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興華,靳東南
(山西大學(xué)生命科學(xué)學(xué)院,山西太原030006)
日糧中不同硒源對肉雞生產(chǎn)性能和抗氧化能力的影響
王興華,靳東南
(山西大學(xué)生命科學(xué)學(xué)院,山西太原030006)
為了研究日糧中添加不同硒源對肉雞生產(chǎn)性能和抗氧化能力的影響,試驗選取6日齡300只白羽肉雞作為試驗材料,在其基礎(chǔ)日糧中添加亞硒酸鈉、生物硒和硒代蛋氨酸,硒的添加量(以硒計)為0.5,0.8,1.1 mg/kg,測定其生產(chǎn)性能和抗氧化能力。結(jié)果表明,亞硒酸鈉、生物硒和硒代蛋氨酸三者均可提高肉雞的生產(chǎn)性能,改善飼料的利用率,降低料肉比,各試驗組均能顯著(P<0.05)或極顯著(P<0.01)地增加肉雞的體質(zhì)量,各試驗組肉雞增質(zhì)量與對照組相比分別提高8.3%,14.3%,10.4%,12.8%,19.9%,16.8%,14.0%,17.7%,11.9%;日糧中不同硒源能顯著(P<0.05)或極顯著(P<0.01)地降低各試驗組肉雞的料肉比,各試驗組料肉比與對照組相比分別降低1.4%,2.0%,1.5%,1.3%,4.1%,2.7%,2.3%,3.4%,1.7%;日糧中不同硒源能顯著(P<0.05)或極顯著(P<0.01)地提高肉雞血清和肝組織中GSH-PX活性;日糧中不同硒源能顯著(P<0.05)或極顯著(P<0.01)地提高肉雞血清中SOD活性,試驗2組與試驗4組肝組織中SOD的活性低于對照組,其余各試驗組肝組織中SOD活性與對照組相比差異均達顯著(P<0.05)或極顯著(P<0.01);日糧中不同硒源能顯著(P<0.05)或極顯著(P<0.01)地降低肉雞血清和肝組織中MDA的含量。在肉雞養(yǎng)殖中,建議以生物硒為硒源,最適添加量為0.8 mg/kg,在此條件下,肉雞的生產(chǎn)性能和抗氧化能力最好,進而使肉雞養(yǎng)殖獲得最大的經(jīng)濟效益。
亞硒酸鈉;生物硒;硒代蛋氨酸;增質(zhì)量;料肉比;抗氧化能力
我國是一個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大國。禽類養(yǎng)殖一直是農(nóng)業(yè)養(yǎng)殖中的重點。肉雞生產(chǎn)性能的好壞、生產(chǎn)周期的長短、雞肉品質(zhì)的好壞以及是否能降低生產(chǎn)過程中肉雞病死率,對肉雞養(yǎng)殖業(yè)的發(fā)展具有重要作用。近年來,肉雞養(yǎng)殖戶對生產(chǎn)周期長短十分關(guān)注,他們希望盡可能地縮短生產(chǎn)周期,同時肉雞病死率也倍受養(yǎng)殖戶的關(guān)注。肉雞的抗氧化能力與其免疫能力息息相關(guān),提高肉雞的抗氧化能力能很好地提高肉雞的免疫能力,隨之降低肉雞的病死率[1]。因此,提高肉雞的生產(chǎn)性能及抗氧化能力對肉雞養(yǎng)殖業(yè)的發(fā)展具有重大意義。
據(jù)調(diào)查,我國約有2/3的地區(qū)缺硒[2],人和動物對硒的攝入量普遍偏低,而且人和動物體內(nèi)存儲硒的能力很弱,需要經(jīng)常補硒[3]。但在補硒的同時其毒性作用同樣應(yīng)引起高度重視[4]。硒源有多種,傳統(tǒng)的補硒方法是在日糧中添加亞硒酸鈉、硒酸鈉等無機硒。人們長期采用在飼料中添加無機硒——亞硒酸鈉來滿足動物生長的需要。但由于硒的毒性以及亞硒酸鈉的低利用率,在飼料中添加過量的亞硒酸鈉也可能造成環(huán)境污染[5],從而限制了無機硒在飼料中的應(yīng)用。研究證明,無機態(tài)硒的毒性大于有機態(tài)硒,并且有機態(tài)硒更有利于人體吸收[6]。
本試驗以亞硒酸鈉、生物硒和硒代蛋氨酸為硒源,比較飼喂3種不同硒源日糧對肉雞的生產(chǎn)性能和抗氧化能力的影響,確定3種硒源對肉雞生產(chǎn)性能的影響和最適添加量,為肉雞養(yǎng)殖業(yè)高效、快速安全發(fā)展及綠色富硒食品的開發(fā)提供理論依據(jù)[7]。
1.1 材料
供試動物為300只6日齡白羽肉雞,由大象農(nóng)牧集團提供;飼料為常規(guī)肉雞飼料,由大象農(nóng)牧集團生產(chǎn)。
1.2 試劑和儀器
亞硒酸鈉(上海科昌精細(xì)化學(xué)品公司);生物硒(山西大學(xué)生命科學(xué)學(xué)院微生物實驗室制備保存);硒代蛋氨酸(山西大學(xué)應(yīng)用化學(xué)研究所);谷胱甘肽過氧化物酶(GSH-PX)試劑盒(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試劑盒(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丙二醛(MDA)試劑盒(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高速離心機(安徽中科中佳科學(xué)儀器有限公司);低速冷凍離心機(安徽中科中佳科學(xué)儀器有限公司);電熱恒溫水浴鍋(北京市長風(fēng)儀器儀表廠);微量電動組織勻漿器(美國749540-0000);多功能酶標(biāo)儀(美國Spectra MaxM5)。
1.3 方法
1.3.1 試驗設(shè)計 將6日齡300只白羽肉雞隨機分成10組,每組3個重復(fù),每個重復(fù)10只。1組為對照組,飼以基礎(chǔ)日糧(表1)[8];2,3,4組分別在基礎(chǔ)日糧中添加 0.5,0.8,1.1 mg/kg的亞硒酸鈉;5,6,7組分別在基礎(chǔ)日糧中添加0.5,0.8,1.1 mg/kg的生物硒;8,9,10組分別在基礎(chǔ)日糧中添加0.5,0.8,1.1 mg/kg的硒代蛋氨酸,硒濃度根據(jù)山西大學(xué)生命科學(xué)學(xué)院微生物實驗室蛋雞加硒試驗設(shè)計[9],以上濃度均以硒計。
表1 基礎(chǔ)日糧的成分及營養(yǎng)水平
1.3.2 增質(zhì)量影響試驗 每天測定每組飼料消耗量,每7 d分別稱量每組雞的體質(zhì)量,連續(xù)稱量42 d,計算每組平均每只的增質(zhì)量、平均每只采食量以及料肉比。
1.3.3 血清及肝組織抗氧化能力測定 42 d后于雞翅內(nèi)側(cè)靜脈采血5 mL/只,測定血清及肝組織中谷胱甘肽過氧化物酶(GSH-PX)、總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谷胱甘肽過氧化物酶(GSH-PX)活性采用DTNB法測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采用黃嘌呤氧化酶法測定;丙二醛(MDA)含量采用硫代巴比妥酸比色法測定。
1.4 數(shù)據(jù)處理
試驗數(shù)據(jù)均采用SPSS 15.0軟件進行分析,結(jié)果為平均值±標(biāo)準(zhǔn)差,P≥0.05為差異性不顯著,P<0.05為差異性顯著,P<0.01為差異性極顯著。
2.1 增質(zhì)量影響試驗結(jié)果
2.1.1 不同硒源和不同濃度對肉雞增質(zhì)量影響的方差分析 由表2可知,相同硒源不同濃度對肉雞增質(zhì)量影響極顯著(P<0.01);相同濃度不同硒源對肉雞增質(zhì)量影響極顯著(P<0.01);濃度×硒源對肉雞增質(zhì)量影響顯著(P<0.05)。
表2 不同硒源和不同濃度對肉雞增質(zhì)量影響的方差分析
2.1.2 不同硒源和不同濃度對肉雞采食量影響的方差分析 由表3可知,相同硒源不同濃度對肉雞采食量影響極顯著(P<0.01);相同濃度不同硒源對肉雞采食量影響極顯著(P<0.01);濃度×硒源對肉雞采食量影響顯著(P<0.05)。
表3 不同硒源和不同濃度對肉雞采食量影響的方差分析
2.1.3 不同硒源和不同濃度對肉雞料肉比影響的方差分析 由表4可知,相同硒源不同濃度對肉雞料肉比影響極顯著(P<0.01);相同濃度不同硒源對肉雞料肉比影響極顯著(P<0.01);濃度×硒源對肉雞料肉比影響同樣也極顯著(P<0.01)。
表4 不同硒源和不同濃度對肉雞料肉比影響的方差分析
2.1.4 肉雞生產(chǎn)性能結(jié)果的多重比較
2.1.4.1 不同硒源和不同濃度對肉雞增質(zhì)量的影響 從表5可以看出,日糧中加硒均能提升肉雞的增質(zhì)量,但各試驗組對肉雞的增質(zhì)量效果影響不盡相同,各試驗組肉雞的增質(zhì)量均有顯著(P<0.05)或極顯著(P<0.01)提升;試驗2組與試驗4組,試驗3組、試驗5組與試驗8組,試驗5組、試驗8組與試驗10組,試驗7組與試驗9組,試驗9組與試驗10組肉雞的增質(zhì)量組間差異均不顯著(P>0.05),其余各試驗組組間差異均顯著(P<0.05)或極顯著(P<0.01);其中,試驗6組肉雞的增質(zhì)量結(jié)果最明顯。
2.1.4.2 不同硒源和不同濃度對肉雞采食量的影響 從表5可以看出,日糧中加硒均能提升肉雞的采食量,但各試驗組對肉雞的采食量影響不盡相同,各試驗組肉雞的采食量均有顯著(P<0.05)或極顯著(P<0.01)提升;試驗3組、試驗5組、試驗7組、試驗8組與試驗9組,試驗4組與試驗10組,試驗5組、試驗8組與試驗10組,試驗6組、試驗7組與試驗9組肉雞的采食量組間差異均不顯著(P>0.05),其余各試驗組組間差異均顯著(P<0.05)或極顯著(P<0.01);其中,試驗6組肉雞的采食量最大。
2.1.4.3 不同硒源和不同濃度對肉雞料肉比的影響
由表5可知,日糧中加硒均能降低肉雞的料肉比,但各試驗組對肉雞料肉比的影響不盡相同,各試驗組肉雞的料肉比均有顯著(P<0.05)或極顯著(P<0.01)下降;試驗2組、試驗4組與試驗5組,試驗3組與試驗10組,試驗4組與試驗10組肉雞的料肉比組間差異均不顯著(P>0.05),其余各試驗組組間差異均顯著(P<0.05)或極顯著(P<0.01);其中,試驗6組肉雞的料肉比最小。
表5 肉雞增質(zhì)量結(jié)果的多重比較
2.2 血清及肝組織抗氧化能力測定結(jié)果
2.2.1 谷胱甘肽過氧化物酶(GSH-PX)活性測定結(jié)果分析 由表6可知,相同硒源不同濃度對血清中谷胱甘肽過氧化物酶(GSH-PX)活性的影響極顯著(P<0.01);相同濃度不同硒源對血清中谷胱甘肽過氧化物酶(GSH-PX)活性影響極顯著(P<0.01);濃度×硒源對血清中谷胱甘肽過氧化物酶(GSH-PX)活性影響同樣也極顯著(P<0.01)。
表6 不同硒源和不同濃度對血清中谷胱甘肽過氧化物酶(GSH-PX)活性影響的方差分析
表7 不同硒源和不同濃度對肝組織中谷胱甘肽過氧化物酶(GSH-PX)活性影響的方差分析
由表7可知,相同硒源不同濃度對肝組織中谷胱甘肽過氧化物酶(GSH-PX)活性影響極顯著(P<0.01);相同濃度不同硒源對肝組織中谷胱甘肽過氧化物酶(GSH-PX)活性影響極顯著(P<0.01);濃度×硒源對肝組織中谷胱甘肽過氧化物酶(GSH-PX)活性影響顯著(P<0.05)。
由表8可知,日糧中加硒均能提升血清中谷胱甘肽過氧化物酶(GSH-PX)活性,但各試驗組對血清中谷胱甘肽過氧化物酶(GSH-PX)活性影響不盡相同,各試驗組血清中谷胱甘肽過氧化物酶(GSH-PX)活性均有顯著(P<0.05)或極顯著(P<0.01)提升;試驗3組、試驗5組與試驗7組,試驗4組與試驗5組,試驗6組與試驗9組,試驗8組與試驗10組血清中谷胱甘肽過氧化物酶(GSH-PX)活性組間差異均不顯著(P>0.05),其余各試驗組組間差異均顯著(P<0.05)或極顯著(P<0.01);其中,試驗6組GSH-PX活性最高。
由表8還可知,日糧中加硒均能提升肝組織中谷胱甘肽過氧化物酶(GSH-PX)活性,但各試驗組對肝組織中谷胱甘肽過氧化物酶(GSH-PX)活性影響不盡相同,各試驗組肝組織中谷胱甘肽過氧化物酶(GSH-PX)活性均有顯著(P<0.05)或極顯著(P<0.01)提升;試驗3組、試驗9組與試驗10組,試驗4組與試驗8組,試驗5組與試驗7組肝組織中谷胱甘肽過氧化物酶(GSH-PX)活性組間差異均不顯著(P>0.05),其余各試驗組組間差異均顯著(P<0.05)或極顯著(P<0.01);其中,試驗6組GSH-PX活性最高。
表8 血清及肝組織中谷胱甘肽過氧化物酶(GSH-PX)活性結(jié)果的多重比較
2.2.2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測定結(jié)果分析
由表9可知,相同硒源不同濃度對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影響極顯著(P<0.01);相同濃度不同硒源對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影響極顯著(P<0.01);濃度×硒源對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影響顯著(P<0.05)。
表9 不同硒源和不同濃度對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影響的方差分析
由表10可知,相同硒源不同濃度對肝組織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影響極顯著(P<0.01);相同濃度不同硒源對肝組織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影響極顯著(P<0.01);濃度×硒源對肝組織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影響同樣也極顯著(P<0.01)。
表10 不同硒源和不同濃度對肝組織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影響的方差分析
由表11可知,日糧中加硒均能提升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但各試驗組對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影響不盡相同;試驗5組、試驗6組、試驗7組與試驗9組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差異顯著(P<0.05)或極顯著(P<0.01)提升,其余各試驗組提升效果并不顯著(P>0.05);試驗5組、試驗7組與試驗9組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差異不顯著(P>0.05);其中,試驗6組SOD活性最高。
由表11還可知,試驗2與試驗4組肝組織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低于對照組(第1組),其余各試驗組均高于對照組。試驗2組、試驗9組與對照組相比,肝組織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差異不顯著(P>0.05);其余各試驗組與對照組相比,肝組織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差異均顯著(P<0.05)或極顯著(P<0.01);試驗3組、試驗8組與試驗10組,試驗5組與試驗7組,肝組織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差異均不顯著(P>0.05),其余各試驗組組間差異均顯著(P<0.05)或極顯著(P<0.01);其中,試驗6組SOD活性最高。
表11 血清及肝組織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結(jié)果的多重比較
2.2.3 丙二醛(MDA)含量測定結(jié)果分析 由表12可知,相同硒源不同濃度對血清中丙二醛(MDA)含量影響極顯著(P<0.01);相同濃度不同硒源對血清中丙二醛(MDA)含量影響極顯著(P<0.01);濃度×硒源對血清中丙二醛(MDA)含量影響同樣也極顯著(P<0.01)。
表12 不同硒源和不同濃度對血清中丙二醛(MDA)含量影響的方差分析
由表13可知,相同硒源不同濃度對肝組織中丙二醛(MDA)含量影響極顯著(P<0.01);相同濃度不同硒源對肝組織中丙二醛(MDA)含量影響極顯著(P<0.01);濃度×硒源對肝組織中丙二醛(MDA)含量影響顯著(P<0.05)。
表13 不同硒源和不同濃度對肝組織中丙二醛(MDA)含量影響的方差分析
由表14可知,日糧中加硒均能減少血清中丙二醛(MDA)含量,但各試驗組對血清中丙二醛(MDA)含量影響不盡相同,各試驗組血清中丙二醛(MDA)含量均有顯著(P<0.05)或極顯著(P<0.01)下降;試驗2組與試驗4組,試驗3組、試驗5組、試驗7組、試驗8組、試驗9組與試驗10組,試驗4組與試驗10組血清中丙二醛(MDA)含量組間差異均不顯著(P>0.05);其中,試驗6組MDA含量最低。
表14 血清及肝組織中丙二醛(MDA)含量結(jié)果的多重比較
由表14還可知,日糧中加硒均能減少肝組織中丙二醛(MDA)含量,但各試驗組對肝組織中丙二醛(MDA)含量影響不盡相同,各試驗組肝組織中丙二醛(MDA)含量均有顯著(P<0.05)或極顯著(P<0.01)下降;試驗3組與試驗8組,試驗5組與試驗10組,試驗7組與試驗9組,肝組織中丙二醛(MDA)含量組間差異均不顯著(P>0.05),其余各試驗組組間差異顯著(P<0.05)或極顯著(P<0.01);其中,試驗6組MDA含量最低。
3.1 日糧中不同硒源對肉雞生產(chǎn)性能的影響
本試驗結(jié)果表明,肉雞日糧中添加不同硒源對肉雞的生產(chǎn)性能有不同程度的影響。亞硒酸鈉、生物硒和硒代蛋氨酸三者均可提高肉雞的生產(chǎn)性能,改善飼料的利用率,降低料肉比(P<0.01),尤其是日糧中添加0.8 mg/kg的生物硒時,增質(zhì)量顯著提高(P<0.01),料肉比顯著降低(P<0.01),耗料量雖然也有相應(yīng)的增多,但耗料量增多的并不顯著(P>0.05)。綜合結(jié)果表明,日糧中添加0.8 mg/kg的生物硒,肉雞的生產(chǎn)性能提升最為顯著。
本研究增質(zhì)量影響試驗表明,各試驗組肉雞的增質(zhì)量與對照組相比差異均達顯著(P<0.05)或極顯著(P<0.01),各試驗組的肉雞增質(zhì)量比對照組分別提高了8.3%,14.3%,10.4%,12.8%,19.9%,16.8%,14.0%,17.7%,11.9%。李國芳[10]研究硒對肉雞生產(chǎn)性能和雞肉品質(zhì)影響,結(jié)果表明,試驗組肉雞體質(zhì)量分別提高了4.2%,7.9%,10.4%,10.8%,7.5%,肉雞的增質(zhì)量結(jié)果明顯低于本試驗。鄒曉庭等[11]就不同硒源對肉雞生產(chǎn)性能、胴體特性和肉質(zhì)品質(zhì)的影響進行了研究,結(jié)果表明,硒代蛋氨酸組和生物硒組肉雞日增質(zhì)量分別提高了16.08%和17.86%,肉雞的增質(zhì)量結(jié)果也低于本試驗增質(zhì)量效果最好的一組;各試驗組料肉比與對照組相比差異極顯著(P<0.01),分別降低了1.4%,2.0%,1.5%,1.3%,4.1%,2.7%,2.3%,3.4%,1.7%。本研究各試驗組肉雞的采食量均高于對照組,這可能是由于日糧中加硒加快了肉雞的生長速度,為滿足高速生長的需求而需攝取更多的飼料。并且采食量隨其增質(zhì)量結(jié)果的增加而增加,料肉比隨其增質(zhì)量結(jié)果的增加相應(yīng)降低。
3.2 日糧中不同硒源對肉雞抗氧化能力的影響
本試驗結(jié)果表明,肉雞日糧中添加不同硒源對肉雞血清和肝組織中GSH-PX,SOD活性和MDA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影響。亞硒酸鈉、生物硒和硒代蛋氨酸三者均可提高肉雞血清和肝組織中GSH-PX,SOD活性,降低MDA含量,尤其是日糧中添加0.8 mg/kg的生物硒,血清和肝組織中GSH-PX和SOD的活性極顯著提高(P<0.01),MDA含量極顯著降低(P<0.01)。綜合結(jié)果表明,日糧中添加0.8 mg/kg的生物硒,肉雞血清和肝組織中GSH-PX和SOD活性最高,MDA含量最低。
GSH-PX活性可以作為衡量機體硒水平的一項生化指標(biāo),試驗證明,人和動物機體內(nèi)GSH-PX活性依賴于硒的攝入量[12]。一些試驗證明,人和動物機體內(nèi)硒的營養(yǎng)水平與血清和肝組織中SOD的活性有著極為密切的聯(lián)系[13],SOD活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硒在機體內(nèi)清除自由基的水平[14],還有加硒的濃度可以提高SOD的活性,可能是由于GSH-PX的活性提高后,清除過氧化物的能力增強,可以減少過氧化物對SOD的損傷[15]。丙二醛(MDA)能夠與蛋白質(zhì)結(jié)合,引發(fā)蛋白質(zhì)分子和分子之間的交聯(lián)以及生物膜中的結(jié)構(gòu)蛋白和酶的聚合交聯(lián)反應(yīng)[16],使它們的結(jié)構(gòu)和催化功能受到損害。不同硒源和濃度對GSH-PX,SOD活性和MDA含量影響也不同,當(dāng)加硒濃度達到最適濃度后,GSH-PX,SOD的活性就會隨著硒濃度的增加而降低,MDA含量則會隨著硒濃度的增加而增加[17]。本試驗日糧中添加0.8 mg/kg的生物硒,肉雞血清和肝組織中谷胱甘肽過氧化物酶(GSH-PX)活性達到最高。Wang等[18]研究發(fā)現(xiàn),肉仔雞日糧中添加生物硒可以顯著地提高血清和肝組織中谷胱甘肽過氧化物酶(GSH-PX)活性。Zhan等[19]對育肥豬的試驗研究結(jié)果顯示,0.3 mg/kg的不同硒源均顯著地提高了血清和肝組織中GSH-PX活性和各組織硒含量,并且顯著降低了MDA含量,且有機硒的效果要好于無機硒。張艷艷[20]研究表明,日糧中加硒尤其是加高劑量的硒,能不同程度地提高兔各組織GSH-PX,SOD和CAT的活性,同時降低組織中MDA含量,提高機體的抗氧化能力。本試驗結(jié)論與上述研究結(jié)論均一致。
本研究結(jié)果表明,亞硒酸鈉、生物硒和硒代蛋氨酸三者均可提高肉雞的生產(chǎn)性能,改善飼料的利用率,降低料肉比,當(dāng)日糧中加硒濃度達到0.8 mg/kg時,3種硒源的肉雞增質(zhì)量值均達到最高值,料肉比達到最小值;隨著硒濃度進一步升高,增質(zhì)量值降低,料肉比升高。本試驗條件下,日糧中加硒能提升肉雞的增質(zhì)量,平均每只肉雞增質(zhì)量的范圍是2.718~3.009 kg;降低料肉比,料肉比的降低范圍是1.762~1.811。其中,日糧中添加0.8 mg/kg的生物硒,肉雞的生產(chǎn)性能最好。
日糧中添加3種硒源均能使GSH-PX和SOD活性顯著(P<0.01)提高,MDA含量顯著(P<0.01)降低,提高機體的免疫和抗氧化能力,進而降低了肉雞的病死率,提高了養(yǎng)殖效益。其中,日糧中添加0.8 mg/kg的生物硒,肉雞的抗氧化能力最強。
綜合考慮,在肉雞養(yǎng)殖中,建議以生物硒為硒源,最適濃度為0.8 mg/kg。此條件下,肉雞的生產(chǎn)性能和抗氧化能力最好,進而使肉雞養(yǎng)殖獲得最大的經(jīng)濟效益。
[1]田向?qū)W,李平,李鵬,等.植物提取物在家禽養(yǎng)殖中應(yīng)用的研究進展[J].天津農(nóng)業(yè)科學(xué),2015,21(7):31-34.
[2]楊曉靜,何瑞國,王勇.有機硒的研究與應(yīng)用[J].中國飼料,2000(24):22-23.
[3]齊玉薇,史長義.硒的生態(tài)環(huán)境與人體健康[J].微量元素與健康研究,2005,22(2):63-66.
[4]張兆琴,吳占福,吳淑琴.必需微量元素硒的研究進展[J].畜牧獸醫(yī)雜志,2007,26(1):44-46.
[5]宋清華,田科雄.不同硒源和硒水平對雞抗氧化能力的影響[J].飼料工業(yè),2011,32(15):31-34.
[6]范淳.酵母硒對正常和應(yīng)激狀態(tài)下肉仔雞的添加效應(yīng)及生物學(xué)效價[D].成都:四川農(nóng)業(yè)大學(xué),2009.
[7]趙慧賢,趙洋,秦守賢.蛋雞日糧中添加富硒酵母對雞蛋中硒含量及分布的影響[J].畜牧與獸醫(yī)雜志,2008,40(4):31-34.
[8]姜俊,周小秋,銀龍,等.膨化飼料中豆粕替代魚粉對建鯉生長性能、體成分和消化吸收功能的影響[J].華北農(nóng)學(xué)報,2015,30(增刊):107-111.
[9]王興華,張旋.日糧中不同硒源對雞蛋硒含量的影響[J].山東農(nóng)業(yè)科學(xué),2012(12):93-96,99.
[10]李國芳.硒對肉雞生產(chǎn)性能和雞肉品質(zhì)影響 [J].中國畜禽種業(yè),2009,5(8):108-110.
[11]鄒曉庭,鄭根華,尹兆正,等.不同硒源對肉雞生長性能、胴體特性和肉質(zhì)的影響[J].浙江大學(xué)學(xué)報,2005,31(6):773-776.
[12]龔偉,楊保收,高銘宇.動物含硒酶的研究進展[J].中國獸醫(yī)雜志,1998,24(3):42-45.
[13]趙先英,劉毅敏,覃軍.微量元素硒、錳、氟對SOD活性的影響[J].第三軍醫(yī)大學(xué)學(xué)報,2004,26(3):171-173.
[14]田懷清,李儒宏,南曉潔,等.現(xiàn)代生物技術(shù)在動物醫(yī)學(xué)中的應(yīng)用[J].山西農(nóng)業(yè)科學(xué),2014,42(4):418-421.
[15]霍祥虎.谷胱甘肽過氧化物酶的硒代半胱氨酸插入元件[J].中國生物化學(xué)與分子生物學(xué)學(xué)報,1999(2):274-279.
[16]王建華,劉鴻先.超氧物歧化酶(SOD)在植物逆境和衰老生理中的作用[J].植物生理學(xué)通訊,1989(1):1-7.
[17]孟凡立,威永杰.兩種形式的硒對奶牛紅細(xì)胞內(nèi)幾種抗氧化酶活性影響的研究[J].黑龍江畜牧獸醫(yī),2002(3):17-18.
[18]WangYB,Xu BH.Effect ofdifferent seleniumsource(sodiumselenite and seleniumyeast)on broiler chickens[J].Animal Feed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08,144:306-314.
[19]Zhan X A,Wang M,Zhao R Q.Effects of different selenium source on selenium distribution,loin quality and antioxidant status in finishingpigs[J].J AnimFeed Sci and Tech,2007,132:202-211.
[20]張艷艷.日糧不同硒水平對2~3月齡肉兔生長性能、抗氧化指標(biāo)和肉質(zhì)的影響[J].動物營養(yǎng)學(xué)報,2010,22(1):82-87.
Effect of Different Selenium Sources on Production Performance and Antioxidant Capacity of Broilers
WANGXinghua,JINDongnan
(College ofLife Sciences,Shanxi University,Taiyuan 030006,China)
Tostudythe effect ofbroilers production performance and antioxidant capacitybyaddingdifferent sources ofselenium in diets,the 300 6-day-old white broilers were selected as the test material,the sodiumselenite,biological selenium,selenomethionine were added to broilers basal diet,the addition amount of selenium(selenium meter)was 0.5,0.8,1.1 mg/kg.Then the production performancend antioxidant capacity were measured.The result showed that sodium selenite,biological selenium and selenomethionine could improve the broilers production performance,improve feed efficiency and decrease fodder meat ratio,each experimental group could significantly(P<0.05)or highly significant(P<0.01)increase the quality of broilers.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the broiler quality of experimental group increased by 8.3%,14.3%,10.4%,12.8%,19.9%,16.8%,14.0%,17.7%and 11.9%,respectively;Each experimental group could significantly(P<0.05)or highly significant(P<0.01)decrease fodder meat ratio,it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that the fodder meat ratioofthe experimental group broiler decreased by1.4%,2.0%1.5%,1.3%,4.1%,2.7%,2.3%,3.4%,1.7%, respectively;Each experimental group could significantly(P<0.05)or highly significant(P<0.01)increase the serum and liver's GSH-PX activity;Each experimental group could significantly(P<0.05)or highly significant(P<0.01)increase the serum's SOD activity,the liver's SOD activityofthe group 2 and group 4 were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while the differences were significant(P<0.05)or highly significant(P<0.01)ofthe rest experimental group compared with control group;Each experimental group could significantly(P<0.05)or highlysignificant(P<0.01)decrease the serum's and liver's content ofMDA.Comprehensive consideration,it is recommended to take biological selenium as optimum selenium source and 0.8 mg/kg as optimum concentration in broiler breeding.Under this condition,the broiler's production performance and antioxidant capacity are the best and then broiler breeding can obtain maximum economic benefits.
sodiumselenite;biological selenium;selenomethionine;gainingquality;fodder meat ratio;antioxidant capacity
S831.4
A
1002-2481(2016)08-1184-08
10.3969/j.issn.1002-2481.2016.08.32
2016-03-29
山西省科技攻關(guān)項目(20140311021-5)
王興華(1958-),男,天津人,副教授,主要從事微生物發(fā)酵與應(yīng)用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