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瓊,潘飛,劉群,董戰(zhàn),楊東牛,陳順友,楊彩春,黃龍
(1.黃梅縣強立畜牧有限公司,湖北黃岡435510;2.黃梅縣畜牧獸醫(yī)局,湖北黃岡435510;3.華中農業(yè)大學,湖北武漢430070)
陽新豬“梅花星”后備母豬繁殖生理規(guī)律探討
陳瓊1,潘飛1,劉群1,董戰(zhàn)1,楊東牛2,陳順友3,楊彩春3,黃龍3
(1.黃梅縣強立畜牧有限公司,湖北黃岡435510;2.黃梅縣畜牧獸醫(yī)局,湖北黃岡435510;3.華中農業(yè)大學,湖北武漢430070)
試驗以湖北省陽新豬“梅花星”豬為研究對象,系統(tǒng)探究了后備母豬生長發(fā)育及繁殖生理規(guī)律。通過采用傳統(tǒng)方法分別測定“梅花星”后備母豬2、4、6月齡的體尺、體重、耗料情況,以及4、6月齡背膘厚和性行為觀察,綜合評定現(xiàn)存“梅花星”母豬生長發(fā)育特點,其生長速度處于中等水平,料重比為3.4左右,初情期較早,以上說明“梅花星”母豬保留了地方豬早熟特性,研究初步探究了“梅花星”豬種質資源特性,為推動“梅花星”豬種質資源保護與開發(fā)提供科學依據(jù)。
“梅花星”豬;后備母豬;生長發(fā)育;繁殖性能
“梅花星”豬(圖1、圖2)歸屬于湖北名豬陽新豬類群,主要分布于長江中、下游平原湖區(qū)和丘陵山區(qū),鄂、皖兩省毗鄰一帶,其中湖北黃梅、蘄春、武穴和安徽宿松縣為其主要產區(qū)。因其繁殖性能好、肌肉品質佳、雜交改良效果優(yōu)越,深受廣大農戶歡迎。1979年,曾被列入《湖北省家畜禽品種志》;1983年,全省畜禽種質資源普查,將其歸屬于湖北陽新豬類群,定名為陽新豬“梅花星品系”。生物學類型上,該豬種屬中等體格,對高溫潮濕、低溫濕冷有較好適應能力,適于平原湖區(qū)散放和農家庭院養(yǎng)殖;其頭小長而窄,嘴筒長、口叉深,耳比陽新豬“獅子頭”小,額部皺紋少而淺,由此得名“象鼻頭”豬;有些豬額、鼻、尾尖、下腹及四肢下端長有白毛,又得名“四爪白”;因其額部有一小撮類似梅花狀白毛,故又稱之“梅花星”豬。
圖1 梅花星公豬
圖2 梅花星后備母豬
2012年開始,農業(yè)推廣—養(yǎng)殖課題組在黃梅縣科技局、畜牧局關心支持下,通過屬地資源采集、整理歸類、精選個體、質量評估、建立檔案、組建基礎群,在原有7頭公豬、85頭母豬原始資源群基礎上建立了梅系、安系、蘄系3個家系,作為一個獨立品系進行系統(tǒng)研究。截至2014年8月,黃梅縣強立畜牧有限公司梅花星豬場現(xiàn)有“梅花星”能繁母豬319頭(其中:梅系豬130頭、安系100頭、蘄系89頭),種公豬23頭(梅系9頭、蘄系7頭、安系7頭),年產能可達5 000頭,為“梅花星”豬育種提供了寶貴的物種資源。本研究通過選取優(yōu)秀的“梅花星”后備母豬,并測定2、4、6月齡的體尺、體重、耗料情況,以及4、6月齡背膘厚和性行為觀察,探究“梅花星”母豬生長發(fā)育及繁殖規(guī)律。
1.1 試驗時間與地點
試驗于2014年3—9月在湖北省黃梅縣強立畜牧有限公司梅花星純種擴繁場進行。
1.2 試驗豬選擇
選自2014年3月間所產梅系、安系、蘄系3個血統(tǒng),分別選于6窩,每窩選取2~4頭。試驗豬要求發(fā)育正常、個體健康,體型一致、毛色典型、特征明顯,且保證有效乳頭數(shù)7對以上。并且要求同窩豬無臍疝、陰囊疝、鎖肛等遺傳缺陷,以及無雜毛雜化現(xiàn)象。
1.3 飼養(yǎng)環(huán)境
試驗豬飼養(yǎng)在同一車間,房舍為磚墻輕鋼結構、具有較好保溫隔熱效果;南北為對應塑鋼窗(1.8 m×2.0 m),大窗體、矮窗臺、外置式全開窗,有良好通風透光效果;同時還配有負壓濕簾降溫系統(tǒng)和地坪熱水循環(huán)供暖系統(tǒng),為測定豬群提供了適宜飼養(yǎng)環(huán)境。經過夏季高溫期,7月23和24日連續(xù)兩天小氣候環(huán)境監(jiān)測,舍內溫度早中晚3個時間段參數(shù)均值為:平均溫度30.41℃,濕度46.1%,風速0.86 m/s,氨濃度為2 mg/kg,符合畜禽規(guī)?;B(yǎng)殖小氣候環(huán)境和飼養(yǎng)要求。
1.4 飼養(yǎng)管理及飼糧結構
測定豬于2月齡進入試驗,要求日齡和體重接近、發(fā)育正常、健康無病;先后完成適應性轉欄、分組、健康處置、掛牌標識、現(xiàn)場記錄;預試期1周完成稱重(連續(xù)兩天早飼前空腹稱重,取其均值)、換料過渡、免疫注射(表1)、驅蟲等工作。
表1 后備母豬免疫程序
測定豬按體重大小分欄飼養(yǎng),每欄4頭(10.5 m2/欄),以欄計料,欄圈有固定料槽和兩個大小不等鴨嘴式飲水器,各欄條件一致,專人飼養(yǎng)。欄圈日做兩次清潔衛(wèi)生,以人工干清糞為主、外加少量水沖洗。測定豬用料為武漢某飼料有限公司提供的土種豬專用試驗料,營養(yǎng)價值參考值:可消化能12.34 MJ/kg、粗蛋白質≥15.5%、粗纖維≤6.5%、粗灰分≤8.0%、鈣0.50%~1.20%、總磷≥0.40%、氯化鈉0.30%~0.80%、賴氨酸≥0.90%、水分≤13.5%。
1.5 測定指標
體尺:分別于2、4、6月齡這3個時間段,采用專門測量器具測定豬只體長、體高、胸圍、體寬等指標(測定時要保證豬在正常站立狀態(tài))。
料重比:以欄圈為單位,記錄每日耗料量,并在試驗開始和結束時于早飼8:00對豬只空腹稱重,取其均值,計算料重比。
背膘厚:采用超聲波測膘儀由專人、同一儀器設備、相同方法和部位對其測定4和6月齡后備母豬活體背膘厚,測定部位為最后肋及胸腰結合部離背中線3~5 cm處。
早熟性及性行為觀察:記錄觀察后備母豬性沖動、靜立反應頻率、發(fā)情間隔。
1.6 統(tǒng)計分析
數(shù)據(jù)采用Excel 2010進行處理,利用SPSS 16.0進行統(tǒng)計分析,用Duncan法進行多重比較,試驗結果以平均值±標準差表示。
2.1 “梅花星”豬3大家系后備母豬體尺指標測定結果
由表2可知,2月齡階段,梅花星3個家系后備母豬體尺各項指標間均有顯著差異,其中蘄系豬體尺各項指標均高于梅系和安系,且體長、胸寬指標相較梅系,差異極顯著(P<0.01),相較安系,差異不顯著(P>0.05),說明蘄系豬在生長發(fā)育前期體尺性狀較好。4月齡階段,蘄系豬體長、臀寬略高于安系和梅系,差異不顯著(P>0.05);但其半臀圍、腹圍、胸圍均顯著或極顯著高于安系和梅系;然而,安系豬體高、胸寬卻均高于梅系和蘄系,這一階段其體尺體型變化可能與安系豬受到外血緣雜化有關。6月齡階段,梅花星3個家系的體長、體高、半臀圍以安系豬最高,并且體長、體高均顯著高于其它兩個家系(P<0.05);但蘄系豬的胸圍、胸寬、臀寬、腹圍均高于其它兩個家系,且胸圍、腹圍、胸寬顯著高于梅系(P<0.05)。這也說明3大家系后備母豬體尺性狀指標各有特點,這將為下一步開展深入研究和制定選種選配方案,起到積極的指導作用。
2.2 “梅花星”3大家系后備母豬體重測定結果
從表3可以看出,2月齡階段,蘄系豬的體重高于其它兩個家系,差異均顯著(P<0.05);4月齡階段,蘄系豬仍然高于其它兩個家系,差異均不顯著(P>0.05);但是6月齡階段,安系豬高于其它兩個家系,差異均不顯著(P>0.05)。通過比較2~6月齡的體重變化發(fā)現(xiàn),安系豬的體重增長速度要高于其它兩個家系,并且顯著高于蘄系豬。
表2 “梅花星”后備母豬3大家系2、4、6月齡體尺測定結果
表3 “梅花星”后備母豬體重變化情況分析
2.3 “梅花星”3大家系后備母豬背膘厚測定結果
從表4可以看出,4和6月齡階段,蘄系豬背膘厚分別為(17.62±0.95)mm、(18.08±0.87)mm,高于其它兩個家系;梅系和蘄系豬4~6月齡背膘厚增長較緩,而安系豬6月齡背膘厚增長速度(4.11±0.80)mm要高于其它兩個家系。
表4 “梅花星”后備母豬背膘厚測定結果分析
2.4 “梅花星”3大家系后備母豬料重比測定結果
經統(tǒng)計分析得知,整個試驗期梅系豬的料重比為3.15,飼料轉化效率高于安系(3.4)和蘄系(3.73),見表5。
表5 “梅花星”后備母豬料重比結果分析
2.5 “梅花星”后備母豬早熟性與性行為觀察
隨機觀察試驗豬群后備母豬(梅系3頭、蘄系4頭、安系3頭)早熟性及性行為表現(xiàn),初步結果詳見表6。
表6 “梅花星”后備母豬早熟性及性行為觀察
通過對試驗豬群隨機觀察,“梅花星”豬的初情期為119.5~134.3 d,發(fā)情持續(xù)期為3.2~3.5 d,發(fā)情間隔為19.3~20.6 d;6月齡結束豬群進入到分期配種階段,適配月齡為6.5~7月齡。另據(jù)現(xiàn)場觀察:母豬發(fā)情表現(xiàn)為食欲減退,外陰紅腫,有少量分泌物,頻繁爬跨母豬,出現(xiàn)靜立反應;一般發(fā)情時間集中在早上7:00~8:00時段。試驗結果表明:“梅花星”豬這些現(xiàn)象符合我國地方豬繁殖行為習性和基本規(guī)律。
3.1 體尺性狀分析
“梅花星”豬3個家系體尺測定結果:2~4月齡階段,蘄系母豬體尺指標(體長、臀寬、腹圍、半臀圍)均高于其它兩個家系,特別是前期生長發(fā)育較快,可能與該家系的早熟性相關;6月齡階段,安系豬體高、體長均高于其它兩個家系,可能與安系豬受到外來豬雜化有關聯(lián)。
3.2 體重性狀分析
“梅花星”3個家系的體重性狀結果表明:2~4月齡階段,蘄系豬的體重高于其它兩個家系;6月齡階段,3個家系中,以安系豬體重增加速度最快,梅系次之,蘄系最低,說明安系豬后期的生長速度優(yōu)于其它兩個家系。
3.3 飼料轉化效率分析
比較3個家系測定豬耗料量結果表明:整個試驗期間,梅系豬的飼料轉化效率高于其它兩個家系,說明梅系豬對飼料消化吸收利用優(yōu)于其它兩個家系。而蘄系豬飼料轉化效率最低,可能與其體格偏小、偏于早熟的經濟類型存在一定關聯(lián)。
3.4 背膘厚分析
試驗豬從4月齡階段開始測定背膘厚,經比較分析得知:4、6月齡階段,蘄系豬的背膘厚明顯高于其它兩個家系,這可能與其偏于早熟、群體類型的本土化相關。
3.5 母豬性行為觀察
通過對3個家系測定豬的初情期、發(fā)情間隔、發(fā)情持續(xù)時間以及發(fā)情行為觀察得知:梅系豬初情期119.5 d,較之蘄系和安系豬分別提前10 d、14.8 d,相對趨于早熟。
3.6 繁殖力特性跟蹤觀察
本試驗受到時間和測定豬同期試驗的資源限制,樣本數(shù)量略顯不足。但本期試驗測定數(shù)據(jù)和初步結果應用于種豬選擇,可為“梅花星”豬世代選育方案制定、指導選種選配提供有價值的參考資料。并為后續(xù)進行以常規(guī)育種技術和分子標記輔助選擇,重點測定梅花星豬繁殖力、日增重、產肉量以及肌肉品質等相關性狀提供依據(jù),有利于推動“梅花星”豬育種工作可持續(xù)發(fā)展。
(編輯:郭玉翠)
Preliminary Study at the Reproduction and Physiology of the Yangxin Pig Meihuaxing Replacement Gilt
CHEN Qiong1,PAN Fei1,LIU Qun1,DONG Zhan1,YANG Dongniu2,CHEN Shunyou3,YANG Caichun3,HUANG Long3
(1.Huangmei Qiangli Animal Husbandry Limited Company,Huanggang 435510,China; 2.Huangmei County Animal Husbandry and Veterinary Bureau,Huanggang 435510,China; 3.Huazho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Wuhan 430070,China)
In this stduy,hubei yangxin meihuaxing pig has been studied for its growth,reproduction and physical development for the first time.The meihuaxing replacement gilt's 2,4,6-month-old body size,weight, feed consumption and thickness of backfat at 4,6-month-old by traditional methods.Meanwhile the sexual activity was observing.In conclusion,the growth rate of meihuaxing replacement gilt was in middle level,feed consumption was at 3.4 by average,the puberty was earlier,therefore,meihuaxing replacement gilt remains the early maturing characteristics of landraces.This study preliminarily explore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germplasm resources of meihuaxing,it could provide a scientific basis for promote the meihuaxingpig's germplasm resources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
meihuaxing pig;replacement gilt;growth development;reproduction performance
S828
A
1002-1957(2016)03-0068-03
2016-02-25收稿,2016-03-04修回
2014年科技富民強縣專項行動項目—黃梅縣陽新豬梅花星豬新品系擴繁與利用項目[鄂科技同(2014)59號]
陳瓊(1986-),女,湖北黃岡人,碩士,研究方向為動物營養(yǎng)與豬育種.E-mail:514291879@qq.com
陳順友(1958-),男,湖北武漢人,高級畜牧師,碩士生導師,主要從事生豬養(yǎng)殖及產業(yè)化研究工作. E-mail:sychen@mail.hza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