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芳
作文是體現(xiàn)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環(huán)節(jié),也是初中語文教學中的重點。目前初中生在寫作方面存在諸多問題,主要表現(xiàn)在:過分依賴作文書,寫作時必須拿著作文書,命題是什么他們就找什么,范文怎樣寫,他們就怎樣抄;作文常常無話可寫,無病呻吟,不知該從何處下筆。即使勉強完成也是平淡的立意,陳舊的題材,千篇一律,缺乏吸引力和生命力。故此,為了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本文按照閱讀、練筆、寫作、批改等環(huán)節(jié)來闡述提高學生寫作能力的策略,旨在提高作文教學的有效性。
一、廣泛閱讀,增加積累
教師要傳授學生寫好作文的技能,這就需要學生在閱讀上下功夫,閱讀大量優(yōu)秀的文章,從中吸取對自己有用的素材,學習他人在行文上的脈絡和技巧,在遣詞造句上的斟酌,在修辭上的選擇等,這些都要在平時的閱讀中進行積累。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將認為精彩的文字摘記到本子上,同時對句型和詞語進行分類總結,時常拿出來誦讀,仔細體會語言使用之美妙,將這些文字內(nèi)化成自己的語言,并在作文中靈活地運用,增加作文亮點,提升作文水平。例如,閱讀《朱自清散文集》《魯迅作品選集》,引導學生根據(jù)作者的創(chuàng)作風格吸取優(yōu)秀的文學思想,豐富自己作文的精神世界,提升作文的文學色彩。當然,指定書籍并不意味著學生只讀這些作品,還要引導學生多讀教材內(nèi)容,很多課文都是寫作的典范,學生在學習閱讀的時候也是在學習寫作。例如,在學習課文《孔乙己》的時候,小說對于孔乙己每次來茶館時的動作都進行了細膩的描寫,這些語言的運用和細節(jié)的選取都是為小說主題服務的。學生在寫作中也要選擇相應的描寫來體現(xiàn)作文的主題思想,讓整篇作文渾然一體。
二、題目開放,自由發(fā)揮
“只有讓學生不把全部時間都用在學習上,而留下許多自由支配的時間,他才能順利地學習?!币虼俗魑慕虒W要給予學生自由發(fā)揮的空間,讓他們有獨立思考的時間,仔細揣摩文章的寫作脈絡,充分展示他們的才華。由于初中生的生活經(jīng)歷少,閱歷也有限,對于行文表達還欠缺深層次的體驗,使得作文內(nèi)容表達還不夠豐富多彩。因此在作文題目的制訂上要注意其開放性,讓學生在看到作文題目時覺得有話可說,有文可寫,并能將自己平時積累的素材和語言應用到文章的寫作中,便于充分發(fā)揮學生語言表達的能力,提升學生的作文寫作水平。例如,教師布置了這樣一個題目“他是位性格……的人”,這樣的題目就能讓學生有選擇的余地,學生可以根據(jù)自己的理解將內(nèi)容補充上去,然后進行寫作。學生補充的內(nèi)容:開朗、堅強、幽默風趣等,學生可以根據(jù)自己擅長的方面進行題目的確定,然后在行文中發(fā)揮自己的最佳水平,從而提高作文的質量。
三、即興作文,激發(fā)思維
為了提高學生作文的創(chuàng)新能力,激發(fā)學生行文的激情,增強學生作文的內(nèi)在動力,很多教師采用即興作文的方式,即教師出一個作文題目,要求學生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nèi)闡述一篇作文,鍛煉學生的思維方式,這種方式有助于提高學生作文創(chuàng)作的效率,能使學生在最短的時間內(nèi)進行創(chuàng)作,具有很大的挑戰(zhàn)性。例如,教師通常選擇作文比較優(yōu)秀的學生做示范進行即興作文,要求學生根據(jù)題目《拼搏》進行即興創(chuàng)作。學生按照題目的關鍵詞進行構思,整合行文脈絡,在規(guī)定的30分鐘內(nèi)完成,通過口述的方式表達作文的內(nèi)容。然后由教師和其它同學進行點評,通過這種方式不僅提升了學生練習寫作的能力,還鍛煉了學生語言組織能力,對于學生語言表達水平的提升也起到促進的作用,從而推動學生的作文水平邁上一個新臺階。
四、仿寫、改寫,訓練提高
學生開始寫作的時候,往往不知道怎樣下筆,那么進行仿寫和改寫的訓練能夠快速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在進行仿寫訓練時,首先要求學生對句式、詞語等的運用進行仿寫,通過更換詞語的方式來實現(xiàn)對經(jīng)典句式的運用。例如,對“梅花在冰天雪地的季節(jié)吐蕾,意在教導我們:學會堅強”進行仿寫時,這里運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在仿寫的時候要根據(jù)句子的結構、內(nèi)容等寫出一個新的句子“曇花于萬籟俱寂的深夜綻放,意在提醒我們:不要張揚?!庇秩缙渌麑W生仿寫“蓮花在污濁泥濘的境地綻放,意在告誡我們:學會潔行”、“ 向日葵在陽光燦爛的季節(jié)低頭,意在告誡我們:學會謙虛”等,不同的花給人的啟示是不同的。而改寫是在原文的基礎上進行題目相同,內(nèi)容不同的寫作,有助于學生根據(jù)現(xiàn)有的文章進行創(chuàng)新。例如,沈從文的《端午日》描寫捉鴨子的段落:“賽船過后,城中的戍軍長官,為了與民同樂,增加這個節(jié)日的愉快,便派士兵把30只綠頭長頸大雄鴨,頸脖上縛了紅布條子,放入河中,善于泅水的軍民等,自由下水追趕鴨子。誰把鴨子捉到,誰就成為這鴨子的主人。于是長潭換了新的花樣,水面各處是鴨子,同時各處有追趕鴨子的人。”這一段落只是概括敘述捉鴨子的活動,沒有具體描寫捉鴨子的場面,可以引導學生根據(jù)前文龍舟比賽的場面描寫方法,進行改寫。從而進一步體會怎樣進行描寫。
五、觀察生活,書寫日記
葉圣陶說:“寫文章不是生活的點綴和裝飾,而就是生活本身?!睂ι罡惺茏钌畹娜瞬艜袀魃竦墓P調(diào),因此創(chuàng)作靈感源于生活,學生的生活比較單調(diào),但并不是毫無色彩,教師可以通過讓學生寫日記的方式來提升寫作水平,讓學生在記日記的點滴中體會生活帶給他們的作文靈感。記錄的體裁可以是說明文、可以是記敘文、也可以是議論文,總之要體現(xiàn)出學生的真情實感,在細細體味生活的同時感受生活帶來的文學靈感。例如,學生在寫參加“蘇州樂園一日游”的日記中就會采用記敘文的形式來進行日記的書寫,最后附加自己參加游覽時的總體感受,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
六、互批互改,交流討論
目前學生的作文大多是由教師一人批閱,學生看到自己的作文時僅僅是關心得了多少分,老師的評語是什么,從沒有想過自己的作文還有哪些方面是需要提升的。采用學生合作互批互改的方式,不僅有助于學生主體意識的增強,讓學生站在老師的角度去評判一篇作文,還有助于提升寫作水平。學生互批互改通常是四人一組,其中一個人閱讀作文,其他同學進行評判,指出作文的優(yōu)劣點,以及修改建議,最后由教師做總結,提升學生互批互改的質量和水平。這樣學生就會有意識地在自己的寫作過程中按照評判標準來寫,避免寫作弊端,提高寫作質量。
綜上所述,只有重視日常的觀察、積累、閱讀、練筆、評改等實踐活動,學生的寫作素養(yǎng)才會豐富,寫作能力才會提高。教師在作文教學上不要局限于一種形式,而要運用多種方式來激發(fā)學生寫作的興趣,增強作文對學生的吸引力,讓寫作成為一種習慣,讓作文的語言成為學生表達的基礎。
作者單位:江蘇省吳江經(jīng)濟技術開發(fā)區(qū)實驗初級中學(215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