嶺人
一個從非洲走出來的牧羊女,4歲慘遭強暴,5歲接受慘無人道的野蠻割禮,13歲被逼無奈踏上逃婚之路,差點落入獅口……歷經(jīng)重重磨難,她重洗糟糕的命運底牌,當過女傭、清潔工,22歲成為世界頂級的超模和第一位登上《VOGUE》雜志封面的黑人模特。32歲那一年,她為了眾多女性的共同遭遇,第一個站出來,說出了震驚世界的秘密……
她的傳奇經(jīng)歷被搬上銀幕,索馬里女性的悲慘遭遇和割禮這種習俗對女性身體的摧殘,因此引起了世界性的關注。她就是華莉絲·迪里,來自索馬里的超模,當選福布斯30位全球女性典范之一,被譽為“非洲女權斗士”。
慘遭割禮的逃婚少女
華莉絲·迪里在索馬里沙漠里出生。她一切悲慘遭遇的原因,只是因為她女性的身份。在索馬里,雖然女性承擔了大多的體力勞動,卻沒有任何社會地位,人們只是把她們當作財產和生育的工具,最為殘酷的是索馬里人思想傳統(tǒng),女孩如果不進行割禮,會被視為骯臟、淫蕩、不宜迎娶,還會被家鄉(xiāng)驅逐,只能淪為妓女。在許多中東和非洲國家,女孩出生不久,就要用刀片割除她們的外生殖器,然后再將下體縫合,以此保證女孩的“處女之身”,直到新婚之夜才能由自己的丈夫用利器打開。
未經(jīng)消毒的刀片和針線、不打任何麻藥、草率地縫合,年僅5歲的華莉絲·迪里經(jīng)歷過割禮之后,昏迷了兩天才蘇醒。但并不是每一個人都能這么命大,她的一個姐姐在割禮的時候失血過多死去,另外一個姐姐因為割禮的原因,懷孕的時候難產而死。華莉絲·迪里小便時尿液只能一滴滴流出,每次小便都要花上十分鐘。每個月總有幾天只能躺在床上,而伴隨的炎癥、病痛更是讓她苦不堪言。
因為自幼生性倔強,父親害怕她長大之后更加難以管教,沒人敢迎娶,便將13歲的她強行賣給了一個61歲的老頭,五頭駱駝的豐厚聘禮,讓她的父親欣喜若狂。為了擺脫命運的擺布,與母親商量后,她決定離家逃走。她一路走到摩加迪沙,穿過沙丘和灌木叢林,慌不擇路,滿身傷疤。逃難的途中遇到了一只獅子,嚇得她一動不動,本以為生命要就此完結,可獅子或許看她實在是瘦如干柴,打量了幾下,就轉身走開了……最終在城里她找到了外婆。
后來,華莉絲的一位姨丈要被派駐到英國擔任大使。姨媽來到外婆家,請她幫忙物色一個隨行的仆人。華莉絲自告奮勇,外婆也覺得華莉絲是最好的人選。華莉絲由此來到英國。4年后,因為索馬里內戰(zhàn),駐英國大使館被撤,姨媽和姨丈被急召回國。但華莉絲不愿意跟著姨媽回到那片苦難之地,就偷偷溜了出來,成了一個流落街頭的非法居民。
閃耀T臺獲世人矚目
在英國,她沒有合法的身份,困了就撿一張硬紙殼睡在馬路邊,餓了就在垃圾桶里翻東西吃。她不懂英語,卻在異國他鄉(xiāng)漂泊流浪。最終華莉絲遇到了一位愿意幫她一把的朋友,她的真誠樸實,為自己贏得了一份工作——去麥當勞當清潔工。生活艱難,華莉絲經(jīng)常在收拾餐桌時,把客人吃剩下的食物裝起來。
一次偶然的機會,華莉絲身上獨特的氣質吸引了一位攝影師,他就是給戴安娜王妃拍照的英國著名攝影師特倫斯·多諾萬。他為華莉絲拍攝的照片,登上了當年“倍耐力年歷”的封面,華莉絲的人生有了轉機。在特倫斯的引薦下,華莉絲成為平面模特,踏上T臺,從倫敦橫掃巴黎、米蘭、紐約,成了時尚界最耀眼的黑珍珠!
此后,華莉絲為香奈兒珠寶拍廣告,化身露華濃香水女神,歐萊雅、李維斯搶著請她代言,頻頻登上《VOGUE》《ELLE》的封面,007系列電影也找到她,邀請她出演《黎明殺機》的邦女郎。1995年,BBC還為華莉絲的模特生涯拍攝了一部紀錄片《游牧人在紐約》。
1997年正是華莉絲最出名的時期,那一年她接受了女性雜志《美麗佳人》記者勞拉·齊夫的采訪。她沒有重復講述她的成名故事,而是講了一個改變她整個命運的故事——她首次談到了“割禮”。為了健康的身體,她選擇了外科手術。之后,華莉絲和美國男子達納·墨雷一見鐘情,并生下了兒子阿里基。
投身反割禮運動
華莉絲·迪里是第一位公開談論婦女割禮的女性,她的故事也引起了各界關注。1997年,時任聯(lián)合國秘書長的安南任命華莉絲成為聯(lián)合國特邀大使,一起反抗這一暴行。她因為自己的悲慘遭遇心系索馬里,要救其他女童脫離割禮的苦海,毅然放棄如日中天的事業(yè),全身投入反割禮運動。
她一次又一次把自己最痛苦、最隱私的記憶敘述出來,讓更多的人們了解非洲女性經(jīng)歷的磨難。她面對大眾慷慨演講:“首先,割禮害得我飽受折磨,不但使我的健康出了問題且至今未愈,還讓我感到自己殘缺不全。同時我希望讓大家知道這種習俗至今仍存。我不但要為自己討公道,也要為數(shù)以百萬計曾遭受此苦甚至因此去世的女孩仗義執(zhí)言。割禮對女性的摧殘是可怕的更是罪惡的,是對女童權利的嚴重侵犯,是充滿傷害、虐待、折磨、殘酷、非人道、帶有侮辱性的陋習?!痹谒挠绊懴?,坦桑尼亞、多哥、塞內加爾、科特迪瓦等國陸續(xù)通過立法禁止女性割禮。
非洲出生的模特妮安,曾因反對女性割禮的陋俗而慘遭殺害,華莉絲也不止一次地遭到頑固派極端分子的仇視和攻擊。但這一切并沒有嚇倒她。1998年,她創(chuàng)作了第一本自傳《沙漠之花》,2009年,同名電影《沙漠之花》在20多個國家公映,引起巨大轟動。2002年,她創(chuàng)辦沙漠之花基金會,旨在加強女性對生殖器切割危險的認識,她還是PPR基金會創(chuàng)始人之一,旨在維護婦女的尊嚴和權利。2010年,華莉絲被非洲聯(lián)盟任命為和平大使。世界上尚有28個國家,盛行女性割禮的陋習,華莉絲之前,男人把對女性的這種傷害視為理所當然,華莉絲之后,這些國家自以為是的男人們聽到她的名字,全都聞風喪膽!
盡管如此,這一陋習還是在非洲大面積地存在,每天仍有六千名女孩遭此厄運,只要有一個同胞遭受苦難,華莉絲終將繼續(xù)戰(zhàn)斗下去。有朋友擔心她會被激進分子殺害,她卻說:“從當年獅口余生那一刻起,我就感到上天對我另有安排,要讓我活下來做某件事。我清楚這個任務有多危險。我承認我害怕,但決定碰碰運氣,我的個性一向如此。因為‘華莉絲在索馬里語言中,指的是一種在沙漠中盛開的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