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杰
【關鍵詞】 小學語文;閱讀;習作;整合;
方法
【中圖分類號】 G623.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6)
22—0055—01
閱讀與寫作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兩個重頭戲,是培養(yǎng)學生語文綜合素養(yǎng)的重要內(nèi)容。閱讀與習作是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相互制約的有機整體,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雙翼雙輪,并駕齊驅(qū),相互發(fā)力,相互推動,缺一不可。下面,筆者聯(lián)系當前小學語文教學實際,以兩者關系分析為切入點,就兩者整合教學的可行性和主要途徑進行簡要論述。
一、準確認識閱讀與習作的關系
1. 閱讀是做好習作的基礎。閱讀的過程就是一個信息輸入的過程,通過閱讀,可以積累詞句段篇章等語言素材。讓學生學習領會所閱讀文章的謀篇布局、寫作方法、情感表達等方面的知識與技能,可以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而這些都是學生習作時必不可少的基礎知識和經(jīng)驗積累。如果不注重閱讀積累,會導致學生詞匯貧乏,謀篇布局、遣詞造句能力欠缺,加上閱讀體驗不夠,最終就會嚴重影響習作,導致學生無話可寫、無法表達和無情可抒等,由此可見,閱讀是習作的基礎,沒有好的閱讀,就不可能有好的習作。
2. 習作是閱讀成果的轉(zhuǎn)化。習作是學生將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感等用語言文字寫出來,述著成文,表達成章,實際是學生進行信息輸出的過程。在習作過程中,包括如何審定題目、擬好標題、明確內(nèi)容、安排結(jié)構、篩選素材、運用語言、習作手法等,都離不開學生在閱讀中的積累。通過習作,可以檢驗閱讀效果,從而發(fā)現(xiàn)自己存在的不足,并以此促進學生更加重視閱讀,更加注重讀寫結(jié)合。
由此可見,閱讀與習作正如輸入與輸出的關系,兩種是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相互影響、不可分割的整體,閱讀是習作的基礎,習作是閱讀成果的轉(zhuǎn)化。
二、加強閱讀與習作整合的有效途徑
1. 堅持整合資源。一是整合文本資源。文本是教學的主要內(nèi)容,也是閱讀與習作的共同資源。如,在教學《桂林山水》時,教師既可以將此作為閱讀教學的重要內(nèi)容,引導學生去閱讀、去體驗,也可以將此美文作為學生習作的重要范文,幫助學生積累好詞、好句、好段,學習此文的謀篇布局,生動形象的修辭手法等等。通過讀寫資源的共同整合與應用,能夠讓學生在讀寫結(jié)合中更加有效地提升閱讀與習作能力。二是整合生活資源。語文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教師應充分認識到語文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注重將生活中的語文資源應用到閱讀與習作教學中。
2. 堅持以讀促寫。一是在閱讀中積累習作所需的好詞好句。小學生在習作時常常感到無話可寫,其中非常重要的一個原因是閱讀太少,語言積累不夠,導致詞匯貧乏,不知如何進行表達。因此,教師在進行閱讀教學中,應注重發(fā)揮閱讀的積累功能,引導學生在閱讀中將好詞好句好段積累下來,這樣既能夠鞏固和強化閱讀效果,又能夠為習作提供豐富的語言寶庫。二是在閱讀中學習范文的寫作方法與特色。在閱讀教學中,教師要充分認識到所選課文都是千里挑一、萬里選一的經(jīng)典中的精品,也是學生進行習作學習的最好范文。因此,教師應該注重發(fā)揮課文的范文引領作用,注重引導學生學習課文的寫作特色,從標題擬定、文章結(jié)構、表達順序、遣詞造句、修辭手法等方面學習借鑒,從而為習作提供很好的引領示范資源。
3. 堅持讀寫雙促。一是在精讀與練筆中提升學生的習作能力。對于課文中的好詞好句好段,或是重點語句段落,教師可以將此作為精讀與練筆的重點對象,讓學生在精讀與練筆中提升閱讀與習作能力。二是在習作訓練中促學生更好地進行閱讀。教師應該引導學生正視自己的不足,并通過習作檢驗學生在閱讀方面存在的不足,從習作情況來指導督促學生切實搞好閱讀,不斷加強閱讀積累,實現(xiàn)閱讀與習作的雙促進、雙提高。
綜上所述,我們應準確認識閱讀與習作的關系,充分認識到閱讀是做好習作的基礎,習作是閱讀成果的轉(zhuǎn)化,只有在整合上下功夫,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故此,教師應高度重視小學語文閱讀與寫作教學中的資源整合,著力整合文本資源和生活資源,不斷激發(fā)學生閱讀與習作的興趣,加強閱讀與習作的方法指導。堅持以讀促寫、讀寫雙促,在精讀與練筆中提升學生的習作能力,在習作訓練中促學生更好地進行閱讀。通過習作檢驗學生閱讀方面的不足,并從習作情況來指導督促學生切實搞好閱讀,不斷加強閱讀積累,實現(xiàn)閱讀與習作的雙促進、雙提高。
(本文系甘肅省教育科學“十二五”規(guī)劃課題《小學語文閱讀與作文有效整合的教學策略研究》,課題批準號:GS[2015]GHB0300)
編輯:馬德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