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佳璇
無論此次王菲演唱會“炒票”始作俑者是誰,所謂“天價票崩盤”是否有夸張之嫌,整個事件其實是演出票務市場亂象的極致放大
2016年12月30日,距2010年巡演6年之久,王菲再開演唱會。這場名為“幻樂一場”的演唱會只在上海梅賽德斯奔馳文化中心舉辦一場,同時在騰訊視頻Live Music全球直播。
回顧這場演唱會,關于其票務的傳聞在整個12月甚囂塵上,峰回路轉。
12月5日,大麥網開票“32秒售罄”,不久,票面價7800元的內場前排票被黃牛炒到上百萬元的“天價”;12月19日,New Radio網絡電臺創(chuàng)始人、知名DJ楊樾在微博爆料,有大量門票囤積在黃牛手中無人購買。
開唱3天前,票牛、牛魔王、西十區(qū)等二手票務網站上,除1800元的看臺票之外,5800元、7800元兩個檔次的座位仍有余票,雖并非傳聞的“大幅降價促銷”,但確實有跌破票面價格的情況。
王鋼(化名)是北京一家演出商的合伙人,他對《瞭望東方周刊》透露,早在楊樾公開爆料之前,關于王菲演唱會門票有價無市的消息就已在演出票務圈內流傳。
“原本誰都不愿扯破演出市場的這層皮?!蓖蹁撜f,但伴隨爆料,王菲演唱會喧囂沸騰的天價票事件已把鍋蓋掀開,將演出票務市場的重重貓膩抖落在公眾面前。
門票為何那么貴
在國內,一線藝人的演唱會最高票面價基本在1500元這條線上下,以2016年最熱的幾場演唱會為例:3月,BIGBANG上海演唱會最高票價1280元;10月,陳奕迅北京演唱會最高票價1980元;11月,張學友上海演唱會最高票價2080元。
這些演唱會都有1000元以下的低價票,而王菲這場演唱會則以1800元為票面價最低檔次,確為華語歌手演唱會罕見的高價。即使不提后續(xù)二級市場炒起的“天價”,這樣的票面價也使公眾追問:憑什么定這么貴?
其實,縱觀全球演出市場,演唱會正在成為一種“奢侈品”。
根據公開報道,2016年,英國歌手阿黛爾(Adele)亞特蘭大演唱會的平均票價高達1375美元(約合人民幣9500元),美國歌手賈斯汀·比伯(Justin Bieber)哈特福德演唱會最高3333美元(約合人民幣22900元)。
演唱會門票越來越貴,是音樂產業(yè)目前的生態(tài)狀況決定的。
在實體唱片銷售低迷的情況下,演唱會是音樂人最重要的收入來源,尤其對具有舉辦大型演唱會資格的頂級藝人來說,數字音樂收入遠不及演唱會收入來得多、來得快。
藝人與主辦方之間的利益分配方式有兩種,一是藝人拿出場費,二是票房按比例分成,或藝人既拿出場費也拿票房分成。
楊樾質疑王菲與其經紀人陳家瑛授意“炒票”,但王鋼表示:“大部分情況下,藝人只管拿走主辦方給的出場費,專心制作內容。主辦方判斷這場演出是否奇貨可居,和藝人簽合約后,藝人本人和‘炒票的利益關系就不大了?!?/p>
頂級藝人資源本就有限,而在華語流行樂壇中,像王菲這樣擁有大量經典作品的藝人已經具有一定的符號意義,業(yè)內消息是:“出場費1.2億元,制作也是頂級,制作費3000多萬元。”
出場費是演唱會成本的大頭,要價越高,演唱會成本越高,主辦方為最大限度收回成本及盈利,票面定價也會隨之抬升。
“演唱會具有稀缺性和奢侈性,這在票務市場會反映出來?!蹦称眲掌脚_工作人員張旭(化名)對《瞭望東方周刊》說。
“幻樂一場”只辦一場,使其稀缺性更加凸顯,主辦方根據王菲歌迷“中產階層,具有較高消費能力”的用戶畫像,權衡成本后,便定下了高于其他藝人演唱會的票面價。
在“天價票崩盤”的傳聞出現后,“幻樂一場”演唱會主辦方及承辦方上海白玉蘭文化負責人莊鳴作出這樣的回應:“作為承辦方和主辦方,也不是所有的事情都可以控制的?!?/p>
每個主辦方都會留票給黃牛?
從開票時的場館座位圖來看,“幻樂一場”在上海梅賽德斯奔馳文化中心開放了8900個座位。據楊樾透露,“幻樂一場”在官方售票渠道大麥網只放了800張票,莊鳴確認了這個數字的真實性。
那么剩下的8100張票去哪兒了?
莊鳴表示,此次演唱會有十多家贊助商,每家都會拿到贈票,此外還有內部購票,“可以公開售賣的票只有800張,目前我們手中已經沒有余票了”。
票務平臺娛票兒曾短暫出售“幻樂一場”門票后下架,被質疑將門票轉賣給牛魔王票務,對此莊鳴表示并不知情,白玉蘭文化也沒有把票交給娛票兒銷售。
外界推測,因和“幻樂一場”有直播合作,騰訊有部分門票,并將其分予投資的微影時代(即娛票兒的運營公司)。微影時代則表示“門票都是從正規(guī)渠道而來”,并對傳聞作出回應:“‘幻樂一場演唱會的相關商品已售罄?!畩势眱阂矎奈窗严嚓P產品轉給牛魔王票務?!?/p>
跳出“幻樂一場”,要解答“票從哪兒來又到哪兒去”的問題,首先要梳理演出票務市場的層級。
主辦方在票務銷售上共有三級代理。一級代理指大麥網和永樂網等線上官方售票渠道,以及少數和主辦方關系密切的大型票務公司,也就是“大黃牛”,二級代理是有淘寶店的“中黃?!?,三級代理便是靠社交網絡和現場賣票的“小黃牛”。
“大黃?!睂由蠈友莩錾?,把門票直接線下交易給下層的“中黃牛”,“中黃?!辟u給“小黃?!睍r,有時也接受“先賣出票再結款”。
黃牛票的來源是十分復雜的。一位黃牛對本刊記者說:“除了演出商流出的門票之外,贊助商、安保公司和地接(地面接待藝人和團隊的機構)等都有贈票,我們有自己的渠道去拿。”
王鋼透露,大型演唱會票務的慣用玩法是,主辦方為覆蓋成本并盈利,在官方票務平臺銷售部分門票,留下大量門票兜售給二三級市場,“官方售票平臺的票很快被‘秒,粉絲就要去黃牛那里買,演出商和黃牛再炒高票價”。
“幾乎所有演唱會都是這樣?!蓖蹁撜f,為何主辦方要和黃?!奥撌帧??“因為主辦方咬牙砸錢拿下了第一承包權,可是單單按票面價收不回成本?!?/p>
就算“幻樂一場”門票按票面價全部賣出,也只能覆蓋1.5億元的制作成本。再以2016年BIGBANG五棵松演唱會為例,一位演出商透露,承辦總成本1000萬元,按票面價能獲得860萬元票房,刨除贈票,實際票房按票面價為750萬元,遠不能覆蓋成本。
由于承辦成本高,出現了主辦方“股權化”的現象。假如一家演出商以2000萬元成本拿下一場演唱會的承辦權,然后以200萬元一股賣給10家演出商,這10家便共同承擔風險和利益,其實是一種民間集資。這種情形下,10家演出商便各自與黃牛合作,線下售票。
這種玩法下,主辦方將風險轉嫁給二三級市場,所定的票面價通常會留出溢價空間,炒作成功還可再賺一筆。
但莊鳴表示,此次王菲演唱會的主辦方并沒有囤積居奇的想法,“炒票”和主辦方沒有關系:“他們(贊助商)會怎么去處置這些門票,我們是完全不干涉的。我們只有定價權,對市場的預估偏低了,才會有溢價?!?/p>
按照莊鳴的說法,主辦方在開票前認為定價方案是合理的,但這場演唱會的市場熱度太高,才導致開票后溢價,在幾天內出現黃牛炒出“天價票”的事情。
這場博弈,有贏家嗎
此前,萬達集團董事長王健林之子王思聰發(fā)言說,最初“幻樂一場”的票面價擬定1萬元,遭到當地物價局的否決。
但王鋼并不認同這種說法:“一般經紀公司都不希望透支藝人形象,對演出商提出要求,所以票面價不會定得太高。物價局很少干涉,由當地文化部門來審批演唱會項目和票價方案?!?/p>
“層層分發(fā)的票務市場牽扯利益方眾多,監(jiān)管難度大,近些年一些監(jiān)管主要針對的是‘小黃牛對消費者的欺詐。”張旭說。
一則業(yè)內傳聞是,二手票務平臺票牛和牛魔王的負責人曾因涉嫌“幻樂一場”演出票“炒票”而被上海公安局約談,但票牛網創(chuàng)始人孫立勇則表示:“我們到現在為止,沒有接到過任何部門或者單位的任何相關通知?!?/p>
無論此次王菲演唱會“炒票”始作俑者是誰,所謂“天價票崩盤”是否有夸張之嫌,整個事件其實是演出票務市場亂象的極致放大。
尤其是在“慣有的市場玩法”之下,二級市場和三級市場惡性競爭激烈,幾經轉手的門票被不斷哄抬價格。
王鋼認為,這種炒作在韓星演唱會的票務運作上更吃得開,此前BIGBANG演唱會前排門票被炒到1萬多元,仍然很快售罄:“這種粉絲比較狂熱,但是喜歡王菲的人有消費能力卻比較理性,愿意出高價的人并不多,2010年那次巡演情況類似,但沒這么夸張?!?/p>
門票爆出60萬元、100萬元的消息,消費者的購買意愿隨之降低,轉而預約騰訊視頻的演唱會直播,不少業(yè)內人士認為,這是“幻樂一場”演唱會門票在二三級市場出現滯銷的原因。
“本來想這場演唱會熱度很高,可以賣好價格,但在這種情況中,再把價格炒回去已經不可能?!币晃稽S牛對本刊記者說,有很多囤積了這場演唱會門票的黃牛都叫苦不迭。
看來,在博弈中首先輸掉的是黃牛。
“這在演出市場其實是很常見的,演唱會門票有時效性,開唱了還賣不出去,票在誰手里,誰就賠?!蓖蹁撜f,“這個市場風險很高,這場賺了,下一場可能又全部賠進去?!?/p>
外界認為,“王菲和陳家瑛還是賺了個盆滿缽滿”,但事實是,無論“炒票”與王菲經紀團隊是否有關,王菲作為藝人的形象在此次事件中已經沾上污點,有網友評論:“從神話變成了笑話”。
這場輿論迷霧里,王菲與其經紀團隊、主辦方、贊助商和黃牛都不是贏家,而最終為惡性競爭埋單的是消費者。
王菲的歌迷林婷在“幻樂一場”開票不久后花13800元買下7800元的內場票禮包,其中附贈贊助商的品牌項鏈和零錢包,她對本刊記者說:“當時黃牛票炒得很貴,搶到很開心,但現在卻感覺自己是這場炒作的受害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