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雯雯+沈玎+張曉敏
第一次見到小九和白城的時候,還挺讓人措手不及的。小九是個胖胖的90后女孩,165cm左右,看上去有強烈的主見,略犀利的行為習慣,是那種橫豎都不怎么會屈就的氣質,而且能力溢出,通常還能罩住身邊的小伙伴。
尤其當她和白城站在一起時,這種感受就更強了,因為后者看上去太瘦了。白城的臉棱角分明,身材纖細(但并不柔弱),長發(fā)及腰,一襲白衣,加上她臉上的妝容,感覺隨時可以穿越到武俠劇或戲曲中,絕不會有違和感。
在她的房間四處,堆放著各種各樣的BJD娃娃,風格各異,有的一眼萌翻你,也有的可以嚇你一跳。在這樣的氣氛中,第一次走入BJD娃娃的世界,其實還挺銷魂的。
聊開了后,我才發(fā)現,小九和白城都不難相處,她們的內心世界并不封閉,也不挑釁,不像BJD娃娃所營造的氣場一樣滴水不漏。在她們心中,BJD更像是一種美學,就像有些癡迷彩妝的少女,只不過BJD的內涵更為廣泛一些,它包含著手工藝、萌寵、藝術和世界觀。每一個對某種事物著迷的人,其實本身也會很有魅力。
小九是從2006年開始接觸BJD人形的。當時她正讀初中,經常光顧學校的小賣部,那兒有很多印著BJD娃娃的貼紙。白城的經歷也類似,“我11歲開始就特別喜歡手工,也喜歡玩芭比,有天看到一張BJD人形的圖片后,非常心動,便去網上查資料?!?/p>
2005年的百度貼吧,關于BJD的內容可以用“一片荒蕪”來形容,發(fā)帖的人沒幾個,根本沒有多少人知道這種人偶,白城覺得特別孤獨。但她卻發(fā)自內心地想擁有一只。
兩人雖然當時并不認識,但努力方向卻很一致:靠自己的雙手,攢錢!白城開始做小飾品上淘寶賣,小九則鼓搗起了做Cosplay服裝和道具的生意。就這樣,擁有一個售價幾千元的BJD人偶的夢想,一點點實現了。
“我的第一只娃?好像是日本公司出的吧,七千多塊錢,甜美型的,一雙水汪汪的大眼睛。”白城回憶。雖然不是多特別貴重的版本,但她仍覺得那段時光非常美好。人偶自帶一身簡單的衣服,甜美嫻靜。白城先是把她擺在那兒欣賞,然后開始手癢,把娃的妝擦掉了,自己重新化;再后來,頭發(fā)衣服也換掉,自己給她縫制。
再后來呢?再后來就開始自己捏娃了。
“我最喜歡BJD的一點是,盡管她有很長的歷史,卻一直有顆少女心,生命力和創(chuàng)新性特別強。在“好看”這個大原則下,每天都有新的面孔和形態(tài)涌現出來,就算全世界的娃臉我都不滿意,我捏個自己喜歡的,也能自成一派?!?/p>
白城沒事的時候喜歡看人,走在大街上,坐在路邊,她就止不住地琢磨路過的每一張臉。“并不是說漂亮的臉才有借鑒性,可能某人的額頭、鼻子、嘴巴,具體某一部分我看過忘不掉,一回家就會特別想捏出來。有些人,就算走著路看起來都很嫻靜,有些人即使是靜靜坐著,也有股很活潑的勁兒,我就特別想把這些都在作品上表達出來?!?/p>
她也喜歡背個包,一出門就是十天半個月,到處亂逛?!霸诓煌牡胤?,總能有不一樣的靈感。比如一次我去云南,原本只想隨便玩一圈,卻發(fā)現那邊的姑娘,臉孔和神情都跟我們南京這邊的不一樣,還挺驚喜的。”
每到這時候,從小扎下來的美術功底就派上用場了。白城總能一眼看出人與人之間的區(qū)別,能記住那種特征?!坝袝r,可能只是刻刀的一筆,讓人偶稍微翻一點白眼,整張臉就不一樣了?!?/p>
為此,她經常琢磨一些藝術大師的人偶圖片,如果圖片被屏蔽了,一個不開心,就直接飛去國外看的展柜。“日本有很多大師,俄羅斯全民都玩布偶、黏土偶,有些大的展會,很多手工藝人都會帶作品過去,一圈逛下來,整個人神清氣爽。”
至于小九,她則會根據各種喜歡的元素來設想娃的造型,比如看到個青花瓷瓶,可以想象成一件衣服;看到一段神話,她也許腦子里就會冒出個人偶的樣子來。因此,她囤了很多原始布料,還有各種原始的模型器械。
一開始,白城并沒有想過靠賣作品生活。因為按審美風格來說,她做的都是有“中華妖風”感的娃,跟最普及的可愛甜美型人偶大相徑庭。在她看來,這純粹是學美術的通病,完美的東西看太多,就審美疲勞了,想來點有視覺沖擊力的?!熬拖袂宓臇|西吃多了,會想吃點麻辣的一樣?!?/p>
所以她的作品用BJD圈內的話來說,屬于不太好“養(yǎng)”的娃。什么叫養(yǎng),就是打理。一張臉可以配不同的發(fā)型、妝面、服飾,打理出不同的風格。好養(yǎng)的娃就是穿古裝會很仙,穿洋裝又會很萌,能呈現不同的氣場。而白城的娃不是這樣的。她特別喜歡那種,一眼看上去“會起雞皮疙瘩”的娃。小九則在一旁補刀:“你是看多了張藝興,就覺得黃渤老帥了?!?/p>
令白城驚訝的是,每做完一個娃,將其照片發(fā)布在論壇、個人空間后,喜歡的人卻很多,還有不少人私信她,求販賣。
第一次接到這種私信,她有種說不出的開心,“就是感覺自己能活下去了,被人認可了?!钡鸪跫妓嚥痪臅r候,要靠賣娃來生存也是挺艱難的。比如,最初賣的幾個娃頭,一個因為磁鐵安反了,就整個作廢了;還有一次僅僅是半毫米的誤差,關節(jié)卡不上,整尊娃被廢掉了。
“難道不可以把有誤差的部位重新做嗎?”
“不行的,每個部件都是同一批原料做出來的,如果重新復制一個關節(jié),它的膚色肯定跟前一批對不上,我接受不了?!?/p>
一個人形可以賣多少錢,其實并沒有公論,因為BJD人形的材料大都是樹脂、陶瓷一類,從原材料來說成本并不高,更多還是要靠人形師為自己的藝術品定價。所以時不時有些買家冒出來,義憤填膺地責怪人形師要價太高時,白城就特別無奈。
“就跟畫家畫畫一樣,你能用紙張和顏料的成本來算嗎?大哥大姐,做娃的成本是沒有辦法計算的,最貴的是理念、時間、精力啊!”不過,她并不擔心未來的市場,“我相信,隨著90后、00后開始成熟,肯定會有越來越多理解這種藝術品的人?!?/p>
小九養(yǎng)娃多年,發(fā)現許多當初“敗家”的娃黨,收藏的人形其實是能保值甚至增值的?!拔屹I進的娃,基本玩了幾年后轉賣時,都能保持原價,有些供給量少又受歡迎的,甚至價格已經翻倍了?!?/p>
當白城決定做全職雕塑人性師時,家人是非常不理解的,特別是爸爸?!八貏e不理解……”慢慢地,家人也開始喜歡了,媽媽還覺得真挺好看的?!八钕矚g的是小孩子樣的,白白胖胖,天真無邪的樣子,我媽有時還會專門給娃打毛衣呢”,白城笑著感嘆,自己在家的地位是一天不如一天。
她做一個娃,用時從來沒有定數,最少的可能幾個月,最長的幾年。倒不是制作過程真的要那么久,而是,她做娃要看狀態(tài),有時做到一半,就是覺得哪里不對勁,沒有把心里的想法表達出來,那就只能擱置一旁,等有靈感了再去一點點往上加。
“狀態(tài)不對的時候,如果我做哪個部分,哪個部分可能就是敗筆?!钡袝r靈感來了,一個具體的人臉浮現出來,她可能半夜睡覺睡到一半,也會像條魚一樣啪嗒一聲蹦起來,趕緊把夢見的東西大致雕一下,捏出來,免得忘記。
朱雀子,資深BJD玩家,養(yǎng)娃10年,現居江蘇南京。
在她看來,一個人形的靈魂,在于作者把當時的情緒和想法表達出來。“我覺得玩的時間久了,雖然不是說感覺這個娃有心情,但能感覺到,作者做它的時候是開心還是不開心。”
小九、白城和朱雀子等南京娃友經常會搞娃聚。一般就是大家約一個地方,各自帶娃過去,吃點東西,拍拍娃照,討論一下妝面繪制跟衣服,也會看一看娃社出的新娃。其實很多娃黨在外人看來,并不是很善于交際的,比如朱雀子。在《南都周刊》記者采訪時,她一直是安靜地聽,一看到記者目光轉向她,就慌忙擺手:“我就是普通的BJD玩家,吃瓜群眾。唯一自豪的就是,BJD這個瓜,我已經吃了十年了?!钡慨斣谕馊丝疵灾M解的娃聚進行時,這些玩家卻會非常開心,樂此不疲。
在娃圈里,從原材料提供,到手工制作,到妝容設計再到販售,以及拍賣,所有的產業(yè)鏈完整而自成體系。這是一種審美領域的亞文化,也是一種主流消費領域之外的亞消費文化。BJD娃娃可以被看做是一種文明高度發(fā)展的衍生品。
而BJD只是人偶圈里的一個小分支。芭比,可兒,PULLIP,DAL,TAEYANG,BLYTHE,珍妮,MOMOKO,FR,兵人,OB,麗芙……娃娃的種類還有很多很多。
作為百度BJD吧的吧主,小九專門統(tǒng)計過,目前在做BJD娃娃的公司,國內有30多家,國外就更多了。從材質,臉的造型,宣傳文字,甚至客服的態(tài)度,都是檔次各異。
在所有公司的娃娃之間,BJD玩家最不能接受的就是抄襲,抄襲的造型會被吧友吐槽死,甚至有公司會被玩家噴到倒閉?!耙驗锽JD娃娃太依賴手工了,原創(chuàng)性太強,娃最重要的就是這張臉了,你連臉都抄?”
小九,百度BJD貼吧大吧主,養(yǎng)娃10年,現居澳大利亞。
小九作為吧主的常規(guī)事務之一,是刪帖。她本人刪得最多的,就是發(fā)在BJD吧里的那些盜版BJD娃娃的帖子。因為娃娃玩得多,小九說她現在只要看一眼照片,基本就能看出哪個娃是盜版的。
在小九和白城這群年輕人中,有種難得的對于版權的尊重。她們在十幾歲的時候雖然沒錢,但看中了一個娃之后,就會自己慢慢攢,直到買得起正版為止。如果說因為沒有錢,不努力而去買個仿品,這樣的解釋她們是無論如何都無法接受的,“這是BJD圈子的一個底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