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 壯
錦州市中心醫(yī)院 遼寧 錦州 121000
心臟磁共振成像技術對心力衰竭患者心肌纖維化的評估與臨床應用
黃 壯
錦州市中心醫(yī)院 遼寧 錦州 121000
對于大部分心力衰竭患者而言,其通常會存在一定的心肌纖維化情況,進而對心力衰竭進程產(chǎn)生加快作用。因此,為實現(xiàn)早期準確診斷,并為臨床靶向治療提供可靠依據(jù),對心力衰竭患者的心肌纖維化情況展開無創(chuàng)性評估就顯得尤為重要。而作為一種現(xiàn)代化的醫(yī)學檢查手段,心臟磁共振成像技術憑借成像清晰、準確度高的優(yōu)勢,在心肌纖維化檢測中得到了廣泛應用?;诖耍疚膹木托募±w維化概念及其常用檢測方法出發(fā),就心臟磁共振成像技術對心力衰竭患者心肌纖維化的檢測及評估作用展開探討。
心力衰竭;心肌纖維化;心臟磁共振成像技術
心力衰竭指的是心臟當時無法搏出同靜脈回流及組織代謝所需血液供應。隨著人群年齡的增長,心力衰竭的發(fā)病率也不斷攀升。其中,心力衰竭患者心肌纖維化不但會進一步促進疾病的發(fā)展,而且纖維化的位置與程度還會影響到心臟再同步治療無應答以及患者的預后質量。現(xiàn)階段,臨床在檢測心力衰竭患者的心肌纖維化情況時,主要采用心臟磁共振成像(CMR)技術,隨著科學技術及醫(yī)療水平的提升,此項技術也得到了顯著發(fā)展,并被廣泛應用在心力衰竭患者的心肌纖維化評估中,并且獲得了理想的效果。
心肌纖維化指的是患者的心肌組織中沉積了過量的膠原纖維,除了膠原的濃度及容積分數(shù)發(fā)生明顯升高外,各種類型膠原排列紊亂,且出現(xiàn)比例失調現(xiàn)象。其中,心肌纖維化主要分為修復性纖維化與反應性纖維化兩種。對于心力衰竭患者而言,心肌纖維化會使得Ⅰ/Ⅲ型的膠原出現(xiàn)失調,在增加左室堅硬度、降低順應性的同時,限制舒張期左室充盈;倘若患者的心肌纖維化程度不斷加深,那么就會損害到心肌的收縮功,大大降低心排出量[1]。此外,當室壁中層的冠狀動脈出現(xiàn)纖維化時,就會導致管腔狹窄、管壁變厚等現(xiàn)象的出現(xiàn),在降低冠狀動脈彈性的同時,減少心肌細胞的血供,并且還會累及心肌組織中的傳導束,進而引起心律失常癥狀。由此可知,為有效預測心力衰竭患者的預后,對其心肌纖維化情況展開評估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2]。
當前,臨床主要采用超聲心動圖、心內膜組織活檢、心肌核素灌注成像以及心臟磁共振等技術來檢測心力衰竭患者是否存在心肌纖維化及其程度等[3]。作為一種無創(chuàng)性的檢查方法,超聲心動圖對心力衰竭患者較為適宜,但是在實際檢測過程中,會受到操作人員的主觀因素影響,因而難以對心肌纖維化的分布及程度等作出準確的判定;心內膜組織活檢雖然被公認為檢測心力衰竭患者心肌纖維化的一項關鍵標準,但會對患者造成一定的創(chuàng)傷,并且部分患者由于自身體質問題,耐受性較低,進而拒絕該項檢查,大大限制其在臨床中的推廣及應用;而心肌核素灌注成像技術的空間分辨率較差,且存在一定的放射性,因而同樣難以推廣應用。對心臟磁共振技術展開分析,其近些年來得到了顯著發(fā)展,特別是延遲釓增強-心臟磁共振(LGE-CMR)的發(fā)展,極大程度上促進了心臟磁共振技術在心血管疾病中應用價值的提升。具體展開分析,LGE-CMR不但能將缺血性心肌病及非缺血性心肌病的各類型心肌纖維化顯示出來,而且還能準確判斷各類心肌病的心肌纖維化程度等,為心力衰竭患者今后的臨床治療及預后的判斷提供了可靠參考依據(jù)。
通過采用CMR技術來檢查心力衰竭患者,可對其心肌纖維化程度、心室具體情況等做出準確判斷,并對患者特殊類型的心肌病以及存活的心肌等展開評估。除了對患者預后的效果進行判斷以外,CMR技術還可將心力衰竭患者的危險分層區(qū)分開來,進而為臨床針對性治療方案的制定以及患者預后效果的評估提供可靠依據(jù)[4]。此外,作為CMR技術中常用的一種,LGE-CMR技術還被用觀察心力衰竭患者有無存在因心肌纖維化而導致的心律失常癥狀,進而確定是否有必要對患者展開特殊的介入治療。優(yōu)于CMR技術具有良好的重復性與非常高的精確度,且不存在電離輻射,因而是評估心力衰竭患者治療效果,觀察其預后情況的一項科學的影像學檢查方法。
3.1 LGE-CMR對心力衰竭患者心肌纖維化的評估:在心力衰竭患者臨床檢查中應用LGE-CMR技術,可發(fā)現(xiàn)所有病因導致的心肌纖維化。在采用此項技術時,可對患者是否存在心肌纖維化,以及心肌纖維化的程度等進行觀察,同時還能對心力衰竭患者的發(fā)病原因做出判斷,從而為其臨床治療與管理提供參考依據(jù)。但需要注意的是,對于部分非缺血性的擴展型心肌病患者而言,其心肌纖維化通常呈現(xiàn)彌漫性、細小的狀態(tài),并會對全部心室產(chǎn)生累及,因而在應用LGE-CMR檢測時,也難以將其分辨出來,從而限制此項技術的應用。
3.2 LGE-CMR對心力衰竭患者預后效果的評估:通過應用LGE-CMR技術,可準確預測心力衰竭患者的預后效果。這是因為LGE-CMR能對患者心肌功能的恢復情況作出預測,進而準確判斷出患者的心力衰竭癥狀是否由缺血性心肌病引起。具體分析,在應用LGE-CMR技術來對心力衰竭患者的心肌纖維化進展及程度展開判斷時,若患者的心肌瘢痕占所有心肌組織30%以上,則可將其作為心源性猝死及心臟移植的預測指征。經(jīng)實踐得知,室性心動過速的可誘發(fā)性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心肌纖維化程度的影響。此外,經(jīng)LGE-CMR檢查,約25%及以上的擴張型心肌病患者呈陽性,并且相比于檢查結果為陰性的患者,其生存率發(fā)生明顯下降。
3.3 LGE-CMR對心臟再同步化治療無應答的預測:心臟再同步治療(CRT)可對心力衰竭患者的射血分數(shù)與長期預后產(chǎn)生改善作用,進而有效降低其病死率[5]。但是,依然有一些患者存在植入CRT后無應答,也即未得到改善的情況。如果患者存在非常嚴重的心臟失同步化,那么將CRT植入后,就不會將這一癥狀緩解。此外,由于CMR的分辨率比較高,因而使得心血管磁共振-組織同步指數(shù)(CMR-TSI)成為心力衰竭患者植入CRT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與病死率獨立的預測因子。在將CRT植入以前,除了需要對患者心室最晚激動點進行判斷外,還需對其心臟管狀靜脈的生理結果展開研究,從而將最佳的植入點找出,促進患者預后的改善。其中,CRT的應答與產(chǎn)生的預后效果會受到患者心肌纖維化的位置、程度,及植入起搏器的位點等多種因素的影響。
現(xiàn)階段,臨床對心力衰竭患者心肌纖維化的檢測與評估愈發(fā)重視,而應用CMR技術,不但無放射性,安全無創(chuàng),不會對人體產(chǎn)生危害,而且具有非常高的分辨率,可三維成像,不會受到操作人主觀因素太大的影響,并且一站式成像。由于具備這些優(yōu)勢,CRT技術將會成為評估心力衰竭患者心肌纖維化程度的一項重要手段,從而為指導患者的治療及改善其預后提供重要參考。
[1]徐曉紅,徐耕.心臟磁共振成像在慢性心力衰竭診斷及治療中的研究進展[J].中國循環(huán)雜志,2015,30(6):611-613.
[2]王 忠振,夏云龍 .心臟核磁共 振 成像 技 術對心力衰 竭患 者心肌 纖維化的評估與臨床應用[J].心血管病學進展,2013,31(1):104-106.
[3]To ACY,Desai M.Role of cardiac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in assessing ischemic and no ischemic cardiomyopathies[J].Expert Rev Cardiovasc Ther,2012,10(2):223-233.
[4]章維,閆東,趙 新湘.負荷 磁共振心肌灌注成像在 冠 心 病中的應用[J].中國循環(huán)雜志,2014,13(29):750-752.
[5]王吉佳.心臟核磁共振成像技 術對心力衰竭患者心肌纖維化的評估與臨床應用[J].中國社區(qū)醫(yī)師,2015,31(12):122-123.
R541.6
A
1671-8194(2017)02-029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