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人類非自然表情是可以受人類意志的支配和控制,是人類的某些心理活動不想讓別人知道,從而用非自然表情來進行掩飾和偽裝。重視大學生非自然“表情動作”的研究,有助于更加深入地研究大學生個體,增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和針對性;學會“察言觀色”也有助于從多種渠道了解和掌握學生的心理,紓解大學生的心理危機,利于大學生身心的健康發(fā)展;同時表情識別是人際交往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正確識別對方的表情和情緒,可以推動人際關系的和諧發(fā)展;對個別有心理問題學生的非自然表情動作進行識別,有助于探尋學生更為隱秘的內心世界,并找準心理病因,便于準確把脈,精準施救,會起到未雨綢繆的防范功能。
關鍵詞:高校教育;非自然“表情動作”;識別
古詩十九首里《明月何皎皎》里有幾句:“憂愁不能寐,攬衣起徘徊。出戶獨彷徨,愁思當告誰!引領還入房,淚下沾裳衣?!蓖ㄟ^攬衣、徘徊、彷徨、淚下、愁思這樣的動作及表情表達了客居他鄉(xiāng)的憂愁以及對意中人的思念,比單純的語言表達更加傳神達意,因此說有時表情動作的表達要比語言的表達來的更委婉和有作用。人類除了具有靈長類動物同有的自然表情外,還有只屬于人類獨有的非自然表情。這種非自然表情是可以受人類意志的支配和控制,是人類的某些心理活動不想讓別人知道,從而用非自然表情來進行掩飾和偽裝。正如美國心理學教授Paul Ekman說過“當一個人收到來自外界的信息時,會在四分之一秒內,在他/她的面部上不經(jīng)意的泄露出他當時的真實感受,如快樂、憤怒等等”。
一、非自然“表情動作”的概述
“表情”一詞,是指人類自己——情感、情緒、心情反映在人體面部的形態(tài)以及變化。人類不僅擁有發(fā)達的智力,同時還擁有著豐富的情感,正是因為情感情緒的存在,才使人類有了快樂、悲傷、痛苦、憤怒等等一系列的面部表情特征。人的面部有42塊肌肉,可以產(chǎn)生極其豐富、變化多端的表情,而且能夠準確的表達出十幾種不同的情感。非自然表情動作是可以受人類意志的支配和控制,是人類的某些心理活動不想讓別人知道,從而用非自然表情動作來進行掩飾和偽裝。如在現(xiàn)實生活中,當我們問及考試屢次作弊學生原因時,他們總可以把作弊理由說的毫無瑕疵,他們的語言是進行包裝,然而他們的自然表情是容不得包裝,在告知學生作弊是違紀會處分的那一瞬間,可以看到這學生臉上擔憂害怕的表情,而這表情只僅僅停留短短的一秒鐘,馬上就會被意志所控制住,迅速的被非自然表情所代替。需要說明的是,在現(xiàn)實生活中,人們在進行交流時不知道下一秒鐘會發(fā)生什么事情,因此非自然表情是在自然表情之后而出現(xiàn)用來掩飾或是偽裝其內心真實的想法。
二、對學生“非自然表情動作”識別的重要性認識
生活中的表情動作是出自每個人內心,沒有受到主體意識的控制,如果你在一場宴會上碰到你很討厭的上司,在看到的那一瞬間你驚訝、厭惡的表情絕對是真實可信的,但那僅僅只停留在你臉上1到2秒鐘,因為你很快會去運用你的非自然表情動作,會馬上對他表示開心而露出笑臉。例如,笑,這是一個在現(xiàn)實生活中很普遍的表情動作,當我們在拍集體照的時候,很多時候都會喊出“茄子”的聲音,使每個人都出現(xiàn)面帶笑容的表情,而此時的笑很可能并非是真情流露。心理學家指出只有當我們因內心興奮而開懷大笑時才是真笑。真笑和假笑是受不同腦區(qū)控制。我們在笑的時候臉上有80塊不同的肌肉在同時的運動,但是笑卻不一定全是發(fā)自內心的笑,笑是由兩組不同的笑肌肉控制的,一種是不是發(fā)自內心的,帶有某種目的性的假笑,這種笑是使用臉上兩塊到嘴唇兩端為止的顴框肌,是可以隨意表現(xiàn)的;而另外一種是發(fā)自內心的笑,這個笑是依靠環(huán)狀眼肌,把面頰和額頭的皮膚都牽向了眼球,必須是發(fā)自內心,因為它使用的是人類不可控制的面部肌肉。我國《詩經(jīng)》中就記載過“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的語句。眼睛是屬于面部的一個器官且處于特別重要的位置,在現(xiàn)實生活中我們總能通過觀察一個人眼神的變化來判斷其的心理變化,所謂眼睛是心靈的窗戶。人的眼睛可以表達出內心的感受、欲望和情緒。愛德華·海茲說過,對于某些事物感到濃烈興趣或是過于專注某些事物的人,他們的瞳孔都會不同程度的放大,就如男女在看到異性的裸照時瞳孔就會出現(xiàn)放大的現(xiàn)象,或是在看到嬰兒的照片時,女性和有孩子的男性會瞳孔放大。瞳孔既能放大也能縮小,瞳孔的微小變化就表現(xiàn)出了人內心的情緒波動,因此說眼能傳神。作為教師在與學生進行溝通的時候,就要學會識別這種非自然表情動作,有利于進一步了解學生的心理狀態(tài)。如果在聚會上遇到了你討厭的人,但是礙于當時的規(guī)定情境,你或許對她置之不理,或許對他違心的一笑,不管怎么樣,你不會與他瞪眼相對,這就是我們非自然表情動作的展示。那么在與學生談話的過程中,可以通過觀察學生非自然表情動作的變化來判斷他對你的信任度和接受度,從而來轉變談話的內容和方向,更好地與學生進行溝通。因而作為高校教育者,一定要深入到學生當中,平日里多與學生溝通、了解學生,這就需要我們善于運用各種渠道去掌握每一個學生的情況,尤其是針對特殊學生群體,這類學生出于保護自我的原因,善于偽裝自己的情感,容易出現(xiàn)非自然的表情動作來混淆我們的判斷,這就更加需要我們主動去發(fā)現(xiàn)去探索去研究,通過對學生表情動作的研究,可以掌握他們真實的心理感受和想法,從而促進學校教育工作的開展。
總之,作為一種外在的能完美體現(xiàn)心理情緒被人清楚認知的行為特征,結合現(xiàn)代學生的特點,以高校教育工作為突破口,讓高校教育工作者觀察、識別和了解學生表情動作所傳達出來的心理狀況,實現(xiàn)表情動作在大學生教育工作中的效用。
(作者單位:浙江寧波工程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