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英
羅伯特·舒勒是美國洛杉磯市一所教堂的神父。由于他所執(zhí)掌的教堂狹小昏暗,羅伯特夢想著用玻璃和鋼材建一座水晶大教堂,讓人們在寬敞明亮的教堂里傾聽上帝的聲音。不久,他找到了美國著名建筑設計師菲利普·約翰遜,向他描述了自己心中水晶大教堂的模樣,菲利普聽后說:“建造這樣一座水晶大教堂,最少需要700萬美元。請問,你有這么多錢嗎?”
回到家中,羅伯特開始做他的籌款規(guī)劃。700萬美元可以這樣獲得:尋找一筆700萬美元的捐款,或?qū)ふ?筆100萬美元的捐款,或?qū)ふ?4筆50萬美元的捐款,或?qū)ふ?8筆25萬美元的捐款,或?qū)ふ?0筆10萬美元的捐款……
要尋找到一筆700萬美元的捐款會很難,但100萬美元的捐款就相對容易一些。于是,羅伯特輾轉在各個富商之間籌募捐款。大多富商表示愛莫能助,有的甚至拒絕見他。但他沒有放棄,依然一個接一個地問下去。兩個月后,羅伯特終于打動了一位富商,同意捐款100萬美元。六個月后,羅伯特籌到了兩筆50萬的捐款。12個月后,他籌到了6筆25萬美元的捐款……第二年春天,羅伯特在報紙上做廣告,邀請全美國人民來認領水晶大教堂的每塊玻璃,500美元一塊,分期付款的方式支付,每月50美元,10個月付清。
就這樣,歷時20年,直到1980年9月,耗資2000多萬美元、可以同時容納2890人的水晶大教堂終于在加利福尼亞州南部的橙縣竣工建成了。水晶大教堂成了南加州的地標性建筑,還被美國《時代》雜志評為全球最有影響力、感染力和奇觀度的建筑之一。
螢火小語:生活中,人們之所以會半途而廢,往往不是因為難度大,而是覺得成功離得太遠。將長遠目標分解為多個易于達到的階段目標,然后再循序漸進地實現(xiàn)每個階段目標,最終就能實現(xiàn)那個大的目標。
文題延伸:大與小;永不放棄;換個思路……
(梨花若雪摘自2016年9月27日《生命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