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丹,王強,李建梅,施壽榮,胡艷,童海兵
(中國農業(yè)科學院家禽研究所,江蘇 揚州 225125)
夏季揚州地區(qū)小規(guī)模黃羽肉雞養(yǎng)殖場寄生蟲感染情況調查*
邵丹,王強,李建梅,施壽榮,胡艷,童海兵**
(中國農業(yè)科學院家禽研究所,江蘇 揚州 225125)
本調查旨在了解揚州地區(qū)小規(guī)模黃羽肉雞養(yǎng)殖場寄生蟲感染情況。對揚州6個小規(guī)模黃羽肉雞養(yǎng)殖場進行調查,調查對象分別為30、72日齡黃羽肉雞,每個日齡調查3個場,每個場各隨機取10份糞便樣、腸道樣和血樣進行檢測。結果顯示:6個小型養(yǎng)殖場肉雞主要感染球蟲和螨蟲,未感染線蟲、絳蟲、住白細胞蟲等其他寄生蟲;其中球蟲感染率達71.7%,主要感染對象為30日齡肉雞,感染部位以盲腸為主,其次為小腸;螨蟲感染率為30%,主要感染對象為72日齡肉雞。綜上所述,夏季揚州地區(qū)小規(guī)模黃羽肉雞養(yǎng)殖場要加強球蟲、螨蟲的防治措施。
揚州;黃羽肉雞;寄生蟲;調查
近幾年來,隨著市場對黃羽肉雞禽產品需求量增加,其飼養(yǎng)量也在逐步增加。在江蘇地區(qū),黃羽肉雞的飼養(yǎng)方式多采用平養(yǎng)加放養(yǎng)的飼養(yǎng)模式。雖然放養(yǎng)有利于改良雞肉品質,但是由于放養(yǎng)環(huán)境變化大,衛(wèi)生防疫相對較弱,雞極易被寄生蟲感染,從而引起雞群發(fā)病[1]。被寄生蟲感染雞只生長緩慢消瘦,甚至死亡,嚴重影響肉雞生產的經濟效益。黃羽肉雞雞群感染寄生蟲的種類較多,常見的有球蟲、螨蟲、線蟲、絳蟲等[2]。揚州地區(qū)是江蘇省黃羽肉雞養(yǎng)殖的重要地區(qū)之一,為初步了解揚州地區(qū)部分小規(guī)模養(yǎng)殖場黃羽肉雞寄生蟲感染情況,進行了本次調查。
1.1 材料
1.1.1 實驗樣品 8月份在江蘇省揚州6個小規(guī)模雞場(1~3號雞場為30日齡肉雞養(yǎng)殖場,4~6號雞場為72日齡肉雞養(yǎng)殖場)采集不同日齡雞的糞便,共60份,每個場各隨機取10份糞便樣、腸道樣和血樣進行檢測。各雞場基本情況見表1。
1.1.2 剖檢樣品 8月份在江蘇省揚州6個小規(guī)模雞場各隨機選取試驗雞10只,翅靜脈采血2ml(抗凝),隨后采集各只雞的腸道樣品,共60份。
1.2 飼養(yǎng)管理 在江蘇省揚州所取樣的6個小規(guī)模養(yǎng)殖場均是揚州立華牧業(yè)股份有限公司+農戶合作雞場,具有嚴格的消毒和防疫規(guī)章制度,每批雞均為全進全出制飼養(yǎng)。本次抽查的雞群采用地面平養(yǎng)或地面平養(yǎng)+放養(yǎng)方式,地面平養(yǎng)區(qū)域采用稻殼作為墊料,自由飲水,自然光照結合人工關照,免疫程序一致,見表2。
表1 揚州地區(qū)小型放養(yǎng)肉雞養(yǎng)殖場基本情況表
表2 調查雞場免疫程序
1.3 方法
1.3.1 糞檢方法 對采集的新鮮糞便用飽和鹽水漂浮法[3]收集蟲卵,進行鏡檢,觀察是否有寄生蟲蟲卵或卵囊,主要鏡檢球蟲、線蟲、絳蟲、螨蟲等寄生蟲蟲卵。
1.3.2 腸道鏡檢方法 檢查方法為腸道直接剖檢:腸道置于塘瓷盤中,將腸道按解剖學位置分成十二指腸、空腸、回腸、盲腸,然后用剪刀沿著腸管逐一剖開,仔細觀察有無蟲體,然后逐段刮取粘膜,鏡檢有無卵囊,主要鏡檢球蟲、線蟲、絳蟲蟲卵。
1.3.3 血涂片檢查方法 將所采集的新鮮血液按照常規(guī)方法制作血涂片,待血膜干后,用甲醇固定2~3min。之后按照姬姆薩試劑盒(購于北京索萊寶科技有限公司)操作方法進行染色,沖洗晾干后鏡檢有無卵囊,主要鏡檢雞住白細胞蟲蟲卵。
1.3.4 數據分析 將樣品檢查中發(fā)現(xiàn)至少有一個蟲卵或蟲體定為陽性。感染率是用陽性數除以該組中的總采樣數,以百分數表示。應用SPSS 17.0統(tǒng)計分析軟件對數據進行統(tǒng)計分析。
2.1 糞檢寄生蟲的感染率 糞檢寄生蟲情況見表3。由表可知,被檢的60份雞糞樣中,主要檢測出球蟲和螨蟲,線蟲、絳蟲等其他寄生蟲并未檢測到;其中球蟲感染率為71.7%(43/60),螨蟲感染率為30%(18/60),混合感染有7個糞樣,感染率為11.67%。
表3 糞檢寄生蟲感染結果
2.2 腸道寄生蟲的感染率 腸道寄生蟲情況見表4。由表可知,被剖檢的60份雞腸道中,并未發(fā)現(xiàn)絳蟲、線蟲等寄生蟲蟲體,鏡檢只看到各腸段存在球蟲感染,其中十二指腸球蟲感染率為23.3%(14/60),空腸球蟲感染率為 26.7%(16/60),回腸球蟲感染率為15%(9/60),盲腸感染率為43.3%(26/60)。球蟲蟲體主要寄生于盲腸內,其他三段腸段也有感染。
表4 腸道球蟲感染結果
2.3 血液寄生蟲的感染率 血液中未檢測到雞住白細胞蟲,因此推測所取樣的雞群并未感染雞住白細胞蟲病。
雞寄生蟲病一直以來危害著肉雞生產,嚴重影響?zhàn)B雞業(yè)的經濟效益。針對該現(xiàn)狀,不少學者開展了相關的研究工作。劉孝剛等[4]對遼寧省散養(yǎng)雞進行寄生蟲調查發(fā)現(xiàn)球蟲、線蟲、絳蟲、螨蟲、雞虱等寄生蟲為該地區(qū)雞寄生蟲流行區(qū)系,這與劉秀玲等[5]調查結果相似。與這些調查結果有所不同,有調查鑒定出貴州畢業(yè)地區(qū)雞寄生蟲主要為絳蟲、線蟲、螨蟲,僅少數雞感染球蟲[6],這主要可能是由于調查的地區(qū)、季節(jié)、品種、飼養(yǎng)管理等因素的差異。
從整體來看本調查結果,江蘇省揚州部分小規(guī)模養(yǎng)雞場的黃羽肉雞感染的消化道寄生蟲主要為球蟲,外寄生蟲為螨蟲。雞球蟲病是一種重要的寄生蟲病,該病分布廣,感染率高,常發(fā)生于15~50日齡的雛雞,尤其飼養(yǎng)在溫暖、潮濕環(huán)境中的肉雞容易發(fā)生此病,其感染率達50%~70%,死亡率20%~30%,嚴重者高達80%[7],全球每年因雞球蟲病造成的損失將近10億英鎊[8]。本調查結果顯示,雖然雞群在4日齡飼喂過球蟲苗,但是雞群的球蟲感染率仍達到71.7%,相比李本勝等[9]研究結果要高,這可能是因為球蟲極易產生抗藥性,而且該調查的開展是在炎熱潮濕的夏季,與此同時調查的雞群主要集中在30~60日齡即球蟲病主要發(fā)生的日齡階段[10],因此作者認為球蟲的感染情況除了受飼養(yǎng)管理因素的影響外,與飼養(yǎng)的季節(jié)、日齡也存在密切的相關性。另外,本研究也發(fā)現(xiàn)球蟲主要寄生在盲腸段及小腸段,作者推斷所調查的雞群腸道可能主要感染毒害艾美爾球蟲和柔嫩艾美爾球蟲。已有研究發(fā)現(xiàn)感染球蟲會引起腸道中菌群的失衡從而影響肉雞生產性能[11],那么我們推測是否可以通過改善腸道菌群的失衡狀況來緩解球蟲病的感染程度,從而降低肉雞生產中的經濟損失,這有待進一步研究。
螨蟲是外寄生蟲的一種,據王芳菲等[12]對我國十二個省市、自治區(qū)的調查結果顯示,我國近28%的雞場存在以螨蟲為主的外寄生蟲感染。黃廷珍等[13]經調查和診斷發(fā)現(xiàn)安徽池州地區(qū)雞體外寄生蟲病主要為螨蟲病,且發(fā)病季節(jié)主要為3~11月份。本調查中通過糞檢發(fā)現(xiàn)雞群中螨蟲感染率為30%,且主要存在于72日齡的雞群中,筆者推測炎熱潮濕的環(huán)境及較大日齡的雞群存在更高的飼養(yǎng)密度,以及不可控的放養(yǎng)場地都為螨蟲的繁殖和感染提供了一定的條件。有研究證實,螨蟲等外寄生蟲是雞場新城疫病毒、沙門氏菌等疾病的重要傳播媒介[14]。除了危害雞群外,螨蟲等外寄生蟲也會叮咬飼養(yǎng)人員,引起皮膚瘙癢、皮炎等癥狀,由此看來外寄生蟲對人和家禽都會造成一定的傷害。此外,在全球掀起關注動物福利的熱潮中,越來越多的學者也開始關注雞外寄生蟲對家禽動物福利的影響,因而寄生蟲的防治工作勢必得到更多的重視。
綜上所示,建議所調查雞場在夏季飼養(yǎng)黃羽肉雞養(yǎng)殖場要加強球蟲、螨蟲的防治措施,特別是在預防球蟲病時可以考慮更換藥物種類。
[1] 李雪梅,易宗容,李德立.林下放養(yǎng)雞寄生蟲病的危害及防治措施[J].養(yǎng)殖技術顧問,2013,4:72-73.
[2] 侯娟,李繼珍,劉召乾,等.規(guī)模肉雞生產多發(fā)寄生蟲病及防控措施[J].家禽科學,2008,7:32-33.
[3] 吳茂霞,牛華明,鄧祖洪,等.一雞場茶花雞腸道寄生蟲的情況的分析 [J].中國畜禽種業(yè),2012,12:129-130.
[4] 劉孝剛,于金玲,于本良,等.雞寄生蟲流行區(qū)系調查[J].畜牧與獸醫(yī),2010,42(3):75-76.
[5] 劉秀玲,閆民朝.河南豫東平原散養(yǎng)雞寄生蟲流行區(qū)系調查與防治[J].中國家禽,2015,37(2):71-72.
[6] 阮正祥,何虎,茍中屏,等.貴州省畢節(jié)地區(qū)雞寄生蟲區(qū)系調查[J].中國獸醫(yī)寄生蟲病,2002,10(3):22-24.
[7] 索勛,李國清.雞球蟲病學[M].北京:中國農業(yè)大學出版社,1998.
[8] Mark Lowden,Industry must keep in touch with growing consumer power [J].Poultry World,2004.158:7.
[9] 李本勝,張宏雨,王文成,等.北京市小規(guī)模養(yǎng)殖場家禽寄生蟲感染情況調查[J].中國家禽,2013,35(13):58-59.
[10] 鄺榮祿.禽病學[M].北京:中國農業(yè)出版社,1995:184-189.
[11] 秦澤榮,孔繁瑤,荒川皓,等.柔嫩艾美爾球蟲感染對雞盲腸中一些正常厭氧微生物菌群動態(tài)的影響[J].畜牧獸醫(yī)學報,2000,31(1):78-82.
[12] 王芳菲,梁大明,汪明,等.我國部分地區(qū)雞外寄生蟲病的調查分析[J].中國家禽,2009,31(19):59-61.
[13] 黃廷珍,江美蓮,徐強.雞體外寄生蟲病的調查及防治[J].中國畜牧獸醫(yī)文摘,2014,30(7):106.
[14] Valiente M C,De L C J,Tod A,et al.The poultry red mite(Dermanyssus gallinae):a potential vector ofpathogenicagents[J].Experimental& Applied Acarology,2009,48(1-2):93-104.
Investigation on Infectious Conditions of Parasites in small-scale yellow broiler farms of Yangzhou in Summer
SHAO Dan,WANG Qiang,LI Jiangmei,SHI Shourong,HU Yan,TONG Haibing
(Poultry Institute,Chinese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Yangzhou 225125,China)
This investigation was carried out to understand parasites infectious conditions in small-scale yellow broiler farms of Yangzhou in summer.6 farms were randomly selected,which included three 30 d broiler farms and three 72 d broiler farms. 10 fecal specimens, intestinal specimens and blood specimens were examined in each farm, respectively.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coccidia and mite were detected out in these 6 small-scale free-range broiler farm, while without nematodes, tapeworm or live white worm. The coccidia rate was 71.7%, and its infection target was mainly 30 d broilers, with cecum as the main infection site, followed by small intestine.The mite rate was 30%,and its infection target was mainly 72 d broilers.In conclusion, controlling meansofcoccidiaand mite in small-scale yellow broilerfarmsof Yangzhou in summer should be enhanced.
Yangzhou;Yellow broiler;Parasites;Investigation
S858.311.31+3
A
1673-1085(2016)08-0045-04
2016-07-16
江蘇省農業(yè)科技自主創(chuàng)新資金項目(CX(14)2080), 江 蘇 省 創(chuàng) 新 能 力 建 設 計 劃 項 目(BM2015025), 江 蘇省 農 業(yè) 三 新 工 程 項 目(SXGC2016289)。
**通訊作者:童海兵(1966-),男,研究員,博士,從事家禽營養(yǎng)與福利生產研究。E-mail:tongh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