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煒+晏波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C 文章編號:1672-1578(2016)12-0151-011
在教育飛速發(fā)展的今天,教學反思無論是對教師自身教學水平的提高,還是對教學效果的提高都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它是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階梯,是教學質量改進的重要途徑。通過教學反思能夠不斷地,逐漸地提高教師自我的教學監(jiān)控能力,提升教師的專業(yè)素質,綜合水平等。
1 教學反思的概念
李秉德在其所著的《教學論》一書中這樣解釋到“教學”一詞,“教學”就是指教的人指導學的人進行學習的活動。它指出了教和學的統(tǒng)一,進一步說,教學指的是教和學相結合或相統(tǒng)一的雙邊活動。只有教或者只有學的片面活動或者只是這兩項活動的簡單相加而沒有什么“結合”或者“統(tǒng)一”在其中,都不是我們所說的嚴格意義上的教學活動。其次我們談談什么叫反思?現代漢語詞典對反思的釋義:“思考過去的事情,從中總結經驗教訓;反思過去,是為了以后?!眰ゴ蟮慕逃叶磐凇段覀冊鯓铀伎肌芬粫袑Ψ此嫉母拍钭隽私缍ǎ骸胺此际菍θ魏涡拍罨蚣僭O的知識,按照其所依據的基礎和進一步導出的結論,進行主動的持續(xù)的和周密的思考?!盨olomon,J.(1987).New thoughts on teacher education.Oxford Review of Education,13(3)267—274. Solomon在這篇文章中解釋反思:“反思是調節(jié)過去的經歷、行動、個人理論和公共理論的中介,通過反思重新探索過去的經驗,挖掘其中隱藏的價值,是個人知識和意義建構的過程。”學者趙明仁在《教學反思與教師專業(yè)發(fā)展》一書中對反思的界定:“反思是尋找行為,行為背后的假設及行為后果之間關系的過程,具有探索的性質?!苯虒W主要是在學校這個場所之內,在教室和學生之間進行的有組織有計劃的教學活動。教學過程是一個雙邊互動過程,是教師與學生的雙邊交互活動。既然是這樣,教師的就會根據自身教學活動對學生的影響及時做出思考,以做出應對策略。教學反思就是指教師對教育教學實踐的再認識、再思考,并以此來總結經驗教訓,進一步提高教育教學水平。學者申繼亮在《論教師的教學反思》一文中對教學反思給出了這樣的解釋,“教學反思是教師為了實現有效地教育、教學,在教師教學反思傾向的支持下,對已經發(fā)生或正在發(fā)生的教育,教學活動及這些活動背后的理論假設進行積極、持續(xù)、周密、深入、自我調節(jié)性的思考,而且在思考過程中能夠發(fā)現清晰表征所遇到的教育教學問題,并積極尋求多種方法來解決問題的過程?!?/p>
2 教學反思的內容
教師進行教學反思是教師在教學活動中面臨著的一些實際存在的,感到困惑、不解的問題,這些問題不能解決就會妨礙教學工作的順利開展,影響教學目標的達成。還有一種情況就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遇到了意想不到的情況,這種情況既包含滿意的有時也存在不滿意的情況,教師會思考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情況,什么原因導致的,以后怎么樣改進或者是避免出現同類的情況。教學是有許多要素參與其中的一種活動,教學要素是由教學目標、學生、教師、教學內容、教學反饋、環(huán)境和教學方法組成的。教師對教學活動的反思都是針對教學要素的各種維度進行分析的,所以教師對教學要素考慮的越詳細越廣泛,越細致,教師教學反思的內容也就越全面,教學要求也就越完善,教學效果也就越發(fā)優(yōu)化,對教師教學專業(yè)能力的提升也就越有幫助。
3 教學反思的特征
第一,教學反思是教師主體的反思,是教師這個擁有專門化職業(yè)群體的反思,它是在教師具有一定的理論基礎知識的前提下完成的,不是隨便人群的簡單思考,體現了教師的主體性。第二,教師在教學反思中存在一定的目的性,當然,其目的主要是針對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的優(yōu)化與改進。第三,教學反思其實反映了教師在從事教學活動中的一個探究的過程,它體現了教師的主動性,遇到問題,思考解決途徑。第四,它是教師對過去發(fā)生的事件進行的反思,事件發(fā)生在過去,但是其目的是著眼于未來。
參考文獻:
[1] 姜廣運.淺談教學反思的內容、策略及運用[J].教育探索,2010(10)50-51.
[2] 杜威.我們怎樣思維[M].北京:人們體育出版社,2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