欄桿拍遍
“太陽每天都是新的”,“人不可能兩次踏入同一條河流”。大千世界無時無刻不在變幻之中,人世間也一樣變化無常,關(guān)鍵是要明白為何而變、變向何處,如此才能做到從容淡定,處變不驚。
有些變,容易想當然把它歸為“十惡不赦”“人所不齒”之列,但究其原因,其實不然。
人走茶涼是變。掌權(quán)的慨嘆退下之后,再也沒人獻殷勤表關(guān)切了?;仡^想想很正常啊,在位的時候,你整過多少人?幫過多少人?在位的時候,別人敢怒不敢言,還得變著法子恭維你討好你,生怕你萬一不高興,將他打入冷宮;退位了,失去予奪大權(quán),誰還理你?
平頭百姓也一樣,朝夕相處的時候,礙于面子,不愿意撕破面皮,鬧到彼此難堪。一朝各奔東西,還不趁此一刀兩斷?人家早就看不慣你的行事人品了,跟你相處千般無奈萬般憋屈,渾身是刺如坐針氈,現(xiàn)在分開了,不跟你玩了,就憤憤感嘆人情似水、人走茶涼?
忘恩負義是變。沒錯,你在某時某事給了他莫大的幫助,他銘記于心,感恩戴德。但你時時有意無意流露出“恩人”派頭,對他呼之即來揮之則去,別人一有忤逆,即斥以過河拆橋??墒牵绖e人也有自己的價值觀和喜怒哀樂,不可能一生一世成為你的附庸奴仆。施恩若念回報,動機不純,非君子所為;如此施恩,被人負義,理所必然。
有些變,令人欣喜;有些變,令人惋惜。
進步了,是變。長期只能接收一個頻道,接受一種聲音,看到一種信息,而自以為這就是世界的全部。猶如被關(guān)在井里,只能看到頭頂上的一片藍天,以為天空不過如此而已。一旦獲救或因某種原因跳出井外,霎時豁然開朗,深悔先前的狹隘淺薄、夜郎自大,明白多渠道多角度觀察事物,才能客觀公正,全面透徹。
抱殘守缺,墨守成規(guī),自謂以不變應(yīng)萬變,其實已經(jīng)變了。自以為功成名就真理在握,站在真理最高處,不屑于俯瞰時代洪流變化,看不慣別人與時俱進沖浪逐潮,只會像九斤老太一樣絮絮叨叨,“一代不如一代”,躲在墻角里默默咀嚼從前的老時光。別人前進一小步,他其實已經(jīng)后退一大步。
有些變,令人痛心;有些變,令人齒寒。
事過境遷之變,令人痛心。當初頭腦發(fā)熱,主動靠攏自動獻身,與你站在同一陣線,搖旗吶喊。事后綜合考量,與你繼續(xù)糾纏,于己前程不利,但因之前過從甚密,不好遽然割袍斷義,只好虛與委蛇若即若離,讓你識趣知難而退。他變了嗎?變了,變回真實的自己,變得更熱愛自己而已。若問早知今日,何必當初?人家一句話就能讓你啞口無言:此一時,彼一時也。
首鼠兩端賣友求榮之變,叫人齒寒。覺得你有利用價值,海誓山盟甜言蜜語極盡阿諛吹捧之能,早請示晚匯報,一日不見如隔三秋。一旦你價值消耗殆盡,不惜一腳踢開,另拜山頭另事新主,從此分道揚鑣形同陌路。倘若你不幸成為阻礙他發(fā)展的攔路虎、絆腳石——他剎那間偽君子面具撕破,陰溝里興風(fēng)作浪,背地里霍霍磨刀,場面上赤膊上陣……各路損招陰招,一一亮相,翻臉比翻書還快。
山在變,水在變,物在變,人在變,情在變,義在變……萬變不離二變:要么更好,為人慶道;要么更糟,被人不齒。是非自有公斷,公道自在人心;天地之間有桿秤,舉頭三尺有神明——明白了這些,既能夠掌控自己朝著正確的方向發(fā)展變化,又不會為鼠輩宵小之變慌了心神,亂了陣腳。成竹在胸,內(nèi)心莊嚴,方能閑庭信步,處變不驚:橫將冷眼觀螞蚱,看你蹦跶到幾時。
【童 玲/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