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玉亭
感動是一種養(yǎng)分,我常常有一些無法言說的感動。
譬如看見果實落地,一個青澀的蘋果或者一只熟透的梨子,冷不丁兒地從樹上掉下來。就在那一瞬間,我深深地被感動了。
譬如看見一個朋友久違的目光和手勢,看見一顆滾動在草葉上的露珠被風(fēng)摔碎之前的最后一次閃耀……
使我感動的有時是一種聲音,一種復(fù)雜的聲音;有時是一種色彩,一種沉重的色彩;有時是一種狀態(tài),一種含蓄的狀態(tài)。
我不知道為什么要感動。但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若是沒有感動,人們就會在不知不覺中失去自我。如果對于美麗視而不見,對春天無動于衷,那么,還有什么理由在美麗和春天之間邁動雙腳呢?
想一想,一朵花為什么鮮艷嫵媚,一株草為什么搖曳多姿,一湖水為什么清波蕩漾,一尾魚為什么會躍出水面?
也許是因為感動吧,常常被感動并且充滿激情的人是幸福的。
我常常被感動。每次小小的感動都會洗凈我靈魂中的斑點和污漬。日復(fù)一日,年復(fù)一年,感動將會使我的內(nèi)心變得清潔、明亮、豐富而寬敞。
感謝這世上有了感動,如果人不會被感動,他或許會徹底喪失良知和天性,他也許永遠也不會感受到這個世界的溫馨和美好。
感動實在是一種養(yǎng)分,希望每個人都能擁有屬于自己的感動。
這是一篇富于哲理的小散文。作者用清新而深刻的筆觸為感動做出了最精妙的詮釋。本文主要特點如下:
1.善于觀察,描寫細膩。作者善于觀察生活,把生活中一些細微的鏡頭采擷到作文中:熟透的梨子從樹上落下的瞬間、露珠被風(fēng)摔碎之前的最后一次閃耀……加之細膩的筆觸,使文章顯示出含蓄之美,讓人身臨其境,不由自主地隨著文章的情景進入思考當中。
2.蘊涵深刻,語言凝練。感動是一個很抽象的概念,但在作者的筆下,卻被一個個生活中的鏡頭表現(xiàn)出來,感動被賦予成一種色彩,一種聲音,一種狀態(tài)。在文章的結(jié)尾,作者對感動的詮釋表現(xiàn)出一種哲理美,增添了文章的底蘊。像“常常被感動并且充滿激情的人是幸福的”、“感動實在是一種養(yǎng)分”這些語句都靜靜地散發(fā)著哲理的光輝,發(fā)人深思。
(指導(dǎo)教師:李 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