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FC并非什么新鮮的技術(shù),早在2010年就已出現(xiàn)在了手機領(lǐng)域,只是在很長一個時期它始終處于可有可無的尷尬境遇。如今,越來越多的中高端手機都將它作為了標配,而NFC又能為這些手機帶來哪些能力?
NFC(Near Field Communication,近場通信)是一種短距離的高頻無線通信技術(shù)(圖1),允許電子設(shè)備之間進行非接觸式點對點數(shù)據(jù)傳輸,在10cm內(nèi)的距離里交換數(shù)據(jù)。當手機內(nèi)置了NFC硬件模塊之后,它就能有機會實現(xiàn)以下三種功能。
點對點模式
P2P Mode
我們可以將這個模式理解為雙向數(shù)據(jù)分享,也就是兩個NFC終端互相交換數(shù)據(jù),它主要用于作為藍牙和無線連接的初始驗證。
進入NFC的設(shè)置界面,我們通??梢钥吹揭粋€名為“Android Beam”的選項(圖2),它可讓我們對幾乎任何東西進行分享,無論是聯(lián)系人、圖片還網(wǎng)頁鏈接。以圖片為例,同時打開兩部手機的NFC和Android Beam功能,如果你想分享相冊里的圖片,只需點擊分享按鈕選擇“Beam”按鈕(圖3),然后將兩部手機“背對背”(NFC模塊靠近)放在一起,屏幕上就會彈出一個類似“觸摸以傳輸”的提示,然后對面的手機就能自動接收到這張圖片了。
在這個過程中,圖片的傳輸實際上是通過藍牙進行的,而Android Beam只是省卻了“打開藍牙→搜索設(shè)備→找到并配對”的繁瑣流程。
此外,如今很多智能手環(huán)、藍牙音箱也都支持NFC。只是,這些設(shè)備的NFC模塊僅保留了點對點模式這一種功能,其用途也很單一:打開手機的NFC,將手機位于背部的NFC單元靠近這些設(shè)備的NFC識別區(qū)域就能瞬間完成配對過程(圖5)。
讀卡器模式
Reader/Writer Mode
顧名思義,智能手機NFC模塊的讀卡器模式,就是可以像讀卡器一般,讀取電子標簽的相關(guān)信息、實現(xiàn)NFC手機之間的數(shù)據(jù)交換或讀取其他IC卡內(nèi)的數(shù)據(jù)。
初級應用:NFC標簽
還記得NFC標簽嗎?曾經(jīng),以小米和魅族為代表的手機品牌,以及無數(shù)不知名的企業(yè)都推出過數(shù)量和功能不一的NFC標簽產(chǎn)品。以魅族NFC標簽為例,就是包含了睡眠、會議、駕車、Wi-Fi、名片以及自定義六枚標簽套裝(圖6)。
這種NFC標簽的原理就是將內(nèi)置芯片的感應線圈封裝在一個標簽中,并對其進行一定的功能設(shè)定,當手機通過NFC對其進行接觸時便能夠直接讀取出這種功能設(shè)定,并完成特定的操作。比如,將設(shè)定靜音模式的會議標簽貼在會議室門口,開會前每個人都用手機的NFC和它接觸一下,你的手機就會自動激活靜音模式,省去了自行設(shè)定的繁瑣。
可惜,NFC標簽的功能還是太過單一,至少對于普通用戶而言趣味性遠大于實用性。所以,最近兩年NFC標簽已經(jīng)逐漸淡出了市場。
好消息是,手機NFC的讀卡器模式不僅限于讀取這種標簽,通過這個模式還能實現(xiàn)更多實用功能。
高級應用:讀取IC卡
手機的NFC讀卡器模式的另一個本領(lǐng),就是可以讀取部分IC卡中的信息。以北京市的公交一卡通為例,它就屬于可被NFC讀取的IC卡之一。只需在手機上安裝“北京一卡通”官方APP(http://www.bmac.com.cn/),打開手機NFC功能并將一卡通與手機背部接觸后(圖7),該APP就能識別出卡號、余額等信息,而我們則可選擇通過微信進行云端充值,免去了線下的排隊之苦(圖8)。
可惜,由于各個城市的公交一卡通“各自為政”,所以現(xiàn)在還沒有任何方法可以“通吃”所有的一卡通產(chǎn)品,支付方式也存在僅支持微信、僅支持QQ或僅支持支付寶或多種支付組合的方式。需要注意的是,無論是哪一種支付方式,在支付成功后都需要再次將公交卡貼近手機的NFC感應區(qū),否則支付的錢將無法寫入到公交卡里!
如今的銀行卡都已經(jīng)升級到了IC卡(芯片卡),但只有支持非接觸式(交易時卡放在POS機上而無需插入POS機內(nèi))的銀行IC卡信息才有機會被手機的NFC讀取。
想讀取銀行IC卡的信息,需要在手機上安裝相應的金融類APP,比如各大銀行的客戶端、支付寶等等。以北京銀行的IC卡為例,將卡片靠近手機背部的NFC模塊,就能通過這些APP讀取到最近的10條交易日志(圖9),并可直接選擇對其進行轉(zhuǎn)賬等操作。
卡模擬模式
Card Emulation
對Android手機而言,只要配備了NFC,就一定支持前面介紹過的點對點和讀卡器模式,但是否支持卡模擬模式就不一定了。因為手機要想支持這一功能,需要NFC包含完整的CLF(非接前端模塊)、射頻天線和SE(安全區(qū)域)三大部分,而是否支持完整的卡模擬模式,也將決定一款手機的NFC在金融方面的潛力。
讓手機變身公交卡
支持NFC的手機有兩種變身公交卡的方式,其一是去營業(yè)廳辦理更換支持公交卡功能的NFC-SIM卡并且開通NFC功能(圖10),在手機的NFC設(shè)置中將安全芯片對應的選項設(shè)置在卡1,再將默認付款應用改為運營商錢包(圖11)。需要注意的是,并非所有NFC手機都支持NFC-SIM卡,因為它需要NFC-SWP功能的支持。
這個方法適合沒有內(nèi)置SE的NFC手機,NFC-SWP功能的主要作用,就是讓NFC-SIM卡模擬SE安全芯片,從而實現(xiàn)扮演公交卡的目的。
如果你的NFC手機內(nèi)置SE,那么恭喜你,只要你購買的手機品牌有足夠的影響力,那它無需更換NFC-SIM卡也能模擬公交卡,而這種方式又被稱為“異形公交卡”。
以小米手機5為例,在小米MI Pay中可以購買包括北京市政交通一卡通、上海公共交通卡、武漢通、蘇州市民卡、廣東嶺南通在內(nèi)的異形公交卡(圖12),其原理就是將虛擬的公交卡號寫入到NFC的SE安全芯片里,使用上與實體公交卡一樣,可以享受當?shù)氐膬?yōu)惠政策,刷卡時只要把手機背部的NFC區(qū)域?qū)书l機一掃即可。需要注意的是,這種異形公交卡不支持退卡(圖13)!如果手機丟失或換新機了,你的異形卡也就白買了。
手機扮演銀行卡
同理,只要手機NFC包含SE,且支持NFC-HCE或NFC-eSE功能,你還能將銀行卡寫入到手機NFC的SE安全芯片中(圖14),今后你的手機就變成了各種銀行卡,輕松實現(xiàn)云閃付(圖15)。
但是,NFC的SE安全芯片只是硬件基礎(chǔ),它能否支持異形公交卡和模擬銀行卡,需要手機廠商自己開發(fā)支付類APP(如Apple Pay、MI Pay、華為錢包等等),然后由手機廠商去和當?shù)亟煌òl(fā)行方以及銀行談合作。以華為Mate 9為例,雖然它也支持異形公交卡,但暫時僅支持上海本地,其他地區(qū)還有待開通。
總之,雖然NFC不是什么新鮮的技術(shù),而且如今支持這一功能的手機也越來越多,但真正能將NFC功能充分挖掘出來的卻僅占少數(shù)品牌和產(chǎn)品。NFC硬件是否配備SE,是否支持SWP、HCE、eSE功能,以及手機廠商的影響力都是值得我們考量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