竇平
【關鍵詞】 幼兒;繪畫;無意識的形;記憶的形;感興趣的形
【中圖分類號】 G613.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6)22—0083—01
2~4歲的幼兒都喜歡繪畫,他們的認識發(fā)展不受真實生活的約束,經常會按自己的主觀認識去畫畫,本文從三個方面闡述了幼兒從無目的涂鴉向有目的涂鴉推進,從有目的涂鴉向創(chuàng)造簡單的圖形推進,不斷地創(chuàng)造自己心中的世界。讓我們清晰地認識到,繪畫是幼兒的自我表現(xiàn)和創(chuàng)造性表達,不需要教幼兒怎樣畫,只要讀懂他們的畫、理解他們的畫,他們的繪畫行為在受到肯定后才有意義。
一、幼兒喜歡畫無意識的形
2歲以上的幼兒,有些幼兒甚至更早,他們能有目的地使用象征式的符號來表達自己的心意,這個時期是嘗試繪畫的最佳年齡。很多家長不相信這么小的幼兒就能畫畫,其實從身體發(fā)育上講,1歲半之后幼兒手的精細化動作已經達到了可以進行藝術創(chuàng)作的程度,只要提供畫具,他們就能在紙上變動出各種線條、色塊。我們把這一時期稱為“涂鴉”階段。早期的涂鴉活動能幫助幼兒手部肌肉的發(fā)展,并且從重復動作中學會視覺控制。這一時期,請不要教幼兒畫任何形象,否則幼兒的畫將猶豫不流暢,甚至畫不出自己的畫了。2歲以后的幼兒隨著手眼協(xié)調功能的發(fā)展,開始能夠畫出單獨的線條和封閉的圓圈,同時幼兒開始能夠預測和判斷所畫線條的走向、長短以及方向,幼兒想要畫什么的意識開始萌芽,并對自己畫的東西以自己對事物的印象加以解釋說明。越是腦海中對各種事物有豐富印象的幼兒,越有能力把一個圓圈想象成各種各樣的東西。教師和家長只需一旁觀察幼兒的一舉一動,或者干脆放手,給幼兒自由的空間來畫畫。他們就是喜歡無拘無束地信手涂鴉的快樂感覺,他們借助畫筆來宣泄自己的感情和對外部世界的印象,教師和家長不要怕浪費紙,也不要怕麻煩,應任其自然涂抹。
二、幼兒喜歡畫固有記憶的形
我們發(fā)現(xiàn),早期大部分幼兒都會選擇畫“人”,他們筆下的人多為自己或是與自己日日接觸、天天看到的家庭成員。幼兒畫畫靠記憶,他們并不懂得依據(jù)客觀物象去畫,記憶中的形象是兒童對物象特征的簡單映像。兩三歲的幼兒畫人,由于只記住了人的頭部和能活動的四肢,所以常把人畫成“外星人”;對車只記住了龐大的車身和滾動的車輪,所以用一個大圓圈下面畫許多小圓圈來表示。可見,幼兒圖畫的抽象和簡約,這與他們的認知水平和記憶力有關。我們也發(fā)現(xiàn),在一個階段幼兒重復地畫一種模式化形象,即便你再教授其他的物象,他們仍舊總是用簡化圖形表達同一形象。美國心理學家魯?shù)婪颉ぐ⒍骱D吩凇兑曈X思維》中表示,簡潔完美的“形”總給人一種舒服的感覺,與此同時又會造成一種對“完美”形的依賴惰性。因此,重復地畫一種模式化的人物形象成了這一階段的繪畫表達傾向,家長不必憂慮。
三、幼兒喜歡畫感興趣的形
隨著思維的發(fā)展,幼兒能從只憑印象畫概念形轉為依靠觀察表現(xiàn)實際物象。他們不僅能出色地畫出復雜的形,如果堅持作畫,還能達到自我完善。心理學家把這種行為稱作“解題”活動。幼兒隨年齡增長表現(xiàn)物象的自然屬性會越加詳細,說明幼兒把形表現(xiàn)得簡單還是復雜并不是學習了技能的問題,而是受思維發(fā)展水平的制約?!爸参锎髴?zhàn)僵尸”電子游戲曾風靡一時,4歲的李尚卿小朋友不僅能玩,而且還會描畫電玩里的“主角”,創(chuàng)作作品數(shù)量眾多,形象刻畫入微,逼真地再現(xiàn)了真實的景象。如果不是親眼看到,很難相信是出自4歲孩子之手。這種依靠記憶和推理表現(xiàn)復雜場面和具體細節(jié)的能力,是因為他對“植物大戰(zhàn)僵尸”有著特殊的愛好,在他的記憶里貯藏了大量的形象資料,這種超凡的思維發(fā)展并不多見。
值得注意的事,這個時期的幼兒仍然對顏色沒有過多區(qū)分,不需要給幼兒很多顏色的油畫棒。幼兒的色彩運用靠直覺,主要是反映個人的情感和個人對色彩的直覺感受能力,以及他們個人對某些色彩的偏愛。因此,他們使用色彩一般不受物體固有色限制,表現(xiàn)出色彩運用的主觀性和表現(xiàn)性等特點。
以上談到的三種繪畫表達手法,遞進式地出現(xiàn)在幼兒美術作品中。幼兒從無目的涂鴉向有目的涂鴉推進,從有目的涂鴉向創(chuàng)造簡單的圖形推進,不斷地創(chuàng)造自己的內心世界。智慧的家長會“聽”畫,只有“聽”了幼兒的畫,才能明白其中美麗的意圖,只有“聽”了幼兒的畫,理解了幼兒的畫,他們才會有表達的樂趣,他們的繪畫行為才會在被肯定后有意義。
編輯:馬德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