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 慶 郁丘婷
(1 上海市徐匯區(qū)康健街道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中心,上海 200233;2 上海中醫(yī)藥大學附屬龍華醫(yī)院,上海 200032)
· 文獻綜述 ·
H型高血壓的臨床研究進展
陸 慶1郁丘婷2
(1 上海市徐匯區(qū)康健街道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中心,上海 200233;2 上海中醫(yī)藥大學附屬龍華醫(yī)院,上海 200032)
近年來,我國H型高血壓的發(fā)病率呈現逐年上升的趨勢,H型高血壓是心腦血管疾病一個重要的獨立危險因素,對H型高血壓的深入研究,積極預防,盡早對其實施有效治療和干預,從而控制我國腦卒中和心血管疾病的發(fā)病率有著重大的意義。本文從H型高血壓的定義、Hcy的代謝機制、H型高血壓的危險性、H型高血壓的治療及中醫(yī)對H型高血壓的認識等方面的臨床研究進展進行綜述,以其為今后H型高血壓的防治工作提供參考依據。
H型高血壓;臨床研究;綜述
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是人體內蛋氨酸代謝過程中形成的一種含硫氨基酸,是腺苷蛋氨酸酶水解后的反應產物[1]。研究表明Hcy與血管疾病有緊密聯(lián)系,是動脈粥樣硬化的一個危險因子,其與高血壓在增加心腦血管病發(fā)生率中具有協(xié)同作用[2]。近年來,我國H型高血壓發(fā)病率較以往有顯著升高,從而大大增加了我國心腦血管疾病的發(fā)生率?,F將H型高血壓的定義、Hcy的代謝機制、H型高血壓的危險性、H型高血壓的治療及中醫(yī)對H型高血壓的認識等方面綜述如下。
正常情況下,人體空腹血漿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在0~15 μmol/L,因此當人體血漿同型半胱氨酸水平>15 μmol/L時,稱之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Hyperhomocysteinemia,HHcy),當Hhcy聯(lián)合原發(fā)性高血壓時,可被定義為“H型高血壓”[3-4]。
同型半胱氨酸(Hcy)是一種含硫氨基酸,人體不能直接從食物中攝取,其來源是通過蛋氨酸代謝來產生的,而其代謝途徑主要包括甲基化途徑和轉硫途徑兩種[5]。甲基化途徑:四氫葉酸經5,10-甲烯四氫葉酸還原酶(MTHFR)催化,產生N5-甲基四氫葉酸,N5-甲基四氫葉酸作為甲基的供體,在葉酸和維生素B12的輔助下,同時需要甲硫氨酸合成酶(MS)的催化,Hcy重新甲基化再合成甲硫氨酸;轉硫化途徑:Hey與絲氨酸在輔因子維生素B6和β-胱硫醚合成酶(CBS)的作用下生成胱硫醚,胱硫醚再進一步裂解為胱氨酸和α-酮丁酸。此外,少量Hey直接釋放到細胞外液。影響血漿Hey升高的因素有遺傳性MTHFR、CBS的基因突變和B族維生素(葉酸、維生素B6及維生素B12)缺乏,以及年齡、性別、人種、營養(yǎng)和合并疾病等因素有關[6]。
同型半胱氨酸(Hcy)會對血管內皮細胞產生毒性作用。Dayal S認為[7],Hcy可能通過炎性反應、氧化應激和脂質過氧化反應等多種機制作用使血管內皮功能紊亂、增高血小板的黏附性和血管通透性,從而形成動脈硬化斑塊。由于Hcy的升高使血小板壽命縮短,黏附性和聚集性增高,同時激活Ⅴ、Ⅹ、Ⅻ因子,抑制血栓調節(jié)素及活化蛋白C的活性,促進血栓形成[8]。同時,Hcy通過影響自由基的生成及促進鈣離子內流,激活絲裂素活化蛋白激酶及蛋白激酶C,刺激動脈平滑肌細胞增長,阻礙血管平滑肌發(fā)揮正常作用,使平滑肌老化、組織纖維化并變硬,從而影響患者的日常生活[9]。
3.1 H型高血壓與腦卒中:目前我國腦卒中發(fā)生率每年以8.7%的速度增加,預計2020年中國每年新發(fā)腦卒中患者將達370萬人[10]。近年來研究表明,H型高血壓是腦卒中的首要危險因素,單獨患有高血壓或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的患者,其腦卒中的發(fā)病率分別是健康人的3.6倍和8.2倍,但H型高血壓患者腦卒中的發(fā)生率可增加至12倍以上[11]。Hcy每升高5 μmol/L,腦卒中的發(fā)生率將相對增加59%,Hcy每降低3 mol/L,腦卒中的發(fā)生率就會相對下降24%[12]。因此,有效控制血壓和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可以明顯降低腦卒中事件的發(fā)生風險。
3.2 H型高血壓與冠心?。簢庋芯孔C明[13],同型半胱氨酸(Hcy)與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的形成及心血管疾病病死率有著密切相關性,H型高血壓患者心血管事件發(fā)生率要比單純高血壓患者高出5倍左右。一項由2009例受試者,歷時近12年的中國人群前瞻性研究表明,當Hcy>9.47 μmol/L的人群其心腦血管事件發(fā)生的風險增加2.3倍,Hcy>11.84 μmol/L的人群其死亡風險增加2.4倍[14]。近年來循證醫(yī)學證據顯示:Hcy是動脈粥樣硬化的獨立危險因素,Hcy每升高5 μmol/L,冠心病的風險在男性和女性人群中分別增加60%和80%,而Hcy每下降3 μmol/L,缺血性心臟病的風險下降16%[15]。冠心病中的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ACS)與H型高血壓也存在密切聯(lián)系,臨床中可將H型高血壓作為ACS發(fā)生的獨立性高危因素,當Hcy水平升高時,ACS患者的冠狀動脈病變出現加重趨勢[16]。同時,高血壓患者的Hcy水平能影響到冠心病發(fā)生后的冠狀動脈硬化程度,因此H型高血壓不僅是冠心病發(fā)生的獨立性高危因素,同時也可用于評價冠心病的病情改善情況及治療效果和預后情況等。
目前針對H型高血壓的發(fā)病機制,治療上采用降壓和降Hcy的方法。補充葉酸是目前已知的不良反應小、用藥較為安全的降低Hcy水平的有效方法,并且可根據患者病情合并使用維生素B6及維生素。2007年6月,在《Lancet》醫(yī)學雜志上報道,補充葉酸能夠使Hey下降超過20%,進而使腦卒中風險顯著下降25%[18]。徐中林等[19],研究表明,試驗組在常規(guī)治療的基礎上同時給予口服葉酸治療,3個月后血漿Hcy水平顯著下降(P<0.05),而對照組無明顯變化,隨訪期間試驗組無主要心血管事件,生存率為93.5%,對照組為85.0%,組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目前國外研究證實,采用葉酸聯(lián)合ACEI類藥物不但能夠顯著降低Hcy水平,同時能改善心血管并發(fā)癥的臨床癥狀及降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我國第一個批準用于臨床治療H型高血壓藥物—依那普利葉酸片,在運用中產生較好效果。文獻表明,馬來酸依那普利葉酸片的總體療效顯著優(yōu)于單用降壓藥,且循證醫(yī)學證據表明,其較單用降壓藥進一步降低腦卒中風險25%~37%,具有協(xié)同降低心腦血管事件作用,同時可以明顯減少不良反應,提高患者的治療依從性[20]。
祖國傳統(tǒng)中醫(yī)學并無H型高血壓這一病名,根據相關臨床表現可歸屬于“眩暈”、“頭痛”等范疇。本病的病因主要為先天稟賦不足、后天精微物質缺乏,病性為本虛標實,病機關鍵是氣血陰陽失調,痰瘀互阻[21-22]。H型高血壓的中醫(yī)辨證分型目前參考最多的是2002年《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分為肝火亢盛證、陰虛陽亢證、痰濕壅盛證、陰陽兩虛證四個證型。王強等[23]對480例H型高血壓患者進行中醫(yī)辨證分型,結果顯示痰濕壅盛型為主要證型,其次為肝火亢盛型、陰虛陽亢型、陰陽兩虛型。治療上多以扶正祛邪為主,兼以降濁化痰、活血化瘀之法。
賈紅娥[24]將60例H型高血壓患者按隨機原則分對照組和治療組,每組30例。對照組給予非洛地平緩釋片治療,治療組給予清腦湯(陳皮、半夏、茯苓、甘草、天竺黃、膽南星、石菖蒲、郁金)治療,1個月后觀察兩組治療前后24 h動態(tài)血壓變化、Hcy水平及中醫(yī)證候療效。結果采用清腦湯治療的患者血壓和Hcy水平均明顯降低,且總有效率明顯提高,與對照組比較均有顯著性差異(P<0.05)。嚴志芳[25],采用依那普利聯(lián)合中藥黃連等對H型高血壓患者進行治療,可以起到降低Hcy水平、調節(jié)收縮壓、舒張壓及降低血脂水平的作用。此外,有研究表明[26]單獨的中藥對H型高血壓患者治療,也有一定的療效,如天麻、陳皮、砂仁、半夏、山楂、菖蒲、燈盞花、郁金等。
隨著我國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生活方式的改變,近年來高血壓的發(fā)病率逐年上升,H型高血壓屬于新型高血壓,占我國高血壓人群的75%[10],其越來越受到臨床醫(yī)師的重視。H型高血壓與腦卒中、心血管疾病密切相關,是心腦血管疾病一個重要的獨立危險因素。因此,對H型高血壓的研究應繼續(xù)深入,積極預防,盡早對H型高血壓患者實施有效治療和干預,從而有效控制我國腦卒中和心血管疾病的發(fā)病率。
[1] Malinowska J,Kolodziejczyk J,Olas B.The disturbance of hem ostasis induced by Hyperhomocysteinemia; the role of antioxidants[J].A cta Biochim Pol,2012,59(2):185-187.
[2] 羅洋.H型高血壓與心腦血管疾病關系的研究進展[J].實用醫(yī)院臨床雜志,2012,9(6):212-214.
[3] 馬聰敏.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研究進展[J].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08,11(9):132-133.
[4] 文燦麗.H型高血壓與腦卒中的相關性的研究進展[J].中國醫(yī)藥科學,2006,(11):43-44.
[5] 馬玥,梁慶成.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與高血壓病相關性研究進展[J].中西醫(y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2014,2(9):1139-1141.
[6] 宗永華,李小鷹,陳光亮,等.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與N5,10-亞甲基四氫葉酸還原酶基因多態(tài)性的關系[J].臨床心血管病雜志,2011,27(3):203-207.
[7] Dayal S,Arning E,Bottiglieri T,et al.Cerebral vasculardys function mediated by superoxidein hyperhomocy steinemiamice[J]. Stroke,2004,35(8):1957-1962.
[8] Pezzini AZ, otto EDP adovani AH.Omocysteine and cerebral ischemia: pathogenic and therapeutical implications[J].CMC,2007,14(3):1-14.
[9] 沈麗麗.H型高血壓病與腦梗死患者顱內外動脈硬化狹窄的關系研究進展[J].卒中與神經疾病,2014,21(4):253-255.
[10] 李建平,霍勇,劉平,等.馬來酸依那普利葉酸片降壓、降同型半胱氨酸的療效和安全性[J].北京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07,39(6):614-618.
[11] 田作軍,董亞賢,劉磊,等.高血壓性腦梗死病情進展與其血管基礎及臨床治療的相關性[J].廣東醫(yī)學,2012,33(17):2563-2567.
[12] Wald Ds,Law M,Morris JK,et al.Homocysteine 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evidence on causality from a meta-analysis[J].BMJ,2002,325(7374):1202-1206.
[13] Graham IM,Daly LE,Resfsum HM,et al.Plasma homoeysteine as a risk factor for vascular disease:The Europern Concerted Action Project[J].JAMA,1997,27(4):1775-1781.
[14] Sun Y,Chien KL,Itsu HC,et a1.Use of serum homocysteine to predict stroke,coronary heart disease and death in ethnic Chinese.12-year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J].Circ J,2009,73(8):1423-1430.
[15] Boushey CJ,Beresford SA,Omenn GS,et al.A quantitative assessment of plasma homocysteine as a risk factor for vascular disease. Probable benefits of increasing folic acid intakes[J].JAMA,1995,274(13):1049-1057.
[16] 胡兆霆,侯慶臻,趙素玲,等.H型高血壓患者頸動脈結構和功能變化及與亞臨床炎癥的相關性[J].南方醫(yī)科大學學報,2012,32(8):1175-1178.
[17] 米國青,李青,闞艷敏.老年“H 型”高血壓與頸動脈硬化及腦梗死的關系[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2,32(6):1248-1249.
[18] Wang X,Qin X,Demirtas H,et a1.Eficacy of folic acid supplementation in stroke prevention:a meta-analysis[J].Lancet,2007,369(9576):1876-1882.
[19] 徐中林,趙義發(fā),吳蘭蘭.葉酸對H型高血壓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主要心血管事件的影響[J].重慶醫(yī)科大學學報,2011,36(6):731-733.
[20] 張紅雨,鄭萍.H型高血壓研究進展及預防治療[J].華夏醫(yī)學,2011,24(6):744-746.
[21] 李衛(wèi)麗,景光光.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的中醫(yī)病因病機探討[J].遼寧中醫(yī)雜志,2006,33(4):412-413.
[22] 梁健芬,劉泰,胡躍強.急性腦梗死中醫(yī)辨證分型與血漿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相關性[J].遼寧中醫(yī)雜志,2006,33(12):1527-1528.
[23] 王強,何勁松,王慶高,等.H型高血壓與中醫(yī)證型的相關性探討[J].遼寧中醫(yī)雜志,2011,38(11):2226-2227.
[24] 賈紅娥.清腦湯治療H型高血壓的臨床療效觀察[J].中國中西醫(yī)結合急救雜志,2013,20(2):105-107.
[25] 嚴志芳.高齡H型高血壓患者腦梗死的復發(fā)相關因素及藥物治療分析[J].中國藥業(yè),2014,23(23):117-118.
[26] 胡大一,徐希平.有效控制“H型”高血壓—預防卒中的新思路[J].中華內科雜志,2008,47(12):976-977.
R544.1
A
1671-8194(2017)25-0019-02
上海市徐匯區(qū)系統(tǒng)人才培養(yǎng)對象資助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