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燕博++++王建琳
獸醫(yī)病理學是以患病動物為研究對象,以物質代謝、機能活動和形態(tài)結構的改變?yōu)橹攸c內容,研究疾病的原因、發(fā)生、發(fā)展和轉歸規(guī)律的一門學科[1]。獸醫(yī)病理學是獸醫(yī)科學中的一門專業(yè)基礎課程,可直接參與臨床疾病的診斷,故掌握動物常見病理變化和病理過程是該門課程學習的主要知識目標;能正確判讀臨床動物常見病理變化并能對臨床病例做出初步的病理學診斷,且具備動物尸體剖檢所需的基本技術和能力是該門課程學習的主要能力目標。在掌握基本理論知識的基礎上,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臨床病理學診斷能力,是應用型人才培養(yǎng)目標下該門課程教學過程中所面臨的重要任務。
教學目標的制定和教學任務的完成與教學方式及輔助手段密切相關?;疾游锊±碜兓筒±磉^程是獸醫(yī)病理學中介紹的基本內容,采用何種教學方式能更形象或直觀地介紹,給學生留下極深刻的印象,是該門課程教學需考慮的問題。如何能將所學的基本理論知識更好地與臨床疾病的病理診斷相結合,使培養(yǎng)的學生能滿足社會需要,是該門課程教學面臨的難點。通過教研室教師們多年的探討,認為采用多媒體授課手段輔助臨床病理電子標本是完成以上教學內容的較好方法。
一、多媒體手段與電子標本的結合
教學過程是教師和學生共同活動的過程,從教學控制論的觀點看,教學過程是教與學之間的信息傳遞反饋的控制過程[2]。教育心理學家特瑞拉研究表明,在人的認知過程中,視覺和聽覺所接收的信息最多,占到所獲得的信息的94%,故視覺和聽覺是信息傳遞過程中的主要組成部分,在教學過程中發(fā)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3]。在教學設計過程中應用多媒體手段并與傳統(tǒng)教學手段有機結合,充分調動學生的視覺和聽覺參與學習,提高教學質量。
獸醫(yī)病理學著重介紹患病動物的形態(tài)結構、機能活動和物質代謝的改變,并以形態(tài)結構的改變作為該課程參與臨床病理診斷的重要依據(jù)[1]。應用型人才培養(yǎng)的目標是培養(yǎng)能把成熟的技術和理論應用到實際生產或生活中的復合型人才,這就要求教學內容與臨床生產密切相關,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實際操作與應用能力。如何將臨床動物疾病發(fā)生情況及重要病變特征引入課堂,使學生更好地了解生產、掌握實際操作技能,滿足社會需求,是應用型人才培養(yǎng)所面臨的問題。故采集臨床特征性的病理變化拍攝照片或錄像,應用多媒體手段恰當?shù)厝谌虢虒W過程的相應章節(jié);加上教師的進一步解釋,將病變特征能更直觀、更形象生動地傳遞給學生,可避免用較多的語言和文字枯燥的描述,易理解掌握并留有深刻的印象,也可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更早地與臨床生產接軌。
二、多媒體手段輔助電子標本在獸醫(yī)病理學教學中應用的優(yōu)點
1.直觀、形象,激發(fā)學生興趣。
采集具有特征性病理變化的臨床剖檢圖片,制作電子標本,并在相應內容章節(jié)進行展示,可直觀反映病理變化,避免單純的語言枯燥描述;電子標本較大體陳舊標本清晰,顏色鮮艷不褪色,能更準確地反映病理變化;對患病動物出現(xiàn)的特征性臨床癥狀可進行拍攝,如神經癥狀等,能更形象地反映疾病的特征;收集臨床常見疾病的主要特征病變電子標本,以完整的疾病案例形式向學生展示,更好地模擬臨床動物尸體剖檢過程的觀察,可將各器官之間病變進行綜合考慮分析,達到臨床疾病診斷的目的。此外,某些病理過程的描述比較抽象,如白細胞的游出,臨床也不可能進行這部分內容的拍攝,可采用動畫制作為電子標本示意此過程的發(fā)生,讓學生更易理解與掌握,且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2.信息量大、內容豐富,提高教學效率。
將獸醫(yī)病理學中所介紹的主要病理變化,如充血、出血、血栓及壞死等,用采集的電子圖片標本來講解病變特征,傳授的信息以視覺的形式傳給學生,縮短語言冗長而反復的刺激,可明顯提高課堂講授效率。此外,大量的電子標本引入課堂,可豐富課堂講授內容,如組織器官發(fā)生梗死出現(xiàn)的病理變化,可用多個器官標本進行展示,更牢固地掌握病變特征,更深層次地理解相關內容。多媒體課件及電子標本的介入,可明顯節(jié)省課堂板書或反復的語言描述所耗的時間,節(jié)省的時間可用于更多臨床疾病案例的討論與分析,從而更好地掌握疾病的病變和增強學生疾病診斷能力。
3.電子標本大都來自臨床,與生產密切結合。
獸醫(yī)病理學課程講授過程中所用的特征性病理變化的電子標本、臨床癥狀的錄像及常見疾病的病例介紹等素材都來自臨床,使理論教學與臨床生產緊密結合,學生可更好地掌握理論,同時能了解臨床疾病發(fā)生情況和疾病發(fā)生特點,較早地接觸生產。大量標本的觀察,可培養(yǎng)學生正確判讀病變的能力,尤其是案例標本的觀察與疾病發(fā)生發(fā)展過程的分析,可培養(yǎng)學生的邏輯分析能力和辯證思維能力及臨床疾病診斷能力,更好地服務于生產。
三、多媒體手段輔助電子標本在獸醫(yī)病理學教學中應用存在的問題
多媒體教學手段輔助電子標本為獸醫(yī)病理學教學帶來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但對教師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存在一些缺點。首先,電子標本的制作需要教師深入臨床生產中,對臨床疾病發(fā)生情況了解,從大量的圖片中選擇具有代表性的特征性病變或案例作為素材制作標本。其次,制作的電子標本必須與所講授的課程內容相吻,合且能更好地支持課程內容,不能只是課堂“秀”圖片,要起到幫助學生理解課程內容的作用。最后,多媒體是教學輔助手段,不能過于依賴,如將所有內容不分主次地都用多媒體進行展示,理論課程將變成錄像課。隨之,老師成了放映員,學生變成觀看者,學生對課程應掌握的內容無印象,且不能營造課堂師生的互動氣氛。
總之,多媒體教學手段已在獸醫(yī)病理學教學過程中發(fā)揮了重要的作用,結合電子標本可更加豐富課程教學內容、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與臨床生成緊密結合,使學生更易理解與掌握,可明顯提高獸醫(yī)病理學的教學質量,強化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趙德明.獸醫(yī)病理學(第3版)[M].北京:中國農業(yè)大學出版社,2012.
[2]冷岳峰,趙麗娟.教學反饋信息的功能與利用[J].遼寧工程技術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13(4):429-431.
[3]馬啟偉.體育心理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基金項目:青島農業(yè)大學應用型人才培養(yǎng)特色名校建設工程項目(XYX2015007;XJG2013051;XBB2014018)。
通訊作者:王建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