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海明
桌上放著一本薄薄的小冊子,淡褐色的封面,三兩只輕盈的飛鳥在云端自由地飛翔。金黃色的陽光照射著森林,一位老者安詳地坐在高背椅上,白發(fā)垂肩,深邃的目光凝視遠方。他就是泰戈爾,也是我心中飛鳥的精魂:自由而執(zhí)著。他所寫的每一個文字都化為飛鳥,飛向高空,向著太陽展示最赤誠潔白的人性。
品讀泰戈爾,最先想到的是那句“生如夏花之絢爛,死如秋葉之靜美”,仿佛我已看見夏日花朵燦然的笑靨和秋天落葉無悔的面容?!吧缦幕ā薄八廊缜锶~”,他不就是這樣生活的嗎?活著時,擁有永不放棄的決絕,永不畏懼的勇敢,永不后悔的堅定,永不哭泣的樂觀。正如花開只有一季,生命如此短暫,我們不能僅僅固守著生命的厚禮,而應該痛快地把它釋放。當花意闌珊時,我們只“恨西園,落紅難綴”,卻不曾想到過它們的凋零也是另一種生命的開始:落紅護花,枯葉養(yǎng)樹,花落葉枯不是生命的終結,而是它們的涅槃!如此看來,春秋輪回,悲喜交迭,不過如花開花落、葉榮葉枯般簡單,而我們在自以為聰明的生活里又錯過了多少簡單而詩意的美麗?
品讀泰戈爾,更深深感動于“天空中沒有翅膀的痕跡,但我已飛過”的情懷。遼闊而湛藍的天空如一汪海水一塵不染,除了游絲般的白云,還能看到什么呢?是翅膀的痕跡——不在眼前的天上,而在心中的天空。世界如此之大,無法要求人人都記得我,記得我所做的每一件事,只是如果我曾經扇動翅膀,奮力飛翔,那么即使我在大洋中心墜落,我的翅膀也將劃出優(yōu)美的弧線——天空記得,泰戈爾也記得。
品讀泰戈爾,難忘這句“鳥的翅膀纏上金塊,那么它就飛不高了”。生活在文明社會里,現實籠罩天空,飛翔就成了自由搏擊的象征,成了我們活潑天性的展示,成了我們脫離城市的儀式。一顆赤誠的童心是有翅膀的,正像掙脫了束縛的自由,無邊的幻想駕著夢想的馬車巡回,讓沉睡的人們聽到無形的羽翼拍打的聲音。輕裝上陣的人最幸福,正如不困于珠寶牢籠的鳥是最自由的。
泰戈爾的詩就像藍色之城——印度的久德普爾大片愜意的藍色,令我感動,但不感傷。仿佛這種快樂已經超越了悲痛,已經不再是簡單的快樂。我像一只小蜜蜂,暢游在這詩的花園,啜飲其中愛的花蜜,喜悅便從眼底流過,笑意慢慢蕩漾。
如今的我,不似小頑童般稚氣無邪不識憂,也沒有兩鬢斑白人的寬容豁達無所謂,但我有還未裁剪的質樸長衫。十六歲的生命很短,但是,泰戈爾的詩曾帶給我多少愛的潤澤和對生命的思索!他的詩教我學會拋開無頭緒的煩躁,聆聽自然的聲音,描繪生命真實的顏色,找回生活里永恒的真理。
以前提起印度,你會想到吉卜賽人、泰姬陵、濕婆天;那么以后,我希望你還能想到泰戈爾。
人海中沒有他的足跡,但我知道,他已經走進無數人的心中……
‖安徽省界首市顧集中學
作者無疑是泰戈爾的忠實粉絲,其熱愛程度不亞于眼下的追星,而這一切,源于他對于泰戈爾作品的深度理解和喜愛之情。作者通過“生如夏花之絢爛,死如秋葉之靜美”,“天空中沒有翅膀的痕跡,但我已飛過”,“鳥的翅膀纏上金塊,那么它就飛不高了”三句詩來引領文字,表達自己對泰戈爾詩詞的理解和對生活的思考,從中我們發(fā)現,泰戈爾的文字,已經成為作者青春成長的養(yǎng)料,帶給作者無數愛的潤澤和對生命的思索,這種精神上的品讀,已經轉變成生命的滋養(yǎng)!
【適用文題】走近文化名人;他走進我的心中;閱讀與成長……(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