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麗蓉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C 文章編號:1672-1578(2016)12-0211-01
《語文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作文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小學生作文就是練習把自己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內容或親身經歷的事情,用恰當的文字表達出來”。作文教學既是對學生進行字、詞、句、篇的綜合訓練,又是對學生進行多種心理活動的綜合訓練,更要升華為一種創(chuàng)造力的培養(yǎng)以及人格完善的教學。
隨著多媒體網絡技術在教育領域的深入應用,一個以多媒體網絡教育為標志的現代教育時代已經來臨。它以其圖文并茂,情、色、聲、意俱在的新穎性、直觀性、趣味性、實用性等多方面的優(yōu)勢,大大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激活了學生的思維細胞,優(yōu)化了我們的課堂,給我們的教學帶來意想不到的收獲。
1 牽手多媒體,學生習作興致勃勃——喜歡作文課堂
眾人皆知,興趣是學習最好的老師,興趣是學生習作最重要的內驅力。學生只有首先對習作有興趣,才會樂于去做這件事情,才可能讓學生在完成習作這件事情的過程中體驗成功,分享快樂,從而喜歡上作文課堂。
首先,多媒體的美麗畫面,給了孩子們視覺的刺激,讓他們不知不覺地集中注意力,進入畫面創(chuàng)設的特殊情境中,以愉快的狀態(tài)進行學習。小學生擅長形象思維,任何一種說教都沒有直觀形象的畫面更能激起他們學習的興趣。比如對于一年四季,學生都不會感到陌生,但真要讓學生來描繪一下自己喜歡的季節(jié),就不一定每個學生都有興致。
其次,多媒體的悅耳聲響,給了孩子們聽覺的享受,讓學生在音樂創(chuàng)設的習作情境中,帶著激情,伴著濃厚的習作興趣完成寫作的學習任務。音樂是一個美妙無比的世界,它讓我們沐浴著各種聲響,接受熏陶,在潛移默化的過程中,凈化自己的心情,在課堂上也能讓學生以濃厚的興趣進行學習。
2 牽手多媒體,學生習作言之有物——善于捕捉亮點
雖然現代孩子們生活五彩繽紛,童年多姿多彩,但要用自己的眼睛去發(fā)現,用自己的耳朵去傾聽,用自己的心靈去感受生活還是非常困難。多媒體這位現代化的老師,就憑借它獨特的現代化優(yōu)勢,擔負起了讓學生有話可寫的重任。
多媒體再現生活,給學生最原始的刺激和積累,讓他們直觀感受生活的豐富多彩,及時表達心中的感受。現在的學生,視野是開闊的,接觸面是廣泛的,心中的世界也是豐富的,但是要讓他們在作文課堂上將這些材料好好運用,倒也有一定的難度。這時,多媒體就可以滿足學生的這種需求。學生的思維之門被打開,有話說了,有事寫了,而且還抓住了自己心中最精彩的瞬間,這就是多媒體運用得當所起到的最佳效果。
3 牽手多媒體,學生習作得心應手——大膽表達思想
有了寫作的內容,這才解決了素材問題。在作文課上,我們還要解決怎么去組織素材,有一定條理地將這些素材通過自己的語言表達出來,這就需要一定的方法支撐。根據小學生心理特點,如何讓這些枯燥的習作方法變成有趣的技巧引領?多媒體,又一次發(fā)揮了它獨特的功用,將習作的基礎方法形象地讓學生領會。
首先,以圖代序,進行寫作。在小學的作文課堂上,圖片大受孩子們的歡迎。每當你出示了一幅美麗的圖片,學生總能高度集中注意力,我們就可以順勢將習作中應該注意的寫作順序進行落實。學生看看圖片,馬上就有序地按照圖片的順序進行寫作,這樣寫出的作文自然又形象。
其次,開拓思路,創(chuàng)新思維?!墩Z文課程標準》在寫作能力的培養(yǎng)中貫徹了這樣的思想:只有為學生提供廣闊的寫作空間,減少對寫作的束縛,才能實現寫作的個性化,使學生表達出自己的主觀感受,而多媒體,就以其特殊的優(yōu)越性,能夠起到開拓學生思路,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的作用。多媒體,提高了學習效率,最重要的是全面的視角展示,給了學生完整的體驗,為自己獨特的創(chuàng)作奠定了堅實基礎。
4 牽手多媒體,學生習作各盡所能——展示時代風采
首先,跟緊網絡學習時代。隨著社會的發(fā)展,網絡的日新月異,學生的生活和學習方式都有了很大的改觀,學生從單一的接受者轉變成了積極主動的參與者,老師由單純的組織者變成了合作鼓勵者。教師和學生角色的轉變,直接導致了學生獲取知識能力的學習方式有所改變。在網絡化條件下的寫作教學課堂中,教師的主要作用不再是簡單地提供寫作信息,而是轉變成了如何引導學生通過網絡獲取豐富的寫作信息,然后通過選擇、交流、整合,加以提煉。在這樣的課堂上,體現的是以學生的自主性為主要特點,以動態(tài)的開放教學模式,去培養(yǎng)學生獲取、加工、表達信息的能力。雖然多數都停留在口頭的表達上,但這都是新時期很需要的一種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和訓練。
其次,共同批改,方便交流。習作之后的后續(xù)工作就是習作的修改和批改了,這是作文教學過程中很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以前老師改學生的習作,改得焦頭爛額,學生拿到作文本后卻是置之不理,達不到應有的改進效果。有了多媒體平臺,學生就成為修改和批改習作的主人,不僅調動了學生積極性和主動性,而且還取得最積極的批改效果。多媒體的展示臺,其最實用的功能就是可以直接地、真實地、及時地將課堂的信息反饋給學生,讓學生自己來完善自己的不足,達到改以促進的作用。比如,我們教了習作,而在學生習作的過程中又表現了其共性的不足,這時,我們就可以用上展示臺,將學生中最典型的文章,讓大家都來評改。針對文章,學生可以各抒己見,將自己的想法提出來,一方面也幫助同學提高習作的水平,另一方面也提高自己的鑒賞能力,可謂一舉兩得。
多媒體作為一項新型的現代化教學技術,正是本著輔助、調節(jié)、服務、優(yōu)化教學過程的方向,以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為出發(fā)點,在發(fā)揮著其獨特的積極作用,給我們的作文教學也包括其他的教學過程帶來方便和高效。正是像多媒體這樣的現代教學技術,帶著我們教師告別“一支粉筆﹢一塊黑板﹢一張嘴巴”的傳統(tǒng)被動式教學模式,引領我們漸漸融入新型的現代化的課堂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