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娟
許多教師將閱讀教學與作文教學形象地形容為孿生姊妹,可見兩者關系緊密相連。教師在語文教學中應當重視兩者關系的研究,準確定位作文教學與閱讀教學之間的關聯(lián)性,準確把握其中的內在規(guī)律,這也是提高語文整體教學質量的有效路徑。筆者在語文教學中進行了初步探究,下文作簡要分析。
一、準確定位閱讀教學與作文教學關系
閱讀與寫作是初中語文教學中的兩大難點,這兩方面教學效率低下往往會制約語文整體教學質量的提升。因此,教師要重視這兩個方面的教學研究,他們都是建立在對漢語言文學精華進行深入感悟、內化和表達基礎上的學習架構,深入閱讀可以幫助學生走進文學作品內心,感悟其方法技巧,而作文教學則是將內化的技能技巧表達出來。
如果將作文教學與閱讀教學分裂開來,是極不利于語文教學開展的。每一位語文教師都要重視兩者之間關系的研究,結合語文教學整體目標,積極嘗試將兩者融為一體。筆者在教學中重點抓住四個方面,有效促進了閱讀教學與作文教學的融合。
1.在閱讀教學中傳授寫作技巧
教師一定要引導學生開展深入的研究閱讀,從閱讀中感悟作者高超的寫作激發(fā),尤其是要將所感悟的技巧技法融入到自身的作文寫作之中。在《背影》教學中,教師可以針對課文中隱藏的情感線索,開展分析研究,并把握教材如何運用細節(jié)描寫與心理描寫刻畫人物形象和表達情感的。為了增強學生對這兩方面寫作特色的感悟,教學探究題中專門設置了相關內容,要求學生分小組進行討論,并在全班開展交流。有了這樣的基礎,學生對教材中高超的寫作技法理解更加深刻,并且可以內化吸收為自己的寫作技巧。
2.運用仿寫手段鞏固課堂所學技巧
開展當堂閱讀分析感悟之后,教師可以將所學習感悟的技能技巧在課后進行鞏固,最為常見的方式就是借助于仿寫的形式掌握和鞏固。在課文分析總結之后,筆者鼓勵學生進行仿寫,運用課文中的表達手法,選取相類似的題材開展寫作,在這一過程中活學活用。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嘗試,筆者發(fā)現(xiàn)通過仿寫活動可以實現(xiàn)兩個方面的顯著功能,一是可以鞏固閱讀分析中的寫作技巧理解,另一方面也有效促進了學生仿寫能力的提高,在舉一反三、觸類旁通之中實現(xiàn)仿寫能力快速提升。
3.作前指導環(huán)節(jié)運用閱讀引導方法
提高作前指導的生動形象程度,也是提升作文教學有效性的重要方面,許多教師采取的范文示范法就是非常好的路徑,筆者在教學中選取范文引導學生開展分析,分析的方法充分借鑒了閱讀教學法,讓學生對范文進行分析研究,立足于文章的結構、表達手法、題材選擇、詳略安排以及修辭手法等諸多方面進行討論研究,鼓勵學生暢所欲言,從自己的角度開展分析。每一位學生都可以踴躍表達自己的觀點,深入理解和把握文章整體寫作特色,這樣的分析理解既可以提高學生閱讀理解能力。有了深入的分析作為基礎,接下來開展提綱撰寫活動則會非常順利,學生實現(xiàn)了能力的有效遷移??梢姡喿x教學方法與作文教學方法也是一脈相承、相互貫通的。
4.組織專題研究打通兩者融合通道
閱讀與寫作在整個教學工作中相輔相成、互為促進,教師要組織學生開展學習經(jīng)驗技巧交流,讓好的做法在全班進行推廣,更好地促進學生綜合能力提升。筆者組織學生對如何高效開展閱讀、如何提高寫作能力兩個方面分別進行了交流,接下來組織學生分析閱讀學習和作文學習之間有著什么樣的聯(lián)系,如何將兩者融合起來。學生對此有著自己的實踐和體會,對閱讀學習中感悟寫作技巧、作文創(chuàng)作中參考寫作技巧方面具有了更加直觀的認識,進而在閱讀學習與作文學習中做到游刃自如。
三、對閱讀教學與作文教學融合的思考
閱讀教學和作文教學融合起來對教學成效提升具有積極的作用,也是提高學生綜合素養(yǎng)的有效路徑,教師在教學中要注意三個方面:一是教學設計應當統(tǒng)籌考慮,教師要對教材內容之間進行融合,認真研究突破點在哪里,做到統(tǒng)籌考慮,有序推進;二是可以結合課外活動安排一些與閱讀和寫作相關的專題研究活動,讓學生在課外興趣小組活動中深入研究、相互討論有效閱讀以及提高寫作質量的路徑;三是注意提高學生學習興趣,重視閱讀教學與作文教學中的氛圍營造,尤其是注重調動學生在語文學習中的積極情感。只有提高積極情感,學生才能夠更加積極地投入學習活動之中。
綜上所述,閱讀教學與作文教學的融合是打造高效語文教學的積極路徑,能夠為學生提供更加生動豐滿的學習活動,應當為廣大教師所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