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婷
中圖分類號:G632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2095-9214(2016)11-0064-01
一、背景分析
少年期和青年早期,是個性在智力方面、道德方面和社會思想方面自我形成的年齡期,學生在心理、智力、體能等方面發(fā)展不成熟,其思想活動也具有多變性、可塑性等特點,從而在課堂上難免會出現(xiàn)一些不良的氛圍或者苗頭。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我們的課堂也漸漸發(fā)生著變化。作為一線的老師,在教學中要堅持正確的價值導向,恰當?shù)夭扇♂屢山饣?、循循善誘的方式,幫助他們認同正確的價值標準、把握正確的政治方向,進而有效地提高學生理解、認同、確信正確價值標準的能力。
二、案例描述
筆者執(zhí)教《經濟生活》第一課《神奇的貨幣》第一框《揭開貨幣的神秘面紗》時,引導學生了解了貨幣的產生及其本質、職能后,一起開始學習當今世界各國普遍使用的貨幣——紙幣。為了讓學生理解紙幣的發(fā)行主體及其使用,筆者引導學生閱讀教材第8頁“相關鏈接”:正確對待人民幣。
筆者提問:如果我們不慎收到了假幣該怎么辦?
學生甲:交給銀行銷毀
學生乙:不花
學生丙:燒了
學生丁偷偷說:留著同學聚會的時候點煙,讓大家以為我錢多的花不完。
雖然這個學生回答的聲音小,但是還是引起全班學生哄堂大笑。這個回答出乎我的意料。怎么辦?假裝沒聽見不理他,繼續(xù)講課,完成預設的教學任務,還是一笑而過?可是這是一個非常嚴肅的問題,作為一名教師,尤其一名思想政治教師,必須在這個時候對學生進行正確的引導。我平靜下來,看著學生不懷好意的笑臉,非常嚴肅的說:“同學們,你認可這種做法嗎?如果你今后碰到這種行為,你怎么看待這種行為?大家靜下心來認真想一想?!比昼姾?,我請學生發(fā)表意見。發(fā)言過程中,學生都對這種行為進行了批評,更有學生義憤填膺提到法律、愛國等問題,精彩回答引得學生陣陣喝彩。在此過程中,我也偷偷觀察剛才那位學生的變化,他面露愧色,一直低頭默默聆聽其他同學的回答。我想,他的心里也應該設身處地的思考過了,他知道什么才是正確而又理智的做法。最后,筆者趁機引入相關法律條文,讓學生明白對待假幣正確而又合法的處理方式,明確法律規(guī)定的嚴肅性和神圣性,使學生增強法律意識。
三、案例反思
(一)加強引導,敢于批評指正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課程標準》提出了高中思想政治課程設置的基本理念:高中思想政治課程是一門以馬克思主義基本觀點教育為核心價值,以提高學生的思想認識和社會認知,一培養(yǎng)公民思想道德素質為目標的課程,主張知識性和思想性的統(tǒng)一,是對學生進行德育的主陣地。因此,教師在課堂目標的設定時應該自覺實現(xiàn)認知與能力、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目標的相融相生,努力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在“正確對待人民幣”的教學中,從知識和能力層面上,要求學生明確假幣的危害和人民幣流通的意義,提高鑒別假幣的能力;從整節(jié)課教學來看,這部分內容并非教學重難點。但是,從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來看,這部分內容對增強學生愛護人民幣的情感和辨別假鈔的意識,增強法治意識,樹立正確的金錢觀和人生觀有重要意義。從理論上講,正確對待人民幣,相對來說比較容易,但在現(xiàn)實生活中,唯利是圖、一切向錢看等思想和行為存在,對學生影響很大。我們的學生大多數(shù)是獨生子女,從小嬌生慣養(yǎng),在錢的問題上更是大手大腳,零花錢、壓歲錢、跑腿錢等不一而足。在上述案例中,學生思想上已經出現(xiàn)了這種拜金主義傾向,教師要及時關注課堂上學生思想的變化,重視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教育,要處理好“教師主導”與“學生主體”之間的關系,對于一些不良的氛圍或者苗頭要及時制止,及時“撥亂反正”,以免“星星之火,肆意燎原”。如果教師為了圓滿完成預設教學設計而一味關注知識教育,忽視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教育,那是教育最大的失敗。
(二)抓住契機,促成自我教育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只有能夠激發(fā)學生去進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教學,最重要的不是學生是否百分之百地學會了什么具體知識,而是學生是否以健康積極的情感態(tài)度參與課堂,教師是否營造積極向上的課堂氛圍和健康的課堂輿論,課堂教學應該讓學生成為一個真正的人。正如德國哲學家雅斯貝爾斯所說:“教育是人的靈魂的教育,而非理性知識和認識的堆積?!彼越處熞朴谧プ〗逃鯔C,讓學生進行自我教育,這比教師灌輸價值觀更有效。在上述案例中,筆者把教育機會還給學生,先讓學生自己做出價值判斷“你認可這種做法嗎?”,再引導學生作為當事人體驗角色,靜心思考“如果同學聚會遇到這種行為的同學,你怎么評價他及其行為?”然后讓學生交流分享意見,最后引入法律條文強化學生的認識。學生共享彼此的思考、感受彼此的情感,達到情感的共鳴,實現(xiàn)個體的自我超越和自我教育。
(三)不斷反思,提升教學機智
課堂雖然有預設,但是會出現(xiàn)很多意外,這些意外是“包袱”還是“機會”呢?不管教師采用何種處理方式,這都關乎每個教師的教學機智?!敖處煹钠返滦摒B(yǎng)決定著教學機智的品味和格調,教師的知識構成決定著教學機智的層次,教師的思維特征決定著教學機智的廣度,教師的反思能力決定著教學機智的深度”。筆者之前參加教師培訓、閱讀教師成長類書籍時,都提到了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即教師要學會寫反思,對自己一天中出現(xiàn)的問題和教學進行總結。這要求我們在平時注重積累知識經驗的基礎上,增強自我反思的能力,這是養(yǎng)成教學機智最好的準備。反思可以以自己的課堂教學活動過程為思考對象,也可以以教育學生的某個事例為思考對象,也可以以自己的學習活動為思考對象,分析自己的優(yōu)缺點,并提出整改措施,為下次遇到類似的事情做好準備。教師通過反思獲得的經驗以及情感體驗能使教師的綜合素質不斷提高,最終以教學機智表現(xiàn)出來。在上述案例中,我的這種處理方式也并不是最完美的或者最有效的,這就需要我在今后的教育教學工作中善于關注課堂教學中的情境和時機,及時反思自己的教學理念、教學方式、教學策略、教學行為等,不斷學習,仔細聆聽,認真觀察,勤于總結,不斷提高,在教師的道路上走的更遠,飛得更高。
(作者單位:白銀市第八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