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芳
孩子,感謝你的陪伴
□郭芳
2010年,經過了一年多的努力學習和辛苦準備,我收到了博士研究生的錄取通知書;與此同時,醫(yī)生告訴我,懷孕了。于是從2010年9月份開始,這個小生命就陪伴我一起走上了女博士的征程。在上課時,聽到導師深厚的男中低音,她就會在肚子里手舞足蹈;在氣氛凝重,沉思問題時,她會安安靜靜地一動不動;在上完一學期的課程之后,她發(fā)現(xiàn)媽媽有時間照顧她了,于是在考完最后一門試的第二天,她出生了。一切那么順暢,正如我對她的期許,所以起小名“暢暢”。
有了暢暢的陪伴,博士之路走的才沒有那么艱難。在我需要安靜的環(huán)境看書和寫作時,暢暢會睡一個長長的覺,像是和我約定好的一樣,“媽媽學習,我睡覺,都是在成長”。等后來孩子慢慢長大了,我也開始長達15萬字的博士畢業(yè)論文的寫作,家里最常出現(xiàn)的情景就是:一個書桌,我在這頭看書,孩子在另一頭看書,有時她甚至長達1個小時不會說話,不會亂動,就是那么認真的看手里的繪本。所以,每當我遇到學術上的困難,冥思不得其解,想放棄時,就會想到我的孩子。孩子手里的繪本也不是完全能看懂,可是她在努力看,因為不能講話,不能打擾媽媽,孩子尚能執(zhí)著她心中那份單純的意念,何況身為媽媽的我?當工作、家庭和學習的各種雜事繞在一起,無法兼顧時,也曾經流過無助和不甘的淚,是孩子用她的小手給我擦去淚水,用她稚弱的胳膊抱緊我,為我加油。就這樣在孩子的激勵、監(jiān)督和溫情的陪伴下,我成功拿到了博士學位,在學位授予儀式那天,我把博士學位服披在了暢暢身上,沉甸甸的學位也有孩子的一半。
有時候經常會覺得對不起孩子,因為在她小時候很少帶她去游樂場,大部分時間都是在家里,陪我度過漫長枯燥的學習時間,給一本書,30分鐘內不能亂講話,這可能是導致暢暢到3歲才開口說話的主要原因。可是后來等孩子慢慢長大,發(fā)現(xiàn)她愛上了閱讀,家里的書很多,有我的專業(yè)書籍,也有她的各種繪本。當她的書都看完了,新書沒到貨時,她甚至會找我的書看,看不懂也看。所以當有家長朋友問我,怎么引導孩子愛閱讀時,我會說,很簡單,你堅持讀書,孩子就能堅持讀書。
很多時候我們都認為是父母陪孩子成長,其實何嘗不是孩子在陪伴父母進步?沒有孩子之前我們可以揮筆潑墨,隨意書寫人生,有了孩子之后我們“正衣冠,照鏡子”,發(fā)現(xiàn)在孩子純凈的笑臉面前,我們千瘡百孔,不管是修修補補,遮遮掩掩還是徹底從頭再來,我們在孩子的約束下發(fā)現(xiàn)了不一樣的自己,正直、勤奮、誠實、上進,這些都是我們希望孩子能夠傳承下去的美好。所以,家長朋友們,自己才是最能影響孩子的人,請在孩子的陪伴下找到最美的自己吧!
(責編 李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