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彩霞
【摘要】幼兒園多元化音樂課堂教學是指在新的時代背景下幼兒園音樂學習的內(nèi)容、方法、形式、手段以及評價方式上實現(xiàn)多元化的創(chuàng)新教學。本文通過以下幾個方面進行闡述。
【關鍵詞】多元化 教學策略 幼兒教學
【中圖分類號】G6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22-0234-01
幼兒園音樂教育是幼兒園教學活動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作為學前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學前音樂教育受到老師和家長的廣泛重視。文章就學前音樂教育模擬幼兒園音樂課堂的教學中所存在的問題進行研究,提出了提高幼兒教師指導學前專業(yè)學生的能力,更好地開展幼兒音樂教育活動的措施。
一、學習內(nèi)容多元化
內(nèi)容的選擇上實現(xiàn)多元化。以往的幼兒園音樂教學內(nèi)容受教材及價值觀的限制,內(nèi)容單一,局限在中國文化特色范圍內(nèi)。多元化音樂教學主張從選材上體現(xiàn)出放眼世界的觀念。讓我們的孩子在音樂課上也接觸到許多外國的民歌,通過學習各國各民族的音樂為孩子初步建立世界的概念。因此,在每個年齡段的學習內(nèi)容上都應該適當選擇一些外國的音樂。
二、明確培養(yǎng)目標,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
第一,學校的領導需要重視學前音樂教育課程。學校要對音樂課程的安排進行合理的改革,使學生所學到的教學內(nèi)容是與實際相符的;選派經(jīng)驗豐富和實踐能力強的幼兒園專職教師擔任音樂教育課程的課外輔導教師,在師資力量上為課程提供保證。第二,對于音樂課程的教師而言,他們面對的主要問題便是如何加強自身的知識儲備和專業(yè)素養(yǎng)。教師要定去當?shù)氐挠變簣@進行實際的考察,通過實踐了解和熟悉現(xiàn)代的幼兒的心理需要以及在對幼兒進行音樂教學時所需要培養(yǎng)的能力,為教學做好充分的準備。第三,學校也可以通過舉辦活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例如學校可以舉辦音樂課程大賽,學生要展示自身在音樂方面的素養(yǎng)和能力,還要通過現(xiàn)場進行音樂課程教學來完成整場比賽。
三、音樂課堂教學中的同伴互助學習適用策略
音樂是一種審美活動,有著整體的協(xié)調(diào)性和統(tǒng)一性。其優(yōu)美的旋律,天生讓幼兒有一種特殊的情感,讓幼兒在音樂中學習成長,幼兒能夠以自己的獨特方式在音樂帶來的寬松氣氛中,表現(xiàn)出自己內(nèi)心的感受。1.利用音樂活動讓幼兒形成相互尊重、友好交往的氣氛 。在當今的社會中,大部分的孩子都是獨生子女,孩子在家庭當中,每個都是小公主、小皇帝,無論是做什么事,都要求大人能遵從自己的意愿,這樣的環(huán)境,讓很多孩子什么都以自己為中心,不懂得怎樣和別人友好的相處和尊重別人。因此,在幼兒的生活交往中,他們常常就會為一個游戲而發(fā)生爭吵,為一個玩具發(fā)生爭吵、爭搶。在音樂課堂教學上進行音樂活動中,教師就要引起這方面的重視,要有意識的對幼兒進行引導。2.利用音樂活動讓幼兒大膽嘗試和別人交往 。每個幼兒來自不同的家庭,每個人都有著自己的性格特點,有的幼兒活潑大方,有的幼兒則顯得內(nèi)向膽小,那些膽小內(nèi)向的幼兒往往不會積極地參加集體活動,在音樂課堂中,我們教師就要有意識的進行這些幼兒的引導,讓他們敢于把自己的意愿和想法積極的表達出來,為他們提供表現(xiàn)的機會,讓他們能夠充分的進行自我展示,讓他們的交往信心得到增強,大膽嘗試和別人交往。比如說進行舞蹈表演,把一個班的孩子進行分組,把那些性格活潑大方的孩子和那些膽小的孩子進行搭配組合,然后教師讓他們來進行商量分配舞蹈中的角色,從而讓那些膽小的孩子也能夠進行自我展示,增加了他們的自信心,同時也給他們提供了交往的機會。3.在音樂課堂上引入動畫片因素 。每個人都有過童年,相信每個人童年時最難忘的肯定是那么絢麗多彩的動畫片因素,在音樂課堂上同樣可以把動畫片因素吸收到課堂當中。教師可以先為他們演奏或者演唱一個在當今的孩子當中喜愛程度很高的動畫片的主題曲,把孩子們的積極性給提升起來,相信即使是擔心內(nèi)向的孩子,在談到自己喜歡的動畫片時,同樣會變得眉飛色舞。教師把幼兒分成幾個小組,讓他們一人一部分來進行演唱,然后在高潮的地方,讓他們合唱,教師注意在讓他們進行演唱之前一定要給他們幾分鐘時間,讓他們對這首歌進行討論,讓大膽的孩子帶動膽小的孩子,讓熟悉歌詞的孩子教不熟悉歌詞的孩子。
四、學習量的多元觀,提出了突破性的創(chuàng)新
多元化的教學觀在學習量上提出了突破性的創(chuàng)新。就是對每個年齡段孩子的學習總量不做限定,而是根據(jù)各年齡段孩子學習目標和手段的不同,以及孩子對音樂活動的興趣做隨時調(diào)整。小班音樂活動主要目的是讓幼兒以游戲化的學習手段來體驗音樂帶給自己快樂的情緒,掌握技能不作為主要關注點。所以就要有大量的豐富的音樂讓幼兒充分體驗。中班音樂活動的目的是讓幼兒通過身體的動作來體驗表現(xiàn)不同的音樂,幼兒在這一個年齡段正是好動、動作開始萌芽的階段。因此要有一定量的內(nèi)容讓他們學習。大班音樂活動的目的是在敲敲打打的打擊樂中體驗音樂、表現(xiàn)音樂。打擊樂在表現(xiàn)音樂方面要求幼兒動作更精細化。因此,在學習量的定位上要實現(xiàn)精而少。
五、學習手段多元化,促進幼兒動作發(fā)展。
(一)小班音樂游戲化。游戲是3~4歲幼兒的主導活動。由于這個時期幼兒想象活動異常活躍,因而他們的游戲也非常有趣,他們可以給任何一樣東西加上他們所想象的象征性意義,例如,一片樹葉在過家家時可以當作盤子,在買東西時可以當錢用;一塊木片,一會兒當火車,一會兒當手槍,一會兒又當木頭人。每一種游戲都有孩于自命的意義,任何一個游戲里都藏有打開孩子心靈大門的鑰匙。這個時期幼兒游戲的另一個特點是共同游戲,他們不再像1~2歲幼兒那樣各玩各的。其次,3-4歲階段是規(guī)則和秩序感形成的敏感期。因此將游戲化作為小班的音樂學習手段,會更適宜他們的學習特點,并且更能保護幼兒敏感期身心得到良好發(fā)展。
(二)中班音樂律動化。與小班幼兒相比,中班幼兒非常好動,手腳靈活。動作進一步發(fā)展,活動能力增強,喜歡跑、跳、攀、鉆等各種活動。肌肉的靈活性及用眼的協(xié)調(diào)性增強。他們需要通過感覺、知覺以及各種活動來探索世界,建立對周圍環(huán)境的認識和概念。 這個階段應該讓讓孩子多運動。其次,4-5歲階段是器官協(xié)調(diào)、感覺與運動整合的敏感期,動作開始萌芽。所以說,音樂律動化會更適宜中班幼兒的學習特點。并會更有效促進幼兒動作發(fā)展。
(三)大班音樂節(jié)奏化。5-6歲幼兒手指小肌肉快速發(fā)展,已能自如地控制手腕;運用手指活動,他們能長時間專注地探索物體的多種操作可能。他們的合作意識在逐漸增強,具有審美傾向。其次,5-6歲階段是精確感覺、精細運動開始發(fā)展的敏感期。以上特點說明大班幼兒正是節(jié)奏樂學習的良好時期。節(jié)奏樂學習能有效促進幼兒手指精細動作發(fā)展。同時更注重幼兒合作習慣的養(yǎng)成。
總之,希望教師能起到一個拋磚引玉的作用,讓更多的幼兒教育者重視培養(yǎng)孩子互助學習,在實踐過程中不斷探索、思考和總結、反思,使之在課堂教學中教學水平不斷提高。
參考文獻:
[1]劉燕敏;;孩子的權利[J];基礎教育;2005年11期
[2]佟瑤;;淺談如何提高幼兒早期閱讀水平[J];才智;2004年19期
[3]于海燕;;利用看圖講述,促進小班幼兒語言能力發(fā)展[J];小學科學;2007年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