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買生,羅強華,左曉紅,賓石其,戴求仲,賀月林,朱吉,劉偉,賀長青,張興,劉傳芳
(1.湘潭市畜牧獸醫(yī)水產局,湖南湘潭411104;2.湘潭縣龍湖清農業(yè)發(fā)展有限公司,湖南湘潭411228;3.湖南省畜牧獸醫(yī)研究所,湖南長沙410131;4.湖南省微生物研究院,湖南長沙410005;5.湖南農業(yè)大學動物科技學院,湖南長沙410128)
靈芝和猴頭菇菌糠對大沙雜種豬肥育性能和胴體品質的影響
吳買生1,羅強華1,左曉紅1,賓石其2,戴求仲3,賀月林4,朱吉3,劉偉1,賀長青5,張興1,劉傳芳1
(1.湘潭市畜牧獸醫(yī)水產局,湖南湘潭411104;2.湘潭縣龍湖清農業(yè)發(fā)展有限公司,湖南湘潭411228;3.湖南省畜牧獸醫(yī)研究所,湖南長沙410131;4.湖南省微生物研究院,湖南長沙410005;5.湖南農業(yè)大學動物科技學院,湖南長沙410128)
我國是食用菌生產大國,每年菌糠產量約1 200萬t。菌糠具有較高的營養(yǎng)價值,可用作動物的飼料。但目前菌糠大多被隨意丟棄或簡單焚燒處理,不僅造成了資源的巨大浪費,同時也帶來了嚴重的環(huán)境污染。靈芝和猴頭菇是高端食用菌,其培養(yǎng)基原料主要有玉米、麥麩、玉米芯、花生藤和紅薯藤等,其菌糠經檢測含粗蛋白質5.64%、粗脂肪0.42%,并含有大量的真菌菌絲,具有一定的營養(yǎng)價值和保健功效。本試驗以大沙二元雜種豬作為試驗動物,研究飼糧中添加靈芝和猴頭菇菌糠對試豬肥育性能和胴體品質的影響。
1.1 試驗時間與地點
試驗于2015年5月27日至10月20日在湘潭縣龍湖清農業(yè)發(fā)展有限公司豬場進行,為期146 d。
1.2 試豬來源與分組
從湘潭市沙子嶺豬原種場選擇生長發(fā)育正常、體重35 kg左右的大沙二元雜種豬45頭,隨機分成3組,每組15頭,公母比例基本一致。對照組飼喂基礎飼糧,試驗1組和試驗2組在前期(35~60 kg)和后期(60~120 kg)飼糧中分別添加靈芝、猴頭菇菌糠15%和30%,試驗2組在前期和后期的飼糧中還額外添加1%和1.5%益生菌添加劑(由湖南省微生物研究院提供)。3組飼糧營養(yǎng)水平基本一致,其飼糧組成及營養(yǎng)水平見表1。
1.3 飼養(yǎng)管理
試驗豬采用生物發(fā)酵床欄舍養(yǎng)殖,各組欄舍條件一致。預試期7 d,期內飼喂基礎飼糧,完成豬瘟、口蹄疫、藍耳病的免疫。試驗期間,試豬自由采食和飲水,飼料為粉料,用水拌濕后飼喂,日喂料2次,喂料量以吃飽不剩料為準。試驗期間專人負責試豬健康情況及飼料消耗記錄。
表1 試驗豬飼糧組成與營養(yǎng)水平
1.4 測定指標
1.4.1 肥育性能在試驗開始和結束時試豬空腹稱重,記錄試驗期間各組飼料消耗情況,用以計算各組日增重、料重比及經濟效益。
1.4.2 胴體性狀肥育試驗結束后,每組抽取4頭(2公2母),空腹24 h,按GB 8467—1987《瘦肉型種豬性能測定技術規(guī)程》進行屠宰測定,主要測定屠宰率、瘦肉率、眼肌面積、后腿比例等。
1.5 數(shù)據處理
對有關測定數(shù)據采用SPSS 17.0統(tǒng)計軟件進行單因素方差分析,差異顯著則進行Duncan多重比較。
2.1 靈芝和猴頭菇菌糠對大沙二元雜種豬肥育性能和經濟效益的影響
表2結果顯示,飼糧添加靈芝和猴頭菇菌糠不但沒有降低試豬的全期日增重,相反試驗1組和試驗2組全期日增重還略有提高,但各組間差異不顯著(P>0.05)。與對照組相比,飼糧添加靈芝和猴頭菇菌糠降低各階段試豬的料重比,但各組間差異不明顯(P>0.05)。每千克增重飼料成本試驗1組最低,為10.75元,比對照組的12.41元降低13.38%,也比試驗2組的11.79元降低8.82%。按本試驗每頭豬增重80 kg計算,試驗1組每頭豬分別比對照組和試驗2組飼料成本減少132.80元和83.20元,效益相當顯著。
表2 靈芝和猴頭菇菌糠對大沙二元雜種豬肥育性能及經濟效益的影響
2.2 靈芝和猴頭菇菌糠對大沙二元雜種豬胴體品質的影響
表3結果顯示,皮厚、眼肌面積、后腿比例、瘦肉率、骨率和皮率試驗1組均高于對照組和試驗2組,但各組間差異不明顯(P>0.05)。背膘厚試驗1組最薄,為3.20 cm,分別比對照組和試驗2組低26.94%和22.71%,差異顯著(P<0.05)。脂肪率也以試驗1組最低,為26.95%,分別比對照組和試驗2組降低了21.88%和17.28%,但差異不顯著(P>0.05)。肉色和大理石紋3組之間沒有差異(P>0.05)。
2.3 健康情況
試驗期間,試驗1組和試驗2組試豬健康狀況良好,生長發(fā)育正常,糞便不結不稀,吃睡正常,皮毛光亮。對照組前期有6頭豬發(fā)生喘氣病,經過治療3頭恢復正常,3頭死亡。
表3 靈芝和猴頭菇菌糠對大沙二元雜種豬胴體品質的影響
菌糠作為飼料已廣泛應用于養(yǎng)豬生產,王建廠等[1]研究表明,油菜秸稈菌糠取代20%飼糧喂豬,試豬日增重和飼料轉化率分別提高6.24%和3.86%,油菜秸稈菌糠取代40%飼糧喂豬,試豬日增重和飼料轉化率分別提高5.20%和2.87%,胴體指標各組間差異不顯著;蔣明琴等[2]用平菇菌糠取代飼糧中5%~8%的麥麩飼喂杜長大三元雜種豬也發(fā)現(xiàn),試豬的日增重和飼料轉化率略有提高;曹啟民等[3]在飼糧中添加20%的發(fā)酵靈芝菌糠對肥育豬日增重沒有影響,但每千克飼料成本下降了5.19%,瘦肉率顯著提高。本試驗也有相似的結果,在充分平衡飼糧營養(yǎng)素的情況下,35~120 kg大沙二元雜種豬飼糧中添加靈芝和猴頭菇菌糠對試豬平均日增重、皮厚、眼肌面積、后腿比例、瘦肉率、骨率和皮率均有一定程度提高,降低了試豬背膘厚和脂肪率,而對肉色和大理石紋無影響,表明靈芝、猴頭菇菌糠替代部分精料喂豬是經濟可行的。此外,試驗期間添加靈芝、猴頭菇菌糠的試驗1組試豬存活率高于對照組。試驗1組與額外添加益生菌制劑的試驗2組各指標無差異,說明在添加靈芝、猴頭菇菌糠的飼糧中再添加益生菌制劑,并不能提高豬的日增重和飼料報酬。
在肥育期大沙二元雜種豬飼糧中添加靈芝、猴頭菇菌糠(前期添加15%、后期添加30%)對試豬肥育性能和胴體品質無不良影響,還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皮厚、眼肌面積、后腿比例、瘦肉率、骨率和皮率,降低了試豬背膘厚和脂肪率;還可降低飼養(yǎng)成本、提高試豬存活率,增加經濟效益。
[1]王建廠,王力生,朱洪龍,等.現(xiàn)代農業(yè)科技[J],2009(6):193-195.
[2]蔣明琴,李進杰,馮巧婷.中國畜牧獸醫(yī)[J],2009(6):194-195.
[3]曹啟民,張永北,宋紹紅,等.中國飼料[J],2013(9):39-41.
(編輯:富春妮)
S816
A
1002-1957(2016)03-0055-02
2016-03-22
2015年湘潭市兩型社會建設綜合配套改革領導小組“生態(tài)養(yǎng)殖資源循環(huán)利用”[潭兩型領(2015)2號]
吳買生(1962-),男,湖南漣源人,研究員,主要從事豬的遺傳育種工作.E-mail:wms621220@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