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笑笑
摘要:長期以來,班主任缺乏創(chuàng)新和研究,管理水平在低層次徘徊。班主任工作研究滯后,成為提高學校管理水平和教育教學質(zhì)量的瓶頸。一個優(yōu)秀的、有特色的班主任必須以學生為主體、用嶄新的教育理念去實施班級管理操作,培養(yǎng)德、智、體、美、勞等全面發(fā)展的新世紀人才…
關(guān)鍵詞:一封來信;生生管理;有思想
一、“我”要當“紀律委”:
2016年9月15日(星期四)那天一大早,我像往常一樣早早來到辦公室。在整理辦公桌時,一張用練習本紙寫的來信突然躍入我的眼簾:
“尊敬的班主任您好:
我們是您的學生王宇和陳明,我們兩個人想當班級紀律委。雖然我們成績不好,但是班級紀律委如果由我們兩人來當?shù)脑?,我們相信會管理好班級的?/p>
1、我們現(xiàn)在已是六年級學生了,成績好的同學都在忙于學習,他們當班委會影響他們的學習;
2、以前您沒有教過我們,您對我們班同學的情況不十分了解。現(xiàn)在的班干部都是您點的,雖然他們成績好但是對班級管得少;
3、我們兩個人一直覺得自己是“差生”,如果老師同意我們兩個人當紀律委的話,我們不僅認真負責,而且做到:不遲到早退;上課不亂講話、認真聽課和寫作業(yè)……。這樣的話,老師和同學對我們兩個人的印象就會改變,就不會把我們兩個人當作“差生”了。
請老師批準。
祝老師身體健康!工作順利!
王宇 陳明
2012年9月5日”
我當班主任這些年還是頭一次收到這樣的來信,何況這封信是出自王宇和陳明之手,更是令我感到又“驚”又“喜”!
“驚”的是:帶過他們班主任以及熟悉他們的同學都知道:把他們稱為“學困生”并不為過!翻開以前的《我的成長腳印》,大多的共同評價是:打架、不寫作業(yè)、擾亂課堂紀律、考試作弊且英語和數(shù)學學科經(jīng)常得不及格……。這樣連自己都管不好的人能管得好別人?
“喜”的是:這兩位同學自進入初三以來似乎有“舊貌變新顏”的好兆頭,如果這次給他們發(fā)揮的機會,說不定會收到“有心插柳柳成蔭”的良好效果呢!
于是,我決定找他們倆好好談一談。
今天是9月16日,星期五,按課程表下午的第三節(jié)課是全校大活動。我把班級事務交給體育教師,將王宇和陳明同學帶到我們學校的心里咨詢室。心里咨詢室是較隱私的地方,不像辦公室那么嚴肅,而且沒有別人在場。因為有了如此和諧的氛圍,我們的交談也就輕輕松松地開始著、進行著…。交談中,我沒有提及他們的過去,只是向他們暗示著我想帶好這個新班級的愿望和決心。從未與老師“零距離”談正面話題的王宇、陳明兩位同學不僅沒有絲毫的緊張,而且把班級管理的思路和做法敘述的那么投入、那么具體,連我都感到自愧不如!難道他們倆“蓄謀已久”?
當天下午活動課結(jié)束后,我把全班同學留下來。當我把今天的這封“特殊”的來信當眾宣讀時,全班同學鴉雀無聲;而當我宣布“從下周開始,王宇、陳明同學共同擔任我們班的紀律委”時,整個教室很自然地響起脆耳的掌聲!
9月19日,星期一。今天是我的早讀課,走進教師一點聲音都沒有。原來今天是王宇值日,一大早他就安排數(shù)學課代表在講臺布置學生做計算練習!我用眼光一掃全班,竟然沒有一個學生遲到!整齊的座位和安靜的氛圍讓我產(chǎn)生一種感動!
我決定“趁熱打鐵”:我再次和他們兩個人碰頭,分析當前學習的形勢和本班現(xiàn)狀;傳授一些班級管理技巧;指導他們制訂《班級一日常規(guī)要求》;協(xié)助其召開班委會、主題班會……。
新的班級管理網(wǎng)絡就在這不經(jīng)意中建立了。幾周下來,我們班的“四優(yōu)四比”都在年級前列;在黑板報評比中,我班喜獲“二等獎”;“學校秋季田徑運動會”活動中,我們班級又獲得了“精神文明獎”。
二、“我”要做“教育反思”:
1、“不想當班主任的教師不是優(yōu)秀教師”
“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從某種意義上說,“不想當班主任的教師不是優(yōu)秀教師”。有什么樣的班主任,就能帶出什么樣的班級。一個優(yōu)秀的、有特色的班級即是班主任的教育思想和價值取向的外顯,并能體現(xiàn)出其自身的工作威望和行為風格。
長期以來,學校班主任一直被稱為學校的大忙人。他們整天泡在班級,忙于“救火”、“補墻”,班內(nèi)大事小情,事必躬親,甚至在管理上“一手遮天”,卻往往吃力不討好。問卷調(diào)查結(jié)果顯示,一半以上班主任在學生心目中的形象是辛苦型的,不受歡迎的。究其原因,班主任缺乏創(chuàng)新和研究,大都憑經(jīng)驗、吃老本,管理水平在低層次徘徊。班主任工作研究滯后,嚴重影響著班集體教與學互動過程最大效能的發(fā)揮及學生身心全面發(fā)展,成為提高學校管理水平和教育教學質(zhì)量的瓶頸。
記得有一位老班主任對我說過這樣一個比喻:“把米撒在桌面上,用手抓住雞的翅膀要它吃,它不吃;而當你把米撒在地面上,松開抓雞的手并離開時,它跑去吃個不停?!边@個比喻對我有一個啟發(fā):當班主任就要當一個有思想的班主任。
其實,我們現(xiàn)代的學生都多么盼望著一個充滿智慧、富有創(chuàng)新精神、能理解學生的班主任啊。這一封“特殊”的來信著實讓我興奮!兩位同學在自薦的同時也給了我一個警告:對待現(xiàn)在的班級和學生,班主任不能“居高臨下”、“一手遮天”,必須以學生為主體、用嶄新的教育理念去實施班級管理操作。
2、“不想求上進的學生不是好學生”。
教育目的是要培養(yǎng)德、智、體、美、勞等全面發(fā)展的二十一世紀接班人,對學生的培養(yǎng)既強調(diào)智力因素的教育,更突出對其非智力因素的培養(yǎng)。由此可知,我們國家現(xiàn)在強調(diào)素質(zhì)教育是多么的及時!
什么叫“素質(zhì)教育”?
教育專家有他們的專業(yè)理論闡述;老教育工作者有其實際經(jīng)驗的總結(jié);筆者認為:“素質(zhì)教育”在保證被教育者全體基本素質(zhì)的基礎上,注重其個體實際潛能的發(fā)展。
以分數(shù)、以成績排名來衡量學生的素質(zhì)已不能成為現(xiàn)實!就如現(xiàn)在全國實施的“中小學生冬季長跑”、“陽光健身一小時” 等活動,無不體現(xiàn)著上級教育主管部門對各級各類學校的行政要求,也是對 “素質(zhì)教育”的加強,對“健康教育”、“心理教育”、“和諧教育”的倡導。
在這樣轟轟烈烈的大形勢下,我們的學生——受教育者,又在怎么想呢?通過我與王宇和陳明同學的交談,我了解到:“教師關(guān)注的大部分是優(yōu)等生,對于像王宇、陳明這樣的學困生怎么辦?他們當中有很多是“弱勢群體”:留守的;孤兒的;單親的;外來的…….
我們撇開王宇、陳明同學以前的“不盡人意”的表現(xiàn),單從他們倆這次的“大膽”而暫有“成功”的舉動看,我們絕對不能把他們當作“行為困難生”看待!首先,他們不僅沒有以前那么“壞”,而且有樂于為班集體奉獻的熱心;其次,他們在學生大群體中有那么大的影響力亦不是一天兩天的效果;第三,他們口口聲聲說自己是“困難生”,而這次有那么大的勇氣為班集體奉獻,說明其有克服自己、改變自己的莫大意志;第四,他們也許感覺到:自己長大了,再不發(fā)揮自己的能力,也許機會就少了。別人都有好的成績,我們拿什么呢?不能老是給別人不好的印象??!“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這句話或許他們早就領(lǐng)會過?
從對整個事件的處理,我體會了:班主任工作的責任感;班主任工作的“思想”價值;“生生管理”的時效性;教育工作的永恒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