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個小伙子,他家境貧寒,一直想出人頭地,在別人面前爭足面子。他努力拼搏了多年,終于買了一輛夢寐以求的寶馬。我問他:“你買了這輛車以后高興了多久?”他說兩個星期,還告訴我新鮮幾天以后,他發(fā)現(xiàn)沒有多少人注意到他開的是寶馬,很多不知道情況的人問他借了誰的車,還有的以為他是別人的司機。這讓他非常郁悶。
還有一個姑娘,她一直希望自己在別人眼里有品味,而有品味的標(biāo)志就是有一個愛馬仕包。她省吃儉用了好久,終于買了一個價位最低的愛馬仕包。我問她這個包讓她高興了多久,她說沒幾天,而且最讓她感到難過的是朋友曾對她說:“你這個包還真有點兒像正品?!?/p>
我問過買房子的人住進新房子幸福了多久,很少有人回答說超過兩個月。
現(xiàn)代社會的各種信息經(jīng)常對我們耳提面命:你要擁有這個,你要擁有那個,要到這兒去,要到那兒去,好像擁有了物質(zhì)和感官的愉悅就擁有了幸福。很多人信以為真,于是把全部的精力用在追逐物質(zhì)和追求感官的愉悅上。
要想生活幸福,物質(zhì)要有,但感官的愉悅更重要。況且,一切物質(zhì)一旦擁有就會開始掉價,它們讓你持續(xù)愉悅的時間非常短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