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玲 方新元 賈立云 蔡擴軍 徐 敏 蒲敬偉
(1.烏魯木齊市高新區(qū)(新市區(qū))六十戶鄉(xiāng)產(chǎn)業(yè)發(fā)展服務中心,新疆烏魯木齊 830082;2.烏魯木齊市米東區(qū)畜牧獸醫(yī)站,新疆烏魯木齊 831400;3.烏魯木齊市天山區(qū)畜牧獸醫(yī)站,新疆烏魯木齊 830001;4.烏魯木齊市動物疾病控制與診斷中心,新疆烏魯木齊 830063;5.新疆生產(chǎn)建設兵團第十二師畜牧獸醫(yī)工作站,新疆烏魯木齊 830009)
沙門氏菌的實驗室檢驗技術
楊 玲1方新元2賈立云3蔡擴軍4*徐 敏4蒲敬偉5
(1.烏魯木齊市高新區(qū)(新市區(qū))六十戶鄉(xiāng)產(chǎn)業(yè)發(fā)展服務中心,新疆烏魯木齊 830082;2.烏魯木齊市米東區(qū)畜牧獸醫(yī)站,新疆烏魯木齊 831400;3.烏魯木齊市天山區(qū)畜牧獸醫(yī)站,新疆烏魯木齊 830001;4.烏魯木齊市動物疾病控制與診斷中心,新疆烏魯木齊 830063;5.新疆生產(chǎn)建設兵團第十二師畜牧獸醫(yī)工作站,新疆烏魯木齊 830009)
本研究對80份沙門氏菌樣品進行前增菌,然后用熒光PCR方法對前增菌樣品進行檢測,挑取陽性樣品進行后續(xù)的分離、鑒定。結果顯示,本研究在傳統(tǒng)沙門氏菌分離、鑒定方法基礎上增加了熒光PCR初步篩選,提高了檢測的靈敏度與特異性,省工省時,最終分離到12株沙門氏菌。
沙門氏菌 熒光PCR 分離 鑒定
沙門氏菌是最常見的食源性人畜共患病原菌之一[1]。在自然界分布廣泛,血清型種類繁多,該菌的最適生長溫度為37℃左右,在20℃以上即可大量繁殖,在冰箱中可存活3~4個月[2]。消費者食用被沙門氏菌污染的食物12~72 h后即可出現(xiàn)腹瀉、腹痛、惡心、嘔吐、發(fā)熱等發(fā)病癥狀[3]。近年來,沙門氏菌在全球范圍內(nèi)引起的食源性疾病數(shù)量不斷上升,即便在歐美發(fā)達國家仍然難以控制。在歐洲,每年有超過16萬人感染沙門氏菌,美國每年約發(fā)生感染沙門氏菌病例140萬例。同時,沙門氏菌也是引起我國細菌性食物中毒的首要原因[4-6]。因此,開展對肉樣和環(huán)境中沙門氏菌的檢驗具有重要公共衛(wèi)生學意義。
在有較多樣品量的情況下,完全采用國標傳統(tǒng)檢測程序方法對沙門氏菌進行分離、鑒定,耗時長、靈敏度低、試劑藥品消耗多、工作量大,而熒光PCR方法雖然具有特異性好、靈敏度高、操作簡單、安全、自動化程度高等很多優(yōu)點,但只能檢測到是否存在病原菌,最終分離不到沙門氏菌菌株[7-8]。鑒于此,本研究將二者結合起來,對沙門氏菌檢測技術方法進行了優(yōu)化改進,以期為沙門氏菌的檢驗及該病的防控提供有益參考。
畜禽糞便、畜禽肉、酮體拭子、環(huán)境拭子各20份,一共80份樣品。
顯色培養(yǎng)基購自法國科瑪嘉公司;細菌分離鑒定的其他試劑購自北京陸橋公司;細菌基因組DNA提取試劑盒購自天根生化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沙門氏菌熒光PCR檢測試劑盒購自澳東檢驗檢測科技有限公司;細菌鑒定卡購自美國bioMerieux Inc 公司。
鼠傷寒沙門氏菌標準菌株購于中國工業(yè)微生物菌種保藏管理中心(CICC)。
法國梅里埃全自動微生物鑒定儀VITEK-2-CompactII;恒溫培養(yǎng)箱購自上海一恒科學儀器有限公司。
2.2.1 前增菌
稱取25 g(ml)樣品放入盛有225ml BPW 的無菌均質(zhì)杯中,以8000~10000 r/min 均質(zhì)1~2 min,或置于盛有225ml BPW 的無菌均質(zhì)袋中,用拍擊式均質(zhì)器拍打1~2 min。若樣品為液態(tài),不需要均質(zhì),振蕩混勻。如需測定pH 值,用1 mol/ml無菌NaOH或HCl 調(diào)pH至6.8±0.2。無菌操作將樣品轉至500 ml錐形瓶中,如使用均質(zhì)袋,可直接進行培養(yǎng),于36 ℃±1 ℃培養(yǎng)8~18h。如為冷凍產(chǎn)品,應在45℃以下不超過15 min,或2℃~5 ℃不超過18 h 解凍[9]。
若為環(huán)境拭子樣品。將盛有6mL BPW的離心管直接帶到采樣地點,采集環(huán)境拭子后快速打開蓋子,將拭子放進后,迅速蓋上蓋子,帶回實驗室,于36 ℃±1 ℃培養(yǎng)8~18 h。
若為糞便樣品。將盛有6 mLBPW離心管直接帶到采樣地點,采集糞便拭子后快速打開蓋子,將拭子放進后,迅速蓋上蓋子,帶回實驗室,于36 ℃±1 ℃培養(yǎng)8~18 h。
2.2.2 PCR初篩
用細菌DNA基因組提取試劑盒,參照說明書提取細菌核酸。用沙門氏菌熒光PCR檢測試劑盒,參照說明書進行熒光PCR檢測。
2.2.3 增菌
取PCR陽性的前增菌液1mL接種于10mlTTB,于42 ℃±1 ℃培養(yǎng)18~24 h。
2.2.4 分離
接種環(huán)取TTB 1環(huán),劃線接種于一個XLD平板,一個顯色培養(yǎng)基,觀察各個平板上生長的菌落。
2.2.5 革蘭氏染色鏡檢
對分離鑒定培養(yǎng)基上的可疑菌落進行純化,革蘭氏染色,鏡檢。
2.2.6 全自動微生物鑒定儀進行生化鑒定
根據(jù)革蘭氏染色情況,選擇對應細菌鑒定卡,用法國梅里埃全自動微生物鑒定儀VITEK-2-CompactII進行鑒定。
經(jīng)熒光PCR檢測,一共出現(xiàn)了12份陽性,圖1。
典型的沙門氏菌在XLD 瓊脂菌落呈粉紅色,帶或不帶黑色中心,有些菌株可呈現(xiàn)大的帶光澤的黑色中心,或呈現(xiàn)全部黑色的菌落;有些菌株為黃色菌落,帶或不帶黑色中心(圖2)。典型的沙門氏菌在顯色培養(yǎng)基呈現(xiàn)紫紅色。
沙門氏菌呈革蘭氏陰性、兩端鈍圓的短桿菌(0.7~1.5μm)×(2~5μm)(比大腸桿菌細),散在,無莢膜和芽孢,圖3。
經(jīng)全自動微生物鑒定儀進行生化鑒定,一共分離出12株沙門氏菌。
傳統(tǒng)食源性人畜共患細菌檢測檢驗程序復雜煩瑣,尤其在樣品量較大的情況下,耗時費力,而熒光PCR法具有快速簡便、敏感特異等優(yōu)點,在臨床疾病診斷、動物疾病檢測、食品安全等領域的應用越來越廣泛[10]。本研究用熒光PCR方法對樣品進行初步篩選,選取陽性樣品再進行下一步分離鑒定,提高了沙門氏菌的檢出率和工作效率,為食源性細菌的快速檢測提供了科學依據(jù)。但值得注意的是,由于熒光定量PCR只檢測病原的核酸,并不能區(qū)分病原菌是否具有生物學活性。因此,如果樣品中沙門氏菌物無生物學活性,PCR檢測為仍陽性率,但并不能分離到沙門氏菌菌株。
[1] Newell D G,Koopmans M,Verhoef L,et al. Food-borne diseases-the challenges of 20 years ago still persist while new ones continue to emerge [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Food Microbiology,145(2-3):493.
[2] 黃玉柳.食品中沙門氏菌污染狀況及預防措施[J].廣東農(nóng)業(yè)科學,2010,46(6):225 -226.
[3] 王軍,鄭增忍,王晶鈺.動物源性食品中沙門氏菌的風險評估[J].中國動物檢疫,2007,24(4):23-25.
[4] Yang B W,Qu D,Zhang X L,et al. Prevalence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Salmonella serovars in retail meats of marketplace in Shaanxi,China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Food Microbiology,2010,141(12):63-72.
[5] Li R C,Lai J,Wang Y,et al. Prevalence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Salmonella species isolated from pigs,ducks and chickens in Sichuan Province,China [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Food Microbiology,2013,163(1):14-18.
[6] Rasschaert G,Houk K,Godard C,et al. Contamination of carcasses with Salmonella during poultry slaughter[J].J Food Prot,2008,71(1):146-152.
[7] 封莉,黃繼超,劉欣,等.食源性致病菌快速檢測技術研究進展[J].食品科學,2012,33(21):332-339.
[8] 楊娟,許美玲,張麗,等. 5種方法檢測食品中沙門氏菌的結果比較[J].中國食物與營養(yǎng),2013,19(9):18-20.
[9] 中華人民共和國衛(wèi)生部.GB 4789.4-2010.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微生物學檢驗沙門氏菌檢驗[S].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10.
[10] 任秀.食品中沙門氏菌快速檢測方法的研究[D].吉林大學,2011.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青年科技創(chuàng)新人才培養(yǎng)工程(qn2015jc058);烏魯木齊市科技局現(xiàn)代服務業(yè)促進計劃項目(Y141310002);兵團現(xiàn)代農(nóng)業(yè)科技攻關與成果轉化計劃項目(2015AC026);新疆生產(chǎn)建設兵團動物疾病防控重點實驗室開放課題
楊玲(1974-),女,本科,獸醫(yī)師,主要從事動物疫病防治工作。
蔡擴軍(1985-),男,碩士,獸醫(yī)師,主要從事食源性人畜共患病原菌及動物疫病防控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