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個特別不會說話的人。
朋友們在微信群里交流護膚心得,A小姐說:我最近用的××面膜,效果好好,推薦你們?nèi)ベI哦。
我回復:這款面膜怎么長得那么像微商的三無產(chǎn)品?用在臉上的東西要謹慎啊,一個用不好,說不定就毀容了。
然后,我還甩出一個新聞鏈接——“三無面膜熒光劑超標,女子使用后臉部潰爛”。
群里頓時一陣詭異的靜默,D小姐私扣我:那款面膜是B小姐賣給A小姐的……
B小姐也是我們?nèi)豪锏囊粋€朋友。
我感覺自己頭上正飛過一群烏鴉……
去年冬天,雙面羊毛呢大衣風行,面料輕薄款型好,可價格并不親民。有一天,同事A興沖沖地說:“我在聚劃算搶了一件雙面羊毛呢大衣,好便宜,才199!”路過的我冷冷地說:“不能吧?這么便宜,肯定不是100%的羊毛呢。”要知道,我剛剛才花1999買了一件!
同事的高興勁兒瞬間被澆滅了。
后來同事收到貨,打開一看,是一件皺巴巴、硬邦邦的衣服,含90%以上的聚酯纖維,羊毛含量少得可憐。我跟同事說:“所以說,一分錢一分貨,下次別再圖便宜亂買啦?!?/p>
天地良心,我說這話絕對是出于好心,可是同事的臉明顯黑了……
這樣的事太多,我感覺我的人生就是一臉懵逼地在不停地得罪人,還委屈地覺得大家對我越來越不熱情了。
前陣子,閨密到長沙辦事,在我家住了一段時間。某天晚上,我們倆依然邊看電視邊吐槽,她突然蹦出一句:“今天碰見你鄰居了,她說你好冷漠,跟你打招呼你都不理她。”
我臉上又是一個大寫的蒙。
我所住的小區(qū),地處城郊結(jié)合處,因為周邊太荒涼,很長一段時間,我們這一層只有我一個人住。對門的鄰居在深圳上班,把鑰匙交付給我,讓我偶爾幫他照看一下房子,有一戶至今還沒任人入住,所以,說這話的只能是斜對門那個隔三岔五才來住上幾天的大姐了。
我努力回想了一下,我每天早出晚歸,跟鄰居大姐碰面的機會少之又少,偶爾幾次在電梯外遇見了,我也是會點頭微笑,還熱情地搭把手幫她把電動車推到電梯里的……so,冷漠從何說起?!
閨密說:“你知道鄰居叫什么名字嗎?”
我:“……”
閨密說:“你知道鄰居是做什么的嗎?”
我:“大概……可能……家庭主婦?”
閨密甩了個大白眼給我。
這樣說起來,我真的是一個不熱情,甚至有點兒冷漠的人,所以我的朋友很少。我和認識的很多人都只是點頭之交,所以活得越久,我就覺得自己的圈子越狹窄。
我有個認識多年的朋友,業(yè)余活動極其豐富,每天都能約上一幫人,要么周末去香港爬山,要么飛上海參觀某個不知名的攝影展,我感覺她每天都能結(jié)識新朋友。而我點開自己的朋友圈,刷刷劇,學學烘焙,小區(qū)舉辦的業(yè)主活動我都懶得去參加。
閨密說:“所以,你嫁不出去活該?!?/p>
我曾以為,說話直率是一種美德;我曾相信,人與人之間的相處,只要坦誠就足夠。
可是,我說的話是那樣地消極、負面,我從未顧慮到聽我說話的人的感受,從未想到,朋友聽到我說的不客氣的話會受傷。
而我把這種消極的情緒帶到了日常生活中,對生活也是消極對待。
于是我交不到新朋友,和老朋友也逐漸產(chǎn)生隔閡。
在這世上,我們不需要做一棵仙人掌,渾身帶刺地活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