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yy80"></tr>
  • <sup id="yyy80"></sup>
  • <tfoot id="yyy80"><noscript id="yyy80"></noscript></tfoot>
  •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桂東南馬尾松土貢良種大徑材人工林生長規(guī)律探究

    2017-01-06 12:21:05劉延男嚴壯洧周梓富盧乃敬
    山西農業(yè)科學 2016年8期
    關鍵詞:生長率材積種源

    劉延男,嚴壯洧,嚴 理,周梓富,盧乃敬,李 滿

    (1.廣西大學林學院,廣西南寧530004;2.廣西國營天洪嶺林場,廣西梧州543100)

    桂東南馬尾松土貢良種大徑材人工林生長規(guī)律探究

    劉延男1,嚴壯洧2,嚴 理1,周梓富2,盧乃敬1,李 滿1

    (1.廣西大學林學院,廣西南寧530004;2.廣西國營天洪嶺林場,廣西梧州543100)

    對廣西蒼梧縣天洪嶺林場55 a馬尾松優(yōu)良種源的生長規(guī)律進行研究。結果發(fā)現(xiàn),55年生土貢種源馬尾松平均胸徑為45.31 cm,樹高為30.06 m,材積為2.388 9 m3;土貢種源馬尾松在生長過程中干形較好,較好的樹干完滿度,能夠獲得較高的出材量。對土貢種源馬尾松的胸徑、樹高、材積與樹齡之間建立回歸方程得出,胸徑是以坎派茲(Gompertz)方程最優(yōu),樹高以舒馬切爾(Schumacher)方程最優(yōu),材積以邏輯斯蒂(Logistic)方程最優(yōu)。

    馬尾松;土貢良種;大徑材;生長規(guī)律

    馬尾松(Pinus massoniana)作為我國分布最廣的一種松屬樹種,廣泛分布于廣東、廣西、云南等省區(qū),占我國省區(qū)的近1/2,其是亞熱帶地區(qū)適應性良好的優(yōu)良針葉樹。在我國人工林總面積中,馬尾松林約占18%,其中,亞熱帶地區(qū)馬尾松林占整個南方人工林面積的30%~40%[1-2]。據(jù)廣西壯族自治區(qū)的森林資源清查[3],廣西的馬尾松林面積在針葉林中占48.75%,其蓄積量占針葉林總蓄積量的39.99%。根據(jù)相關預測,我國的木材供應缺口將在2020年達到天然林與人工林總產能的60%[4]。為了最大限度地合理利用人工林地,提高人工林的生產力勢必成為焦點和熱點[5]。

    土貢松是生長在梧州市蒼梧縣天洪嶺林場土貢站的馬尾松地理種源,其生長性狀表現(xiàn)非常優(yōu)良,是廣西除了浪水、古蓬、桐棉之外又一得到認證的優(yōu)良種源[6-7]。目前,針對馬尾松土貢種源的研究還不多,羅煉平等[8]針對其產脂力、李軍集等[9]對其松針揮發(fā)油的化學成分進行了研究。

    本試驗通過對馬尾松土貢種源林木年齡與樹高、胸徑、材積之間相關性的研究,旨在掌握桂東南地區(qū)該樹種的生長動態(tài)、制定出更加有效的經營措施以及提高森林資源的質量和產量。

    1 材料和方法

    1.1 試驗地概況

    試驗地設在廣西蒼梧縣北部的天洪嶺林場,東經111°11′39"~111°17′41",北緯23°41′35"~23°46′38"。屬南嶺山系萌諸嶺的支脈,大桂山的余脈。地勢南低北高,由東北向西南傾斜。一般海拔高400~800 m,相對海拔高300~500 m。屬亞熱帶季風氣候,雨量充沛,光熱條件充足,年均氣溫為21.1℃,7月為最熱月,平均氣溫為28.3℃,1月為最冷月,平均氣溫11.9℃;年均降雨量1 503.6 mm;11—1月干旱風大。土壤是由寒武紀砂巖類砂頁巖、變質巖、粉砂質頁巖等發(fā)育而成的地帶性黃壤、紅壤[10]。

    試驗林為蒼梧縣馬尾松土貢種源人工林,于1959年采用裸根苗造林,株行距為1.7 m×1.7 m,造林地為荒山,主伐后明火煉山,通過間伐后最終林分保留密度為240株/hm2,郁閉度為0.7。

    1.2 研究方法

    1.2.1 標準地設置與調查 對土貢種源馬尾松人工林林分進行實地踏查,實測樣方的海拔、地理坐標、小地形、坡向及坡度等。在林分內設置坡位、土壤、坡向等立地條件一致并具有代表性的標準地(面積為20 m×30 m)3個共計1 800 m2,進行每木檢尺,測定胸徑、冠幅、樹高、枝下高等因子。根據(jù)實地調查的結果,每個標準地選出生長正常、不斷梢、無病蟲害、能代表林分生長水平的平均木1株作為標準木,共計3株。

    1.2.2 解析木測定 用羅盤儀測定出解析木的根莖位置,分別標注出樹干及胸高的南北方向,冠幅分南北、東西方向進行測量,將解析木選擇適當?shù)瓜蚝蠓サ?,鋸取根莖處至1.3 m處的圓盤,然后從1.3 m處至樹冠依次在全樹干上以2 m為區(qū)分段鋸取厚約5 cm的圓盤,選擇較平整年輪清晰的一面作為工作面,在圓盤非工作面上標明南北方向并做好記號,其中0 m為0號圓盤,1.3 m為1號圓盤,3.3 m為2號圓盤……依此類推直至梢頂。將圓盤用塑料膜密封帶回實驗室,將工作面進行拋光磨平,判別各個圓盤的年輪,并用直尺分別測定東西、南北方向的直徑。

    1.3 數(shù)據(jù)分析及處理

    用Excel和SPSS 18軟件對樹高、胸徑、材積以及胸高形數(shù)的總生長量、連年生長量、平均生長量進行計算,繪制出相應曲線。對解析木樹高、胸徑、材積的生長量與樹齡的關系做曲線回歸分析。

    根據(jù)土貢種源馬尾松解析木數(shù)據(jù),用SAS 9.3統(tǒng)計軟件包,擬合10種生長方程,用調整后確定系數(shù)(Ra2)和根均方誤差(RMSE)作為模型選擇擬合優(yōu)度。10個方程如下。

    式中,Y為樹高、胸徑及材積,t為林齡,a,b,c為參數(shù)。

    評價模型的指標有很多,綜合考慮各種因素,本研究將調整后確定系數(shù)(Ra2)、平均預測誤差(MPE)、平均預測誤差百分比(MPE%)、均方根誤差(RMSE)、平均絕對誤差百分比(MAE%)以及平均絕對誤差(MAE)6個指標作為基本評價指標。其中,2個統(tǒng)計量(式(11)~(13))用來評價模型擬合優(yōu)度,“刀切法”指標用來評估模型預測能力。

    2 結果與分析

    2.1 土貢種源馬尾松單木生長規(guī)律

    2.1.1 胸徑生長規(guī)律 從圖1可以看出,55年生土貢種源馬尾松隨樹齡的增加胸徑的總生長量增大。胸徑的生長過程中,連年生長量的波動較大,在0~4年生時,連年生長量隨樹齡的增加呈現(xiàn)大幅度增長趨勢,最大峰值出現(xiàn)在4 a時,為2.24 cm;隨后呈波動下降趨勢,7 a時出現(xiàn)峰值1.72 cm,之后連年生長量呈持續(xù)下降狀態(tài);至25 a時胸徑連年生長量降到最低,為0.34 cm,從26 a開始連年生長量的趨勢隨樹齡增加而增長,并于40~45 a連年生長量連續(xù)出現(xiàn)3個峰值,分別為40,42,45a(1.09,1.17,1.14 cm);46~53 a進入穩(wěn)定生長狀態(tài),54 a開始顯著下降。0~12 a時平均生長量隨樹齡的增大而增加,12 a時出現(xiàn)峰值1.27 cm;在第12年后平均生長量逐漸下降,說明在造林前12 a對土貢種源馬尾松胸徑生長影響較為明顯,在此期間進行合理施肥,以便胸徑能夠獲得較快的生長。平均生長量和連年生長量曲線在12~13 a時相交,表明此階段前胸徑處于高速生長階段,13 a之后胸徑的連年生長量下降速度較快,相對平均生長量下降較為緩慢,平均生長量均高于連年生長量,胸徑連年生長量25 a時低至0.34 cm;在39 a時平均生長量與連年生長量第2次相交,說明在26~39 a時間內,土貢種源馬尾松胸徑出現(xiàn)第2次高速生長階段。

    2.1.2 樹高生長規(guī)律 由圖2可知,土貢種源馬尾松的樹高隨樹齡的增長而增高,并在55 a時達到了30.06 m。土貢種源馬尾松樹高連年生長量出現(xiàn)多個峰值,分別為5,7,12,21,28,46 a時的1.50,1.19,1.25,1.06,0.85,1.18 m。平均生長量在12 a出現(xiàn)最大峰值,為0.97 m。樹高的平均生長量與連年生長量曲線在7~28 a之間多次相交,多集中在9~21 a之間,說明空間環(huán)境、養(yǎng)分、水、熱等因素對林木的生長影響較為明顯,在樹高生長的前期相對不穩(wěn)定,樹高的生長隨著林分郁閉的增加而逐漸放緩。土貢種源馬尾松樹高在28 a之前隨樹齡的增加而增長,此階段為土貢種源馬尾松高生長迅速期,良好的水肥為土貢種源馬尾松的高生長提供了有利的生長條件。土貢種源馬尾松人工林分的樹高連年生長量出現(xiàn)6次峰值,林分的林木生長空間0~5 a時較大,出現(xiàn)最大峰值,樹高達到1.50 m。12 a后連年生長量和平均生長量均下降,但生長速度仍較快,分別保持在0.50,0.84 m以上。樹高連年生長在29~44 a保持較低且穩(wěn)定的狀態(tài),生長量保持在0.17~0.23 m,連年生長量在45,46 a突然增加,在46 a時達到峰值1.18 m;47 a降低為0.29 m,52~55 a連年生長量持續(xù)保持在0.1 m,可以看出,土貢種源馬尾松樹高生長達到極限。

    2.1.3 材積生長規(guī)律 由圖3可知,土貢種源馬尾松的材積總生長量、平均生長量及連年生長量均隨樹齡的增加而增大。0~55 a期間,土貢種源馬尾松的材積連年生長量表現(xiàn)為波動增長,43 a出現(xiàn)最大值0.108 2 m3,55 a時平均生長量最大,為0.043 4 m3,并表現(xiàn)出繼續(xù)增長的趨勢。40 a平均生長量與連年生長量曲線相交,表明此時土貢種源馬尾松已達到數(shù)量成熟,可以進行合理采伐。因此,40 a之前,可適當對該人工林進行合理的間伐,以促進林木生長,同時提高出材量并能夠在經營中獲得利潤。材積連年生長量在41 a后又出現(xiàn)快速增長的趨勢,在43 a時出現(xiàn)最大值,維持在0.052 m3以上;在4~28 a的生長時期中,連年生長量在21~28 a時始終低于相鄰齡期,與胸徑(21~27 a)及樹高(23~27 a)出現(xiàn)低生長量時期相近,表明材積與胸徑、樹高有著密切的關系。

    2.1.4 胸高形數(shù)規(guī)律 胸高形數(shù)作為立木材積的三要素之一,能夠反映樹干形狀,與樹干的完滿度呈現(xiàn)正相關,對林分蓄積以及林木材積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義。

    由圖4可知,胸高形數(shù)呈先急速后緩慢下降的總體趨勢,土貢種源馬尾松的胸高形數(shù)在3~55 a時始終保持在很高的水平,胸高形數(shù)3~21 a時保持在0.55以上,表明其干形在生長過程中保持較好;22~45 a之前胸高形數(shù)始終保持在0.50以上;49 a胸高形數(shù)最低,為0.489 3,這一生長規(guī)律符合林木幼、中齡時生長迅速,形數(shù)變化較大;近成熟齡及成熟齡生長減慢,形數(shù)變化小的規(guī)律。由此可見,土貢種源馬尾松樹干完滿度較好,通過培育能獲得較高的出材量。

    2.1.5 土貢種源馬尾松單木生長率 林木生長率可反映出林木生長相對速率的快慢,從另一個角度將不同時段林木胸徑樹高生長水平反映出來,利用普雷斯特生長率公式計算樹木的樹高、胸徑及材積等因子的生長率。

    由圖5可知,樹高、胸徑及材積的生長率隨樹齡增加而遞減,呈現(xiàn)出先急后緩的總體趨勢,胸徑和樹高生長率曲線基本一致,第13年進入平緩的水平;材積生長為3個階段:在3~8 a時下降較快,在9~17 a下降速度相對之前降低,第18年進入平緩水平,基本與胸徑及樹高的生長率曲線平行,但其數(shù)值仍高于胸徑及樹高的生長率。

    樹高指數(shù)(K)通過計算胸徑與樹高生長率的比值而得,K值可反映樹高的生長能力。由圖6可知,樹高生長在16~27 a時土貢種源馬尾松K值始終大于1,該時期表現(xiàn)旺盛,K值于28 a后小于1,結合圖5可以看出,胸徑生長率開始出現(xiàn)高于樹高生長率的趨勢,在54 a時樹高指數(shù)仍大于0,說明土貢種源馬尾松的樹高仍保持生長。土貢種源馬尾松材積生長率在9~12 a時為28.99%左右,13~16 a時為16.23%左右,17~20 a時為9.85%左右,21~32 a時為5.68%左右,33~54 a時為4.72%左右(圖5)。

    2.2 單木胸徑、樹高、材積生長模型

    將樹高、胸徑及材積生長量的值代入相應的生長模型方程,建立樹齡與樹高、胸徑以及材積之間的回歸方程。曲線最優(yōu)原則為:相關調整后確定系數(shù)(Ra2)值最大、根均方誤差(RMSE)最小以及符合實際意義是擬合度最好的最優(yōu)模型。

    2.2.1 生長模型擬合結果

    2.2.1.1 胸徑生長模型 從表1可以看出,在符合實際意義的條件下,坎派茲(Gompertz)方程擬合的根均方誤差最小,調整后確定系數(shù)最大,擬合效果最好。

    坎派茲(Gompertz)方程:

    2.2.1.2 樹高生長模型 從表2可以看出,在符合實際意義的條件下,舒馬切爾(Schumacher)方程模型擬合的根均方誤差最小,調整后確定系數(shù)最大,擬合效果最好。

    舒馬切爾(Schumacher)方程:

    表1 土貢種源馬尾松單木胸徑生長模型

    表2 土貢種源馬尾松單木樹高生長模型

    2.2.1.3 材積生長模型 從表3可以看出,在符合實際意義的條件下,邏輯斯蒂(Logistic)方程模型擬合的根均方誤差最小,調整后確定系數(shù)最大,擬合效果最好。邏輯斯蒂(Logistic)方程:

    表3 土貢種源馬尾松單木材積生長模型

    2.2.2 生長模型檢驗結果 為了對土貢種源馬尾松生長預測模型進一步檢驗擬合的可靠性,需要計算出不同樹齡時胸徑、樹高及材積的平均絕對誤差(MAE)、平均預測誤差(MPE)、平均絕對誤差百分比(MAE%)和平均預測誤差百分比(MPE%)。

    從表4可以看出,實測值與估計值大致相近,胸徑、樹高及材積的平均絕對誤差均低于2.78,平均預測誤差百分比均低于0.28%。其可以用作土貢種源馬尾松林木生長預測。

    表4 土貢種源馬尾松最優(yōu)生長模型檢驗結果

    3 結論與討論

    由馬尾松土貢種源的樹干解析數(shù)據(jù)得知,55 a土貢種源馬尾松的平均樹高為30.06 m,胸徑為45.31 cm,材積為2.388 9 m3。其中,胸徑年平均生長量為0.82 cm,在胸徑的連年生長過程中,0~12 a為第1個快速生長期,并在第4年出現(xiàn)連年生長量的最大值,由此可知,應在馬尾松土貢種源的前13 a加強水肥管理和適當間伐,為充分利用其快速生長期形成更多的生產力。隨后的13~39 a為緩慢生長期,其中13~25 a為持續(xù)下降階段,25~39 a為緩慢上升階段,推測出現(xiàn)緩慢生長期的原因可能為隨著林木的生長,馬尾松林分的郁閉度逐漸增大,種內競爭加劇,對水肥光熱的分配出現(xiàn)爭奪;而從第25年之后連年生長量逐漸上升,原因可能是因為長期的生長競爭導致林木開始出現(xiàn)明顯差異,冠幅的增加、樹高的差異、根系對水肥的利用效率不一致等帶來馬尾松之間長勢差異,生長較差的馬尾松逐漸被抑制,而林分冠層高度的差異使得林隙增加,部分馬尾松獲得更多生長資源,連年生長量開始出現(xiàn)增加。因此,在馬尾松生長的緩慢期,可以適當人為撫育,去除生長較差的林木,使得資源向長勢較好的植株集中。馬尾松土貢種源的胸徑在40 a之后連年生長量第2次大于平均生長量,并出現(xiàn)了短暫的連續(xù)生長高峰,從胸徑生長過程可以看到,馬尾松土貢種源的胸徑生長經歷了快—慢—快—慢的階段,可以分為速生期(0~12,40~45 a)、緩慢生長期(13~39 a)、穩(wěn)定生長期(46~52 a)。為了培育大徑材的馬尾松,應在速生期加強水肥管理和適當撫育間伐。

    樹高的年平均生長量為0.55 m,樹高的連年生長過程中0~5 a出現(xiàn)第1個快速生長期,連年生長量在5 a時出現(xiàn)最大值,5 a之前林分林木郁閉尚未充分,林木有較大的生長空間,根系處于發(fā)育階段,對養(yǎng)分競爭較低,而且種植初期水肥條件良好,這些都為樹高的快速生長提供了有利環(huán)境。此后,林分開始進入穩(wěn)定增長期,并且郁閉度逐漸增大,但林分同時具有自然稀疏的能力,隨著長勢較差的林木陸續(xù)死亡,林分長勢較好的個體分配到的光照、水分等營養(yǎng)條件變得充足,因此,在12 a時馬尾松土貢種源的高增長第2次達到峰值。土貢種源馬尾松樹高的連年生長量和平均生長量12 a之后均下降,分別保持在0.50,0.84 m以上,但生長速度仍保持較快。隨后的13~28 a,土貢種源馬尾松樹高的連年生長量低于平均生長量,表明其增速變緩。樹高連年生長在29~44 a保持較低且穩(wěn)定的狀態(tài),生長量持續(xù)保持在0.17~0.23 m,連年生長量45,46 a時突然增加,46 a達到最大值1.18 m;47 a下降到0.29 m,連年生長量在52~55 a始終為0.1 m,由此可知,土貢種源馬尾松樹高生長已達到了極限。

    40 a時材積平均生長與連年生長曲線相交,說明此時土貢種源馬尾松達到數(shù)量成熟,可進行合理采伐,因此在40 a之前,對該人工林進行合理的間伐,在促進林木生長的同時提高出材量,并能夠在經營中獲得利潤。土貢種源馬尾松胸高形數(shù)的下降趨勢呈現(xiàn)先急速后緩慢,3~55 a土貢種源馬尾松胸高形數(shù)始終保持在很高的水平,21 a之前土貢種源馬尾松的胸高形數(shù)在0.55以上,22~45 a之前胸高形數(shù)始終保持在0.50以上,胸高形數(shù)49 a最低(0.489 3),該生長規(guī)律符合林木幼、中齡時生長迅速,形數(shù)變化大,而近成熟齡及成熟齡生長減慢,形數(shù)變化小的規(guī)律。由以上可知,土貢種源馬尾松樹干具有較好的完滿度,通過培育能得到較高的出材量。

    土貢種源馬尾松隨樹齡的增加胸徑、樹高及材積的連年生長率呈現(xiàn)遞減狀態(tài),呈現(xiàn)出先急速后緩慢的總體趨勢,16~27 a時樹高指數(shù)大于1,表明該時期樹高有旺盛的生長表現(xiàn),樹高指數(shù)28 a后小于1,表明胸徑生長率開始出現(xiàn)高于樹高生長率的趨勢,樹高指數(shù)54 a時為0.34,大于0,表明土貢種源馬尾松樹高仍處于生長狀態(tài)。

    為了進一步對土貢種源馬尾松的生長特點進行探討,對樹齡與樹高、胸徑及材積生長的關系進行生長模型擬合,從擬合結果可知,樹高以舒馬切爾(Schumacher)方程、胸徑是以坎派茲(Gompertz)方程、材積以邏輯斯蒂(Logistic)方程最優(yōu)。

    連細春等[11]對福建山地馬尾松人工林的研究發(fā)現(xiàn),43 a馬尾松胸徑總生長量為32.9 cm,連年生長量為0.47 cm,平均生長量為0.77 cm,均低于土貢種源馬尾松43 a的數(shù)據(jù)(總生長量36.55 cm,平均生長量0.85 cm,連年生長量為0.79 cm),總生長量相差11.09%,可見,馬尾松的土貢種源在胸徑生長上具有較大優(yōu)勢,適合培育大徑材。嚴風翔[12]對河北、內蒙古交界處落葉松人工林進行研究,結果發(fā)現(xiàn),21 a落葉松胸徑總生長量為14 cm,21 a馬尾松土貢種源胸徑總生長量為22.93 cm,是落葉松的1.64倍。楊來安等[13]通過對27年生觀光木人工林生長規(guī)律進行研究,結果發(fā)現(xiàn),其胸徑總生長量為19 cm,27年生馬尾松土貢種源胸徑總生長量為25.71 cm;23年生土貢種源馬尾松胸徑24.02 cm,高于23年生大葉櫟[14]胸徑19.4 cm;27年生麻櫟[15]胸徑低于27 a土貢種源馬尾松胸徑,相差4.14 cm。54年生細葉云南松樹高生長量為24.3 m[16],土貢種源馬尾松樹高總生長量為29.96 m。土貢種源馬尾松30 a的樹高生長量為23.87 m,高于韋秋思等[17]研究得出的30 a鐵堅油杉天然林樹高總生長量14.4 m。

    聶樂群[18]對45年生馬尾松生長規(guī)律進行研究,結果表明,樹高19.406 m,胸徑21.258 cm,材積0.310 m3,均低于45年生土貢種源馬尾松的樹高27.22 m,胸徑38.51 cm,材積1.582 3 m3的總生長量。土貢種源馬尾松46 a樹高、胸徑、材積的總生長量為28.4 m,39.19 cm,1.6524 m3,高于46年生灰木蓮[19](樹高22.8 m、胸徑23.13 cm、材積0.536 68 m3)。黃松殿等[20]研究32年生桂西南擎天樹得出,總生長量,樹高23.1 m,胸徑23.4 cm,材積0.516 m3,均低于32年生土貢種源馬尾松(24.21 m,27.77 cm,0.793 4 m3)。梁有祥等[21]研究得出,31年生火力楠其總生長量樹高19.1 m、胸徑21 cm及材積0.3 m3,均低于土貢種源馬尾松(24.04m,27.24cm,0.746 5 m3)。秦武明等[22]研究得出,27年生山白蘭總生長量樹高17.98 m、胸徑20.15 cm、材積0.2776 1 m3,均低于土貢種源馬尾松(22.67 m,25.71 cm,0.607 1 m3)。綜合得出,土貢種源馬尾松干形通直,速生、豐產、持久生長,符合培育大徑材樹種的要求。在實際生產中,土貢種源馬尾松人工林的樹高可以用舒馬切爾(Schumacher)方程、胸徑可以用坎派茲(Gompertz)方程、材積可以用邏輯斯蒂(Logistic)方程擬合。

    綜合本研究試驗數(shù)據(jù),并與其他產地馬尾松及不同樹種的比較可以看出,土貢種源馬尾松人工林在生物量積累上具有明顯優(yōu)勢,尤其是干材生物量在生長過程中一直穩(wěn)定增長并且占單株生物量絕大部分,投入產出比高。在對土貢種源馬尾松進行撫育時,應注意在其快速生長期尤其是胸徑生長的快速期加強水肥管理并適當疏伐,保證水肥和光照等資源的集中利用,為培育大徑材打下良好基礎。鑒于土貢種源馬尾松根系發(fā)達、耐瘠薄能力強、葉片光合效率高等特點,應在廣西地區(qū)加以馴化和逐漸推廣,作為大徑材培育,不僅能提供大量木材適當緩解用材缺口,大徑材的培育在緩解溫室效應、固定碳源、保持水土等方面也具有重大意義。因此,土貢種源馬尾松值得推廣,應在政策和技術上予以支持。

    [1]國家林業(yè)局森林資源管理司.第七次全國森林資源清查及森林資源現(xiàn)狀[J].林業(yè)資源管理,2010,2(1):1-8.

    [2]鄧秀倫,李茂.馬尾松人工林研究現(xiàn)狀及展望 [J].安徽農業(yè)科學,2009,37(7):2968-2971.

    [3]伍荔霞,健康.自治區(qū)政府召開廣西森林資源連續(xù)清查第七次復查成果新聞發(fā)布會[J].廣西林業(yè),2007(3):2.

    [4]譚秀鳳.中國木材供需預測模型及發(fā)展趨勢研究 [D].北京:中國林業(yè)科學研究院,2011.

    [5]廣西壯族自治區(qū).廣西林業(yè)發(fā)展“十二五”總體劃[EB/OL]. [2011-10-27].http://wenku.baidu.com/view/01d2724469eae00958 1bece7.html.

    [6]葉錦培,舒文波,嚴壯洧,等.桂東地區(qū)不同年齡馬尾松土貢種源人工林生長量的比較[J].廣西林業(yè)科學,2012,41(1):44-47.

    [7]錢國財,劉代明.桐棉馬尾松紙漿林間伐強度研究[J].福建林業(yè)科技,2000(S1):45-46.

    [8]羅煉平,舒文波,聶海泉,等.馬尾松土貢種源純林與混交林生長量和產脂力比較[J].廣西林業(yè)科學,2013,4(1):66-70.

    [9]李軍集,周麗珠,聶永雄,等.馬尾松土貢種源松針揮發(fā)油化學成分GC/MS分析[J].西部林業(yè)科學,2014,43(3):27-30.

    [10]劉延男,聶永雄,周梓富,等.土貢優(yōu)良種源馬尾松生物量及生產力研究[J].山西農業(yè)科學,2015,43(10):1247-1251.

    [11]連細春.閩南山地馬尾松人工林生長規(guī)律研究及應用[J].安徽農業(yè)科學,2014(24):8211-8212.

    [12]嚴風翔.內蒙古大青山華北落葉松人工林生長模型研究[J].內蒙古林業(yè)科技,2013(4):1-4.

    [13]楊來安,秦武明,覃靜,等.觀光木人工林生長規(guī)律的初步研究[J].林業(yè)科技,2012(5):9-10,14.

    [14]蒙奕奕,石曉蒙,黃壽先,等.23年生大葉櫟人工林的生長規(guī)律研究[J].廣東農業(yè)科學,2013(7):57-60.

    [15]魏國余,覃德文,秦武明,等.麻櫟人工林生長規(guī)律模擬與研究[J].西北林學院學報,2014(4):145-150.

    [16]吳敏,李春葉,秦武明,等.72年生細葉云南松天然林生長規(guī)律研究[J].廣東農業(yè)科學,2014(2):61-65.

    [17]韋秋思,吳敏,秦武明,等.鐵堅油杉天然林生長規(guī)律的研究[J].西北林學院學報,2014(5):140-146.

    [18]聶樂群.馬尾松生長規(guī)律分析研究 [J].安徽林業(yè)科技,2013(4):29-32.

    [19]韋善華,覃靜,秦武明,等.南寧地區(qū)灰木蓮人工林生長規(guī)律研究[J].西北林學院學報,2011(5):174-178.

    [20]黃松殿,段文雯,蘇勇,等.桂西南地區(qū)擎天樹人工林生長規(guī)律[J].林業(yè)科技開發(fā),2011(2):66-69.

    [21]梁有祥,秦武明,玉桂成,等.桂東南地區(qū)火力楠人工林生長規(guī)律研究[J].西北林學院學報,2011(2):150-154,240.

    [22]秦武明,邱炳發(fā),覃靜,等.山白蘭人工林生物量及生長規(guī)律[J].福建林學院學報,2011(2):110-114.

    Study on Growth Rhythm of Big Diameter Wood about thePinus massoniana'sImproved Variety Tugong in Southeast of Guangxi,China

    LIUYannan1,YANZhuangyou2,YANLi1,ZHOUZifu2,LUNaijing1,LI Man1
    (1.College ofForestry,Guangxi University,Nanning530004,China;2.TianhonglingState-owed Forest Farm,Wuzhou 543100,China)

    This paper studied the growth rhythm of 55 a P.massoniana in Tianhongling forestry station of Cangwu counry in Guangxi.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mean breast diameter was 45.31 cm,the height was 30.06 m,the wood volume was 2.388 9 m3of 55-year P.massoniana.With the age growing,the shape of trunk was better at the growth course,and get a better intact trunk,and then could obtain higher mill run.Curve equation was set up between breast diameter,height,wood volume and tree age of P.massoniana.We concluded that the optimal equation of breast diameter was Gompertz equation,the optimal equation of height was Schumacher equation, the optimal equation ofwood volume was Logistic equation.

    Pinus massoniana Lamb;improved varietyin Tugong;bigdiameter wood;growth rhythm

    S791.248

    A

    1002-2481(2016)08-1138-07

    10.3969/j.issn.1002-2481.2016.08.20

    2016-03-23

    廣西梧州市土貢松科技項目(201501020);廣西大學創(chuàng)新課題(201410593197);廣西研究生教育創(chuàng)新計劃項目(YCBZ2015016)

    劉延男(1987-),女,黑龍江樺南人,碩士,主要從事森林培育研究工作。嚴壯洧為通信作者。

    猜你喜歡
    生長率材積種源
    不同種源防風種子質量分析
    種子(2023年7期)2023-09-24 07:40:54
    鹿芯壹號梅花鹿種源檢測芯片
    特產研究(2022年6期)2023-01-17 05:05:02
    不同蒙古櫟種源苗期生長差異及優(yōu)良種源選擇
    日本落葉松以林分平均木材積生長率代替林分蓄積生長率可行性驗證
    防護林科技(2020年9期)2020-11-09 01:45:24
    海南省馬占相思生長率模型研建
    5齡熱墾628材積量季節(jié)生長節(jié)律與氣象因子關聯(lián)度初步研究
    小桐子種源試驗與選擇
    基于海南省連清資料建立松樹和橡膠樹材積生長率模型
    福建省闊葉樹二元材積方程修訂
    海洋浮游纖毛蟲生長率研究進展
    武川县| 自贡市| 治多县| 安康市| 任丘市| 许昌县| 上思县| 会宁县| 阳新县| 滦南县| 台中市| 岚皋县| 磐安县| 会宁县| 舟曲县| 雷波县| 鄄城县| 克什克腾旗| 扶余县| 阿坝| 泸州市| 临潭县| 库尔勒市| 白水县| 忻城县| 石台县| 玉门市| 五河县| 平邑县| 拉孜县| 宣城市| 思南县| 谢通门县| 陇南市| 普洱| 全州县| 社会| 资讯 | 虞城县| 贵德县| 明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