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沛宇
曾經依賴上游油氣開發(fā)的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以下稱“中海油”),如今正在加緊彌補其中游的短板。從2015年年底開始,中海油推動了煉化產業(yè)改革重組,至今已實施一年。在這“短板”建設的關鍵時期,其煉化板塊出現(xiàn)了哪些新的變化和勢頭?
11 月 1 日,《能源》雜志記者來到廣東惠州石化園區(qū)時,恰逢中海油向中海殼牌公司移交在建的乙烯裂解裝置,以及其它衍生品生產裝置等化工資產。中海殼牌公司是中海油與荷蘭皇家殼牌公司各持股 50%組成的合資企業(yè)。
中海油惠州煉化公司總經理趙巖是此次移交工作的中方代表之一。“今天的交接活動從我一睜眼一直安排到晚上九、十點。”趙巖帶著歉意地對記者說,“事情太多了,連跟媒體詳細介紹情況的時間都沒有了,真是不好意思。”
其實,讓趙巖更忙的事情或許還在后面。此次移交的石化聯(lián)合體鄰近中海殼牌現(xiàn)有位于惠州大亞灣的石化聯(lián)合體,每年可提升其乙烯裂解生產能力 120 萬噸。而與之相連的,則是中海油獨資擴建的惠州煉油二期項目,該項目正處于最后的安裝作業(yè)沖刺期,預計明年3月末開始投料試生產。
在國際油價長期走低的情況下,惠州煉油項目在中海油的利潤貢獻版圖里,從并不顯眼的位置,已躍升到了支撐中海油利潤水平的重要角色。正在建設中的惠州煉油二期項目,以及與殼牌合資的化工項目,也就被寄予了更高的期望,將成為未來一段時間內中海油的重要盈利來源。
惠煉二期的背后
中海油惠州煉化一期是中海油中游板塊體量最大、最重要的項目,總投資178億元,年原油加工能力1200萬噸,生產15大類1150萬噸產品?;葜轃捇陧椖縿t是目前國內最大的在建煉油化工一體化項目,總投資達466億元,新建煉油生產裝置15套、化工生產裝置12套、煤氣化制氫及動力站聯(lián)合裝置等。
由于國際油價的走低,惠州煉化一期在中海油利潤版圖中的地位已經發(fā)生明顯變化。今年1到10月,惠州煉化一期項目利潤超過30億元,預計到年底的利潤總額將超過35億元,創(chuàng)下該項目2009年投產以來的紀錄。在此情況下,中海油對即將建成的二期項目期許自然較高。
趙巖介紹說,惠煉二期項目準備明年3月末開始投料,5月末全面投產。明年計劃安排二期項目550萬噸的原油加工量。
惠煉二期項目不僅僅是對一期規(guī)模上的擴大,它的建成還將使得一期項目的原油加工品種和市場渠道都發(fā)生改變。一期項目主要加工高酸重質原油,今年1-9月其加工的原油62%為國內海洋原油,38%為進口原油。
二期建成后,“各種油源我們就都可以加工了,產品結構和裝置結構將得到完善。”趙巖說,屆時,2200萬噸煉油項目支撐著120萬噸乙烯,整個產業(yè)鏈比較完整,可以更好地發(fā)揮煉油化工一體化的優(yōu)勢。
在銷售渠道方面,惠煉一期項目今年1-9月份生產產品910萬噸,其中園區(qū)內隔墻供應和定點直供占36%,來料加工復出口占17%,通過銷售公司外銷量占47%。
由于國內成品油過剩矛盾突出,而且惠州煉化所在的華南地區(qū)市場競爭更加激烈,因此,擴展國外市場可算是惠州煉化銷量增長的主要手段。目前,其出口的汽柴油、煤油以東南亞、澳洲為主。待二期項目建成后,惠州煉化或將成為國內出口油品比重最高的煉油項目。
“我們是中國離東南亞自由貿易區(qū)最近的煉油項目,利用自己的地理位置優(yōu)勢,我們今年已開始出口更多的產品。”趙巖說,“二期投產后,整個惠州煉化一二期整體有1400萬噸成品油產量,必須有50%以上出口,否則在國內很難消化。我們已經規(guī)劃好未來市場渠道,來料加工,也就是出口的比例將高達到50%,主要出口東南亞和澳洲。剩下的30%隔墻供應到惠州石化園區(qū),另外20%則銷售在國內華南市場?!?/p>
煉化板塊的變革
惠州煉油項目的擴建是中海油煉化板塊改革的重頭戲,而其煉化板塊的變革并不僅于此。
2015年10月30日,中海油總公司黨組批準《煉化產業(yè)改革實施方案》。2016年伊始,中海油開始實施煉化產業(yè)改革重組。按照“1+4”的改革方案,實現(xiàn)油氣利用整合、煉化銷售體系整合、煉化科技體系整合、惠州煉化一體化基地組建四位一體的改革重組,形成新的煉化公司。
至于改革的具體細節(jié),《能源》雜志記者獲得的資料顯示,中海油新成立的煉化公司,整合了其原有的油氣利用公司、原煉化公司、大榭石化、銷售公司、山東?;@幾家企業(yè)。中海油原煉化公司共有9家三級單位資產531億元,員工7500人;組建的新煉化公司則有1083億資產,1700億元收入,30000余員工。
在組建煉化公司作為頂層管理機構的基礎上,中海油還設立了華南、華東、華北三大區(qū)銷售公司。按照三包干的原則,即“資源包干、市場包干、效益包干”,使的三大區(qū)銷售公司與所在區(qū)域生產企業(yè)成為一個利益共同體。
趙巖對此項改革感受明顯?!艾F(xiàn)在我們煉化公司的生產和銷售結合得更緊密了,有多少庫存、走了多少銷量,這些信息都是實時共享?!彼e例說,“今年初到9月份,柴油價格一直很低,我們就調整組分,多生產國外需求大、稅費低的航煤,9月份之后,柴油經濟效益變好后,我們又多生產一些柴油?!?/p>
經過這一年的實踐,中海油方面認為此次改革已經釋放了紅利。中海油總經理助理、煉化公司總經理兼黨委書記董孝利對《能源》雜志記者表示,這次改革使生產企業(yè)、銷售企業(yè)均歸屬于煉化公司,為產銷利益最大化奠定了堅實基礎。整合已經經受住了市場的檢驗,今年1-9月份,新組建的煉化公司實現(xiàn)利潤總額54.6億元,完成年度預算的114%,較去年同期增長174.37% 。
不過,在惠煉二期投產后,“十三五”期間,中海油煉化公司其他煉廠并沒有擴產的計劃,原油加工能力保持在4700萬噸左右。中海油的乙烯化工業(yè)務除了在惠州的基地外,在其他地區(qū)也沒有新布點的規(guī)劃。董孝利說,在沒有大型化煉廠支持的情況,不適宜在其他地點布局化工板塊業(yè)務,惠州地區(qū)化工板塊業(yè)務的發(fā)展原則是以中海殼牌為投資主體。從長期來看,未來將根據(jù)國家煉油產能和市場需求情況,考慮惠煉和大榭石化的改擴建計劃,爭取建成國際一流和國內領先的兩個石化基地。
那么,從長期來看,煉化公司在中海油整個產業(yè)鏈的總體定位將是什么?董孝利表示,煉化產業(yè)在中海油集團的產業(yè)鏈和價值鏈中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一是建立與上游資源相匹配的煉化產業(yè),保障上游油氣主業(yè)平穩(wěn)生產和油氣價格的實現(xiàn);二是按照效益優(yōu)先及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原則,完善產業(yè)鏈和價值鏈,在不斷提升產業(yè)競爭力的同時為總公司貢獻利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