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一波,文穎娟,李 萍*
(陜西中醫(yī)藥大學,陜西 咸陽 712046)
從中醫(yī)脾胃觀探討脾胃功能受損與疾病產生的關系
樊一波,文穎娟,李 萍*
(陜西中醫(yī)藥大學,陜西 咸陽 712046)
脾胃為人體重要的臟器,中醫(yī)認為脾胃是后天之本,為氣血生化之源。脾胃功能的正常與否,時刻影響著人體自身的健病。古代先賢就曾提出過“內傷脾胃,百病由生”的論斷。本文將通過對中醫(yī)脾胃觀、脾胃功能的論述,闡釋脾胃功能受損與疾病產生之間的關系。
中醫(yī)脾胃觀,脾胃功能,關系
脾胃作為人體重要的臟器,受到了歷代醫(yī)家的重視,在《黃帝內經》中就有“中央土,以灌四傍?!钡恼f法,而“脾胃”一詞在《內經》中更是出現(xiàn)了249處之多。[1]后世醫(yī)家李東垣通過對《內經》的研究,認為脾胃功能與疾病的產生有重要的關系。在民間,人們也常說“病從口入”,口在中醫(yī)中與脾胃關系密切,所以,這也就從另一方面說明脾胃與疾病的產生有著密切的關系。
脾胃,在中醫(yī)中有著重要的地位。作為中國最早的醫(yī)學論著,《內經》中對脾胃有著諸多的論述,其從脾胃的解剖、生理、病理、診斷、治療和預防等方面做出了詳細的論述,后世對脾胃的研究也都是基于《內經》理論為出發(fā)點,認為脾胃為“后天之本”、“氣血化生之源”、“氣機升降樞紐”;疾病的產生亦是因為脾胃氣血化生無源、氣機升降失調而致。
2.1 氣機升降樞紐
脾胃為人體氣機升降的樞紐,脾升胃降在動態(tài)平衡中保證了人體氣機的條暢,進一步促進人體氣血的生成,而作為人體氣機升降的樞紐,脾胃氣機升降功能的正常更是保證了肝肺左升右降能夠正常的重要條件[2]?!秲冉洝酚性疲骸拔骞热胗谖敢?,其糟粕、津液、宗氣分為三隧,故宗氣積于胃中,出于喉嚨,以貫心肺而行呼吸焉。榮氣者,泌其津液,注之于脈,化而為血,以榮四末,內注五臟六腑,以應刻數(shù)焉。衛(wèi)者出其悍氣之剽疾,而行出于四末皮膚之間而休者也”。由此可見,脾胃氣機升降的正常不但能幫助氣血的化生,更可以抵御外邪對人體的侵犯。
2.2 氣血化生之源
脾胃為人一身氣血生化的源泉,正如《內經》中所提到的:“人之所受氣者谷也,谷之所注者胃也,胃者,水谷氣血之海也,中焦之所出,亦并胃中,出上焦之后,此所受氣者,泌糟粕,蒸津液,化生精微,上注于肺脈,乃化而為血,以奉生身,莫貴于此?!逼渫ㄟ^自身的運化功能將人攝入的物質有效轉化為氣血津液,從而維持人體正常的生命活動。
3.1 脾胃功能受損原因
脾胃功能受損無外乎飲食、情志以及自身稟賦不足所致,特別是在物質豐富、生活節(jié)奏快的社會背景下,這一現(xiàn)象更加突出。飲食不節(jié)、過食肥膩、偏食偏嗜、饑飽不均、情緒的長期壓抑都會影響脾胃的正常功能。其中對飲食健康的忽略,常會導致脾胃運化無力而損傷到脾胃正常的氣血生化功能;而由于精神、情緒等情志方面的問題,都直接或是間接地影響到脾胃對人體氣機的升降調節(jié),久而久之便損傷脾胃氣機升降樞紐功能的正常運行。然而,氣血生化功能受損會導致氣機升降的失調,氣機升降功能的受損亦會使氣血生化受限。二者相互聯(lián)系,一方的損傷都會導致另一方的不足。
3.2 脾胃功能受損與疾病產生
李東垣在《脾胃論》中提出“脾胃之氣不足,元氣無所充養(yǎng),百病始生”的人體發(fā)病基本病機。認為飲食失節(jié),寒熱不適直傷脾胃;情志所傷,損耗元氣,而助心火反傷脾土,進而導致脾胃氣血生化功能受損,是疾病產生的主要原因。脾胃受損,氣血生化無源,則衛(wèi)氣不足,從而導致機體抵御外邪能力減弱,使外邪更容易侵襲機體而致使疾病產生。而脾胃氣機升降樞紐的作用受限,致使其氣機升降失調,進而導致人體氣機紊亂,從而致使多種疾病的產生。因此可以說疾病的產生,外因只是一方面原因,內因的變化才是根本。脾胃功能的受損,其實質便是氣機升降失常、氣血生化無源。然氣血作為維持人體生命正常活動的基礎物質,它們的受損,必然會導致疾病的產生。所以說脾胃功能的正常,是降低疾病發(fā)生的主要原因。在西方醫(yī)學中,脾胃對疾病產生的認識與中醫(yī)不謀而合。西醫(yī)認為脾是人體最大的淋巴器官,可以生成多種免疫細胞和免疫因子,這些免疫細胞和免疫因子對人體起到了良好的保護作用,有效阻擋了疾病對人體的侵襲。有現(xiàn)代學者研究表明,人體大部分的免疫細胞均來自脾胃系統(tǒng),若脾胃損壞,便會增加腸內細菌和內毒素,進一步損傷脾胃系統(tǒng)。從而導致疾病的產生。[3]而李東垣也說:“內傷脾胃,百病由生”。因此可以看出,脾胃與疾病的產生關系密切,疾病產生的基本病因病機應當是脾胃功能受損。
脾胃對人體疾病的產生,有著重要的作用。中西醫(yī)對此都有著深刻的認識。文章通過對中醫(yī)脾胃觀、脾胃功能以及脾胃功能受損對疾病產生影響的闡述,說明了脾胃與疾病之間的關系。脾胃功能受損則百病由生。我國歷代醫(yī)家在臨床治療中,都十分注重對脾胃的調理,則更加說明了脾胃對疾病的重要影響。所以,在現(xiàn)代大的社會環(huán)境下,治療疾病時更應該注重對脾胃的調理,以防止疾病的傳變,在平時生活中注重脾胃的養(yǎng)護,以杜絕疾病發(fā)生。真正做到“四季脾旺,不受邪”。
[1]康 波.從《脾胃論》研究李東垣對《內經》“脾胃觀”的繼承與發(fā)展[D].成都:成都中醫(yī)藥大學,2015,54,845.
[2]危北海.有關脾胃學說的理論探討及臨床診治經驗[J].中醫(yī)藥學刊,2006,24(7):1189.
[3]王海旗.現(xiàn)代中醫(yī)脾胃學說理論研究進展[C].第五屆全國疑難病學術研討會,2007,34,965.
本文編輯:王 琦
R223.1;R249
A
ISSN.2095-6681.2017.04.78.02
樊一波(1988-),男,陜西戶縣人,研究生在讀,研究方向:脾胃病癥的方藥研究。
李萍,E-mail:sitonghongyu0129@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