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德堅
【摘要】游泳運動是競技體育的一種,而運動員在訓練的過程中,除了注重技術和技巧的訓練之外,更要注重力量的訓練。采用科學合理的訓練方式,可以讓少兒游泳運動員的力量、速度、柔韌性和靈敏度得到相應的提高,從而使少兒運動員的身體素質得到全面發(fā)展。本文介紹了力量訓練對少兒游泳運動員訓練的重要性,在訓練過程中的注意問題,以及少兒游泳運動員力量訓練的手段和方法。
【關鍵詞】少兒運動員 游泳 力量訓練
【中圖分類號】G80811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22-0231-02
前言:游泳運動員的力量訓練是指對運動員身體上的各個肌肉群的力量、穩(wěn)定性、平衡性、協(xié)調性等方面進行綜合的訓練。有利于提高運動員對身體的掌控能力,抵抗水流對身體產生的阻力,從而提高劃水速度和劃水成績。對于游泳這項競技體育運動,運動員的訓練和培養(yǎng)要從少兒做起,但是由于少兒的心理、身體和骨骼的發(fā)育狀況不同,個人對訓練承受的強度也有所差別,所以,在對少兒游泳運動員的力量進行訓練時,在采用傳統(tǒng)的水上和陸上訓練方式之外,還要對訓練強度進行相應的調整。在訓練過程中,運動員要根據少兒的特點制定科學合理的訓練方案,并且對少兒進行針對性和專業(yè)性的指導。
一、力量訓練對少兒游泳運動員訓練的重要性
少兒游泳運動員想要在技能和水平上獲得相應的提高,就必須加強力量訓練,通過提高運動員的肌肉力量,從而提高劃水時效,所以,力量訓練對少兒游泳運動員訓練的重要性表現(xiàn)在如下幾個方面:(1)提高運動員身體的協(xié)調性。在游泳過程中,運動員需要利用水的浮力來支撐和推動身體向前運動,所以,運動員身體各部分的協(xié)調作作用顯得尤為重要;(2)提高運動員的游泳技術,如果少兒運動員的力量不足,就會導致去干的穩(wěn)定性較差,四肢運動不具有協(xié)調性,這就導致運動員的技術不規(guī)范,甚至在訓練中很容易感到疲乏;(3)提高運動員的游泳速度,通過力量訓練,運動員的身體協(xié)調性得到改善,身體的平衡性得到加強,軀干和四肢能夠有效的對抗水流過程中所帶來的運動阻力,從而提高游泳的速度;(4)有效的預防少兒游泳運動員的身體受到損傷,如果力量訓練不到位,就會導致大塊肌肉得到鍛煉和發(fā)展,而小塊極弱群卻缺少穩(wěn)定性,極容易產生疲勞現(xiàn)象,最終就會造成運動損傷[1]。
二、少兒游泳運動員在力量訓練過程中應注意的問題
(一)訓練模式要具有針對性
在當前對少兒游泳運動員的訓練方式上,并沒有針對不同年齡階段和身體素質的運動運制定科學的訓練方案。在當前對少兒游泳運動員的訓練方式主要是采用傳統(tǒng)的對高水平運動員的方式,知識將訓練強度做出相應的調整。少兒的骨骼和身心正處于發(fā)育階段,如果采用的訓練方式缺乏針對性和科學性,不僅不利于少兒的正常成長發(fā)育,同時也不能培養(yǎng)出優(yōu)秀的游泳運動員。
(二)訓練過程中要加強專業(yè)性的指導
力量的訓練是提高少兒游泳運動員速度的主要方式,對少兒游泳運動員的成績提高有著重要的影響。如果教練員對少兒力量訓練的觀念不強,沒有依照少兒的身心發(fā)展特點對其進行專業(yè)性的指導,導致其耐力、靈敏性就不會得到相應的提高[2]。同時少兒運動員的肢體協(xié)調性較差,不能有效的對抗水流帶來的阻力,游泳速度不能得到相應的提升。
(三)訓練時間和方式要科學合理
教練員在帶領少兒運動員訓練的過程中,對同一種練習方法的時間和次數(shù)要進行控制,避免長時間和高強度的訓練,超出少兒運動員的身體承受范圍,導致身體局部因受到過重的負擔而產生損傷,從而影響少兒運動員其他訓練項目的開展[3]。在力量訓練的過程中,教練員可以結合少兒的天性,將游戲和趣味比賽加入到訓練過程中,既降低了訓練的枯燥程度,也讓少兒運動員的力量得到了提高。
三、少兒游泳運動員力量訓練的手段和方法
(一)水上力量訓練方法
少兒游泳運動員水上力量的訓練方式主要采用如下兩種訓練方式:(1)戴劃水掌游訓練方式。該訓練方式是讓少兒運動員的的雙腿固定不動,讓上肢肌肉的阻力相應的加大,這樣不僅能夠提高運動員肌肉的耐力,同時通過劃水可以將體內的血液進行分配,避免心臟承受較大的負擔。采用此種力量訓練方式,可以對運動員的劃水技術進行矯正,如果運動員的劃水掌的入水姿勢不正確或者沒有對上水,就會出現(xiàn)滑脫和劃水比較重的感覺,運動員就要對其劃水法規(guī)N市進行調整。這樣不僅加強少兒運動員的水感,而且還可以加強運動員肢體和軀干的力量。一般情況下,每節(jié)課少兒運動員都要保持夾板進行1000—1500m的訓練,訓練時間和強度均不高,需要通過次數(shù)量來對其力量進行強化;(2)穿腳蹼打腿練習。穿腳蹼打腿可以節(jié)省訓練時間,相應的增大訓練強度,讓腿部在游泳過程中發(fā)揮各大的作用。打腿訓練可以相應的提高運動員踝關節(jié)的柔韌性,對運動員的韌帶起到了纖拉作用,提升腿部的力量和身體的柔韌度。每節(jié)課的連續(xù)打腿訓練在1000m左右,也可以根據學生的耐力和心肺功能所承受的強度進行相應的調整。
(二)陸上力量訓練方法
少兒游泳運動員的陸上力量訓練方式主要是采用徒手和利用器材兩種練習方式。在徒手力量練習上,首先,通過仰臥起坐、兩頭起的方式對少兒運動員的腰腹肌肉進行力量訓練。其次,通過引體向上或者吊拉的方式來訓練運動員的上肢力量。再次,采用下蹲、跳臺階、蛙跳的方式來加強運動員的腿部力量。最后,還要通過立臥撐和俯臥撐的方式來訓練運動員的后背力量和身體的協(xié)調性。通過器材進行力量訓練時,可以采用實心球、杠鈴訓練和啞鈴訓練的方式,對運動員的上肢、腿部、軀干等方面的力量、協(xié)調性、承受能力進行相應了鍛煉。利用器械對少兒運動員的力量訓練時,每次訓練時間大約為30分鐘,每周保持在3次以上。
結論:少兒游泳運動員是我國游泳項目發(fā)展和壯大的后備力量,為了提高我國游泳競技體育項目的發(fā)展,所以在對少兒游泳運動員訓練過程中要將傳統(tǒng)的訓練方式與少兒的身心發(fā)展狀況相結合,制定科學合理的訓練方式。少兒游泳運動員在徒手練習和器材練習過程中,教練員要對少兒的動作、強度進行必要的規(guī)范,既要保證動作到位,同時還要保證在少兒的心肺承擔的范圍之內,在循序漸進中逐漸增大訓練強度。通過大量科學合理的訓練,從而提高少兒運動員身體的柔韌性和協(xié)調性,力量在不斷提高的同時游泳技能也獲得相應的提高,從而推動我國游泳事業(yè)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孫亦峰,劉穎. 少兒男子游泳運動員速度訓練的特征[J]. 運動,2014,20:42-43+21.
[2]黃進財. 探討少兒游泳運動員的體能及心理訓練方法[J]. 當代體育科技,2015,11:38-39.
[3]翁巧云. 游泳運動員核心力量訓練方法探討[J]. 當代體育科技,2015,31:3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