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朵
摘要:在小學教學中,秩序感的教育對小學學生以后的生活和學習都至關重要,尤其是小學低年級學生。在小學低年級階段,隊列隊形作為體育教學的重要內容應該作為一個基礎型課程展開。這篇文章就小學低年級階段,隊形隊列的教學展開討論,首先,分析小學低年級隊形隊列訓練的重要意義,其次,探討在小學低年級階段開展隊形隊列教學的具體教學方法。希望可以對小學階段體育隊列隊形的教學提供幫助。
關鍵詞:小學生低年級;隊列隊形教學;素質教育
導語
在小學低年級階段的體育教學中隊列隊形這一內容是最基礎的,也是不可缺少的,是集體活動中迅速、整齊集隊的保障。小學階段的孩子,自覺性差,紀律性也差,需要在教師和家長的幫助下,培養(yǎng)和提高他們的組織性和紀律性。在此階段的體育教師可以通過對小學生低年級階段的學生開展紀律性教育。所以,小學低年級階段的體育教學要重視這一階段學生的隊形隊列訓練。通過簡單的隊形隊列的訓練提高小學生,尤其是低年級小學生的組織紀律性,增強學生集體主義精神及群體合作的意識,以適應現代社會的需要。
一、小學低年級隊形隊列訓練的重要意義分析。
(一)隊形隊列訓練有利于培養(yǎng)小學低年級階段學生的組織性和紀律性。
小學低年級階段的學生可以在隊列隊形的學習中,按照規(guī)定的動作通過教師統一的口令,步調一致的進行練習,學生在執(zhí)行口令的過程中,就可以培養(yǎng)嚴明的組織性和紀律性。教師在隊列隊形的教學中嚴格要求有利于幫助學生培養(yǎng)良好的自信心和群體合作意識。
(二)隊形隊列訓練有利于培養(yǎng)小學低年級階段學生的意志品質。
隊列隊形練習比較單一,是一種重復性的身體操練,往往最簡單的也是最難的,小學低年級階段的學生自覺性較差,單調枯燥的練習難于堅持,在重復的隊形隊列練習中養(yǎng)成一切行動聽指揮的習慣,在長期的學習訓練中學生的自制力和堅韌性得到提高。
(三)隊形隊列訓練有利于對小學低年級階段學生進行組織管理。
嚴格有效的隊列隊形訓練,小學低年級階段學生已經適應了口令的鍛煉、指揮和管理,學生的組織、紀律性不斷提高,小學低年級階段學生也會逐漸養(yǎng)成自覺遵守紀律、嚴格要求自己的作風。這樣,有利于小學教師對小學低年級階段學生進行課堂常規(guī)管理。
二、在小學低年級階段展開隊形隊列教學的具體教學方法。
(一)通過有趣的形式吸引小學低年級階段學生的興趣。
古人云,“勞其形者疲其神,悅其神者忘其形?!?隊形隊列的訓練除了單個的立正、稍息、向左轉、向右轉等幾個簡單的原地動作,還有一些行進間隊形變化、有圖形行進等練習。小學低年級階段學生在反復的訓練中,經常會把隊形隊列訓練看做是毫無意義的苦差事。小學低年級教師可以采取游戲競賽法, 充分利用小學生的好勝心,讓小學低年級階段的學生在樂于爭先中,積極參加隊形隊列訓練。在競爭中獲勝是學生參與活動最重要的原動力。
在教學中我們教師還可以通過一些情境教學法來設計隊形隊列的教學訓練。例如:我們可以把隊形隊列的訓練場地布置成天安門廣場升旗儀式一樣的場景,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出示國慶大閱兵的視頻,或者是天安門廣場的升旗儀式等場面,讓升旗儀式或者是閱兵儀式的場面震撼小學低年級階段學生的內心讓學生置身其中,激發(fā)學生的好奇、愛新鮮的天性,讓學生對隊形隊列的訓練產生一種敬畏的心里,從而產生學習的興趣。再如:我們可以把場地布置成熱鬧的十字路口。讓一部分學生來扮演行人和車輛,另一部分學生就模仿交警指揮交通。通過這些游戲和場景的渲染,就可以提高小學低年級階段學生參加隊形隊列訓練的興趣,達到學習的目的。
(二)教師應該為小學低年級階段學生設計難度適宜的隊形隊列練習內容。
小學低年級階段學生因為年齡特點及生理、心理的發(fā)展規(guī)律,會出現注意力集中時間短、好動、多動,并且心理素質不穩(wěn)定等現象。我們教師在教學中一定要根據小學低年級階段學生的實際情況,不能夠以高標準去要求學生。
對小學生來說一些動作是很難達到的,比如正步走這樣的高難度動作,學生很難完成,我們教師在教學中就可以延遲教學。再比如動作的標準化訓練要求,例如原地踏步時提腿的高度,集體訓練時的動作的協調一致性等,教學時采取循序漸進的教學方法,使學生由易到難逐步掌握,消除學生的抵觸情緒,讓學生能體會到成功,這樣學生才樂于學習。根據小學低年級階段學生的身體特點適當調整隊形隊列訓練的難度和要求,讓學生在隊形隊列的學習過程中產生興趣,培養(yǎng)自信,從而保證隊形隊列學習的順利進行。
(三)小學低年級階段的教師要做好示范作用。
小學低年級學生的邏輯思維及語言的抽象理解能力較差,在教學時教師主要采取直觀示范法進行教學,小學低年級階段學生對教師的認可和依賴性很高,所以我們教師在示范時要做到動作準確,熟練、優(yōu)美。讓學生能感受到美的熏陶,在欣賞示范的同時也受到鼓舞,產生一種躍躍欲試的心理,這樣就能達到示范的目的和應有的效果,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欲望。教師在教學時還要考慮自己的示范位置,要選擇一個全體學生都能清楚的看到示范的位置進行示范,進行行進間隊列練習時,還要考慮不能阻擋學生的行進路線。教學中不能僅僅使用示范法,還要輔以語言法,我們的語言要簡明、形象;比如:教踏步走時,我把動作要領編成兒歌的形式“小腿高高抬,手臂前后擺,隊伍看整齊”,學生唱著兒歌做著動作很輕松就可以完成動作。
隊列隊形的學習可以端正學生的身體姿態(tài),培養(yǎng)學生雷厲風行的做事風格,同時是我們組織體育教學的有效手段,通過以上實踐,我覺得,在體育教學中,必須依據學生的年齡特征和心理特點,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創(chuàng)設出有助于學生自主學習、樂于學習的情境,這可以讓學生投入到學習中去,學習效果自然就好,從而增強學生學好體育知識、技能的樂趣和自信心。
參考文獻:
[1]吳曉芳.引領,讓隊列隊形教學飛揚起來——小學低年級的隊列隊形教學策略[J].《小學教學參考》 , 2011 (9) :91-91.
[2]張建新.小學低年級隊列隊形課探討[J].《小作家選刊》 , 2017 (23).
[3]繆成.小學低年級學生隊列隊形教學初探[J].《教育現代化:電子版》, 2017 (1) :017-018.
[4]董亞梅.如何上好小學低年級隊列隊形練習課[J].《新校園(中旬)》 , 2015 (4) :186-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