中較常見的并發(fā)癥[16]。糖尿病繼發(fā)真菌感染發(fā)病率比一般人群要高3~4倍[17]。老年糖尿病患者多存在白細胞趨化作用、巨噬細胞功能以及細胞內(nèi)殺傷作用減弱,血清補體缺陷,骨髓過氧化物酶缺乏,導致自身免疫力降低。同時,高血糖可減弱中性粒細胞的功能,進一步降低了機體的免疫力,且高血糖為真菌的生長提供了營養(yǎng),有利于真菌的繁殖,因此老年糖尿病患者更易發(fā)生真菌感染[18]。老年腫瘤患者由于腫瘤細胞侵犯機體多處組織、器官,需要長期、反復接受放化療,抑制了免疫系統(tǒng)且造成呼吸道的損傷,因此極易發(fā)生真菌感染。人體血漿白蛋白對于維持機體內(nèi)穩(wěn)態(tài)以及維持機體免疫功能起著重要的作用。低蛋白血癥會導致機體內(nèi)環(huán)境紊亂,使老年患者的免疫力進一步下降,更易引起肺部真菌感染,且感染不易控制[14]。
2.3 藥物因素 抗生素的長期使用,使抗生素在體內(nèi)大量堆積,減少了中性粒細胞釋放過氧化物酶,抑制或殺滅了人體正常菌群,打破了機體正常菌群的平衡,減弱了機體免疫防疫系統(tǒng),增加了真菌感染的概率。有些抗生素甚至可促進真菌的生長,增加真菌的毒力,使一些非致病真菌出現(xiàn)內(nèi)源性增殖或外源性感染,引發(fā)二重真菌感染。臨床工作者往往聯(lián)合使用多種抗生素,也可引起二重感染[19]。糖皮質(zhì)激素的長期使用雖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緩解炎癥反應(yīng),但其可誘導淋巴細胞的核DNA降解以及淋巴細胞的凋亡,使淋巴細胞降解,同時可抑制淋巴細胞的生物合成以及轉(zhuǎn)錄因子(NF-κB)的活性,導致淋巴細胞代謝障礙,造成機體抗原抗體反應(yīng)減弱,從而誘發(fā)真菌感染。激素還可以阻礙中性粒細胞的趨化以及炎癥介質(zhì)的產(chǎn)生,降低中性粒細胞對真菌的吞噬與殺滅作用,使機體的抵抗力降低,導致真菌感染。臨床中大多數(shù)免疫抑制劑用于器官移植后的排異反應(yīng)以及一些免疫反應(yīng)性疾病,但免疫抑制劑的使用阻礙了淋巴細胞的增殖,減少了抗體的生成,降低了機體的抵抗力,增加了感染概率。
2.4 侵入性操作 凡是可造成局部不同程度的出血或損傷的操作,都可能導致真菌感染,再經(jīng)過血液、淋巴循環(huán)到達肺部,造成肺部真菌感染。同時侵入性操作造成院內(nèi)感染的報道也在逐年增加[13]。氣管插管和氣管切開破壞了支氣管的正常生理功能,使氣管的自凈能力與抵御能力降低,增加了下呼吸道與外界環(huán)境接觸的機會,增加了真菌定植和肺部感染的機會。有研究表明,老年患者進行機械通氣<7 d繼發(fā)呼吸機相關(guān)肺部感染的概率為20.7%,而>7 d則高達73.2%[19],這表明老年患者進行機械通氣的時間越長,導致肺部真菌感染的概率就越大。
老年肺部真菌感染多為隱匿性、多樣性、演變迅速、發(fā)病率高、治愈率低以及死亡率高。因此應(yīng)該加強對老年肺部真菌感染的認識及警惕,進一步了解老年真菌感染的相關(guān)情況,同時在老年肺部真菌感染過程中應(yīng)積極控制可能存在的危險因素,對于合并老年基礎(chǔ)疾病的患者,應(yīng)積極治療基礎(chǔ)疾病。臨床工作中醫(yī)務(wù)人員也應(yīng)該加強無菌觀念,減少交叉感染。老年肺部真菌感染的治療應(yīng)以預防為主,積極治療原發(fā)病,盡量消除危險因素。
[1] Kim JY. Human fungal pathogens: Why should we learn[J]. J Micobiol, 2016, 54(3):145-148.
[2] Gon?alves SS, Souza AC, Chowdhary A, et al. Epidemiology and molecular mechanisms of antifungal resistance in Candida and Aspergillus[J]. Mycoses, 2016, 59(4), 198-219.
[3] Siemieniuk M, Czyzewska U, Strumilo S, et al. Thiamine antivitamins-an opportunity of therapy of fungal infections caused by Malassezia pachydermatis and Candida albicans [J]. Mycoses, 2016, 59(2):108-116.
[4] 唐京京,陳士桂.老年慢性病繼發(fā)肺部真菌感染預防進展[J].中國醫(yī)藥導報,2013,10(32):24-26.
[5] Chmicl JF, Aksamit TR, Chotirmall SH, et al. Antibiotic management of lung infections in cystic fibrosisⅡ.nontuberculous mycobacteria, anaerobic bacteria, and fungi[J]. Pak J Bot,2014,44(3):1091-1094.
[6] Baumgardner DJ, Halsmer SE, Egan G. Symptoms of pulmonary blastomycosis: northern Wisconsin United States[J]. Wilderness Environ Med,2004,15(4):250-256.
[7] 楊海霞.我院ICU老年患者肺部真菌感染的臨床分析[J].繼續(xù)醫(yī)學教育,2013,27(10):25-26.
[8] 劉智英.探討老年患者肺部真菌感染的臨床特征[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2,10(10):63-65.
[9] 龔美亮,周玉,李玉茹,等.老年病房真菌分布及耐藥性分析[J].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2011,21(22):4848-4850.
[10]Ge HF, Liu XQ, Zhu YQ, et al. Invasive pulmonary fungal infections in patients with connective tissue disease: a retrospective study from northern China[J].Braz J Med Biol Res,2016,49(10):e5531.
[11]謝斌.老年肺部真菌感染210例臨床分析[J].貴州醫(yī)藥,2014,38(7):610-612.
[12]Brown NA, Goldman GH. The contribution of Aspergillus fumigatus stress responses to virulence and antifungal resistance[J]. J Microbiol,2016, 54(3):243-253.
[13]雎德道.老年肺部感染致多臟器功能衰竭的臨床分析[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4,12(27):241-242.
[14]姜宏寧,余敏,張慧榮,等.老年臨終患者并發(fā)深部真菌感染的相關(guān)因素分析[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3,7(33):17-19.
[15]薛瑩,李金晏.老年肺部真菌感染相關(guān)因素分析及護理措施[J].中外醫(yī)學研究,2013,11(31):101.
[16]楊華,許學忠,吳海清,等.糖尿病患者呼吸道深部真菌感染危險因素分析[J].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2016,26(15):3439-3441.
[17]余敏,姜宏寧,楊波,等.老年臨終患者并發(fā)深部真菌感染98例臨床分析[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2,7(3):5-7.
[18]時永紅,畢淑敏,張春梅.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部真菌感染的危險因素分析[J].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2013,23(15):3810-3812.
110004遼寧省沈陽市,中國醫(yī)科大學附屬盛京醫(yī)院老年病科
王佳賀,Email:wangihcumsj@163.com
R 563
A
10.3969/j.issn.1003-9198.2016.12.003
2016-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