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在貴州,一說到陶藝,首先想到的是牙舟陶。從始于原始時代的捏塑成型,至源于距今5000年左右的陶輪制泥胚,直到現代的注漿成型,牙舟陶的制作不僅步步經歷,而且還完好地保留著遠古的遺存。從選料到成型、裝飾、施釉、燒成,牙舟陶全然沿襲著傳統(tǒng)的工藝流程。古老的小龍窯、階梯窯里,至今還在講述著因“寒火”與“冰裂”傳奇……
對于陶瓷,世界知名人類學家j.E.利普斯在其最富盛名的《事物的起源》一書中如是贊道:“制陶術的最高峰是瓷器的發(fā)明,這是文化發(fā)達的中國人給人類物質財富增添的另一件禮物”、“直至今日,中國瓷器大約仍是世界上最有價值之物。瓷器使各個時期權勢者的桌子上增添光彩”。美國文化史專家威爾·杜蘭特更是在他耗時四十余年寫就的《世界文明史》中滿懷崇敬地寫道:“如今我們對于中國的陶瓷器只能懷著無限的回憶,它們就像中世紀的彩色玻璃一樣,將永遠不可能再回來。歐洲的陶工雖然全力以赴,但所制陶瓷器仍然趕不上中國陶瓷器的精細。不同于江蘇宜興紫砂陶、云南傣族慢輪陶、青海囊謙黑陶等名陶,也不同于貴州省內雷山灰陶、余慶綠陶和黑陶、織金沙陶、威寧白陶、貞豐黑陶、赤水紅陶等,這些陶,或以質地,或以制作器具,或以色澤命名,而“牙舟陶”,則是一個較少以其生產地命名的陶器產品之。
苗族是來自北方的民族,刺繡自然受到北方文化影響,到山區(qū)后保存甚至發(fā)展了中原的刺繡文化,例如鎖繡、縐繡、平繡,就是上述繡法的延續(xù)。苗族刺繡還突出體現變化與升華原則和概括夸張原則,繡法多樣,色彩搭配通俗,由于是對大自然的提煉。抽象和夸張,采用物象虛幻、變異肢解物體、讓有形變無形的奇特大膽手法來寫意與表達情感,因而圖案超脫、色彩艷麗,留有較大的想象空間,起到神秘而深沉的作用,苗繡這一表意豐富文化內涵的技法可堪稱在“四大名繡”之上,值得大書特書。苗繡的美學價值突出表現在離奇的構圖,出乎正常思維的方法以及多種手段的表現。例如,一只蝴蝶可能配上蛇身,一朵綻放的鮮花細看卻是只蝴蝶,兩張楓葉可以理解為一只蝴蝶,也可以理解為一對牛角,要依情景而論,這不同于西方油畫的逼真、蘇繡的栩栩如生,也不同于中國畫的朦朧抽象,苗繡圖案更富于空間的想象,需要縱向、橫向思維的拓展,甚至是逆向反思,才能感悟圖中奧秘。此外苗繡的色調搭配得當,突出主體紋路,圖紋講求對稱性,呈現個體、局部、整體的多層次、多元化美學法則。有學者稱,在所有刺繡中,苗繡是最值得研究的。苗族刺繡圖案包含有宇宙觀、宗教信仰、圖騰崇拜、歷史記憶、神話傳說、生活環(huán)境的動植物等紋飾圖案,這些紋飾圖案是傳承苗族文化的載體。
織錦刺繡銀飾中出現大量祖母蝴蝶,稱之為“蝴蝶媽媽”。苗族認為世界和人的發(fā)展過程是這樣:大霧——楓樹(產生萬物之源)——蝴蝶(與水泡泡為家)——12個卵(鵲宇鳥來孵化)——姜央(人類始祖)以及動物和諸神。苗族對始祖是倍加崇敬的,我們可從織錦刺繡銀飾的蝴蝶圖案上窺見一斑?;浇陶J為,世界萬物是由上帝創(chuàng)造的,人也是上帝的創(chuàng)造物,上帝是什么,怎樣來的,基督教沒有講清楚,所謂上帝僅是人們想象的偶像,純屬子虛烏有。相對而言,苗族這人類起源的史學觀更有科學性,比較接近事實真相。同時基督教虛設的上帝創(chuàng)造至尊無尚,人們奈何不了它,時時對它虔誠定期祈禱。而苗族則不然,認為鬼神與人類同為卵生,包括雷公、老虎等,人與鬼神地位平等,因而對各種鬼神的“發(fā)怒害人”人們就可以借以道具、犧牲品、咒語、巫詞,通過神鬼的中介人(巫師)對鬼神誘騙、驅趕,使其遠離人們或不為難活著的人們。苗族同時賦予這些自然物以“龍”的概念,使這些自然物神秘起來,因為“龍”難以觸摸,甚至不可接觸,說穿了就是披上了巫文化色彩,苗族對于巫中善神持虔誠并祭供以求保佑的心理,從哲學上講,苗族的意識形態(tài)里帶有講安全、求和平、求安寧的世界觀。在苗族織錦刺繡銀飾中的蝴蝶圖案所寓含的思想是非常深刻的。
滿足生活的需要永遠是器物生產制作出發(fā)點和歸宿。“有目的地制造某種用具是由用途決定的,而目的與用途不明確的工藝品,一般是不存在的,即使是創(chuàng)造出來,我們也不把它叫工藝品,而只是把它作為一個單純的物品來看待,或者將其劃人有意識地表現創(chuàng)造美的美術作品——繪畫和雕塑的領域里去。實用性是工藝品的全部生命之所在,是至高無上的鐵的原則。”牙舟陶作為一種根生于現實所需的陶器,其內在的功用,在一定程度上,恰恰是當地民間生活的折射。用苗族刺繡蝴蝶紋和牙舟陶完美結合,使得使用功能和欣賞功能并存,并把牙舟陶藝術手法和苗族刺繡蝴蝶紋延續(xù)和發(fā)展下去,是一種雙贏的做法。
(作者單位:貴州大學藝術學院)
項目名稱:貴州大學人文社會科學科研青年項目項目編號:GDQN2014011
作者簡介:李莉(1982-),女,貴州安順,貴州大學藝術學院設計系教師,職稱講師,研究方向:環(huán)境藝術設計,產品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