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曉麗,李香串
(山西省醫(yī)藥與生命科學研究院,山西 太原 030006)
?
豬苓優(yōu)良菌株分離及培養(yǎng)基篩選研究
董曉麗,李香串
(山西省醫(yī)藥與生命科學研究院,山西 太原 030006)
比較研究了不同產地、不同取材部位的豬苓菌絲生長狀況并結合產地、品質等條件優(yōu)選出優(yōu)良的菌株并對該菌株進行了培養(yǎng)基篩選試驗。結果表明:盂縣1號優(yōu)于其它品種,最適培養(yǎng)基為HBL:馬鈴薯200 g,小麥麩皮50 g,磷酸二氫鉀3 g,硫酸鎂1.5 g,維生素B110 mg,瓊脂20 g,蛋白胨5 g,水1000 mL,pH 值自然。
豬苓;菌株分離;培養(yǎng)基;篩選
豬苓 [Polyporusumbellatus(Pers.)Fr.],又名豬糞菌、豬苓芝。屬擔子菌綱、多孔菌目、多孔菌科、豬苓屬,是傳統(tǒng)的真菌藥物之一[1],具有利尿滲濕、通淋退腫、防老助顏等功效[2]。多糖是豬苓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具有保護肝臟細胞、抗腫瘤、增強機體免疫力等作用[3];麥角甾醇是豬苓標準化指標成分之一,具有一定的利尿作用[4-5]。目前多以野生品供應市場,且不同產地的豬苓品質參差不齊,野生豬苓資源日趨減少,人工種植及工業(yè)發(fā)酵生產,可以緩解野生豬苓資源枯竭狀況。本研究在前述不同產地豬苓有效成分的研究基礎上,通過分離不同產地的豬苓及豬苓花的菌絲體,比較研究不同菌株在不同培養(yǎng)基上的生長狀況,篩選出優(yōu)良菌株和適宜其生長的培養(yǎng)基,為豬苓良種選育及工業(yè)發(fā)酵生產提供依據(jù)。
1.1 不同菌株菌絲生長狀況的比較試驗
1.1.1 供試菌株
選取的6 個供試菌株均為項目組自采并分離獲得,平山 1號(采自河北平山,分離部位為白苓);平山2號(采自河北平山,分離部位為白苓);盂縣1號(采自盂縣太行山,分離部位為豬苓花);盂縣3號(采自盂縣太行山,分離部位為白苓);沁源(采自沁源太岳山,分離部位為豬苓花);留壩(采自陜西留壩縣,分離部位為黑苓)。
1.1.2 培養(yǎng)基的制備
配制PDA培養(yǎng)基(馬鈴薯200 g,蔗糖20 g,蛋白胨10 g,瓊脂20 g 水1 000 mL,pH值自然),分裝于試管中,121 ℃滅菌20 min,取出試管擺斜面,冷卻后貯存?zhèn)溆谩?/p>
1.1.3 接種與培養(yǎng)
從母種中,挑選無雜菌,長勢旺盛的菌絲,沿菌落邊緣切下0.5 cm2活化菌塊,接種到PDA培養(yǎng)基試管斜面上,每一種培養(yǎng)基接20 管, 放置在(25 ±2)℃培養(yǎng)室培養(yǎng)。定時觀察、記錄菌絲萌發(fā)及生長狀況。
1.1.4 菌絲生長狀況測定
發(fā)菌7 天后,每隔3 天用毫米刻度尺測量不同菌株菌絲的生長量,并計算出生長速度,然后取平均值進行LSR測驗;同時觀察并記錄菌絲密度、菌絲顏色、菌絲生長勢。
1.2 最適培養(yǎng)基質試驗
1.2.1 供試菌種
盂縣1號菌株。
1.2.2 供試培養(yǎng)基組成成分(見表1)
表1 四種培養(yǎng)基的組成成分
注:1)加水量均為1 000 mL;2)維生素B1單位:mg。
1.2.3 試驗方法
將四種配方中的馬鈴薯、小麥麩皮煮沸10~15 min后過濾取汁,其它成分按配方準確稱量, pH自然,20 mm×200 mm試管每支裝10 mL,每個配方各裝20 支,高壓滅菌20 min,取出制斜面8 cm等長,待冷卻后接入豬苓菌種,接種點一致,置25 ℃恒溫、黑暗條件下培養(yǎng),觀測菌絲萌發(fā),生長情況。試驗數(shù)據(jù)采用LSR測驗。
2.1 不同產地菌株菌絲生長狀況比較試驗結果及分析
2.1.1 各菌株菌絲的生長速度比較
表2 各菌株菌絲生長速度比較 mm/d
從表2可看出,不同產地豬苓菌株間菌絲生長速度不同,平山2號菌絲生長速度最快,平均日生長速度為4.93 mm,其次為盂縣1號和平山1號,菌絲平均日生長速度分別為3.39 mm和2.91 mm,留壩黑苓生長速度最慢,日平均生長速度為1.67 mm。
2.1.2 試驗結果及分析
表3 各菌株菌絲生長速度的新復極差(LSR)測驗
注:數(shù)字后*表示p<0.05,**表示p<0.01。
從表3可看出,平山2號菌株菌絲生長速度較快,與盂縣1號和平山1號比較差異顯著,與沁縣白苓、盂縣3號及留壩黑苓菌株菌絲比較差異極顯著。
2.1.3 各菌絲生長狀況比較
表4 各菌絲生長狀況比較
由表4可知,平山2號菌絲顏色白、菌絲短、菌絲稠密、粗壯,其次為盂縣1號菌絲顏色白、菌絲長、菌絲較稀、粗壯。留壩黑苓菌株生長狀況最次。
2. 2 盂縣1號菌株的最適培養(yǎng)基篩選結果及分析
2. 2.1 不同培養(yǎng)基上菌絲生長狀況比較
表5 不同培養(yǎng)基上的菌絲生長情況
從表5得知,盂縣1號菌株在四種培養(yǎng)基上生長狀況不同,以在配方HBL上的長速最快,配方B其次;而配方WBA和PDA上生長稀疏、較弱,不適合;配方HBL、B上菌絲生長健壯、較密,且爬壁力強。
2. 2.2 不同培養(yǎng)基中豬苓菌絲的生長速度
從表6得知,盂縣1號菌株在不同培養(yǎng)基上菌絲生長速度不同,在HBL培養(yǎng)基上菌絲生長速度最快,平均日生長速度為1.46 mm,其次為B培養(yǎng)基,菌絲平均日生長速度分別為1.22 mm,WBA和PDA培養(yǎng)基上長速度最慢。
表6 不同培養(yǎng)基中各菌株菌絲生長速度 mm/d
2. 2.3 菌絲生長速度的新復極差(LSR)測驗
表7 菌絲生長速度的新復極差
注:數(shù)字后﹡表示p<0.05,﹡﹡表示p<0.01。
從表7得知,盂縣1號菌株在HBL培養(yǎng)基上菌絲生長速度最快,與WBA、B比較差異顯著與PDA比較差異極顯著。
3.1 比較的六株菌株中平山2號、盂縣1號、分離部位為子實體,沁源白苓、留壩黑苓分離部位為菌核,試驗結果表明:平山2號與盂縣1號在菌絲生長速度、菌絲密度、菌絲生長勢和攀爬力方面都優(yōu)于從菌核分離的菌株。以分離部位作選種指標分離菌種時,分離部位應首選子實體。
3.2 不同菌株間菌絲生長狀況試驗表明:平山2號的表現(xiàn)最好,其次為盂縣1號,優(yōu)于其他四個菌株,由于盂縣1號產于山西,屬于道地藥材,其子實體中多糖含量及甾醇含量均高于其它品種[6],因此盂縣1號可作為本地區(qū)的首選品種。
3.3 從菌絲生長狀況、生長速度等方面研究了盂縣1號豬苓菌種在4種培養(yǎng)基中的生長情況,結果表明:培養(yǎng)基HBL是豬苓菌絲最適培養(yǎng)基,其次為培養(yǎng)基B。由此推斷配方中含有維生素B1和小麥麩皮對豬苓菌絲的生長有較強的促進作用。
3.4 盂縣1號作為山西道地藥材,在生長狀況及品質方面均優(yōu)于其他菌株,可作為本地區(qū)擴大化培養(yǎng)的首選品種。另外培養(yǎng)基HBL中加入維生素B1和小麥麩皮不僅有利于其菌絲生長,其培養(yǎng)基褐化程度也明顯降低。本研究通過篩選優(yōu)良的豬苓菌株和最佳培養(yǎng)條件,以期為豬苓的大規(guī)模人工栽培提供參考。
[1] 黃年來.中國食用菌百科[M].北京:中國農業(yè)出版社,1993:1 .
[2] 許廣渡,傅偉杰,趙旭奎.我國豬苓研究的進展[J].菌物研究,2003,I(1):58-63.
[3] 陸勇芹,周文明,王琦,等.木蹄層孔菌化學成分及不同提取物體外抗腫瘤活性研究[J].西北林學院學報,2007,22(4):131-13.
[4] ZHAO Y Y,XIE RM,CHAO X,et a1.Bioactivitydirected isolation,identification of diuretic compounds from Polyporus umbellatus[J].Journal of Ethnopharmacology,2009,126:184-187.
[5] 劉洪超,楊小龍,王淑英.豬苓藥理作用研究進展[J].河南科技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11,29(2):1.
[6] 李香串,梁文儀.不同產地野生豬苓多糖與麥角甾醇的含量分析[J].中國野生植物資源,2014,33(4):11-15.
Study on the Strain Isolation and Medium Screening ofPolyporusumbellatus
Dong Xiaoli ,Li Xiangchuan
(Medicine and Life Science Institute of Shanxi Province,Taiyuan 030006,China)
The mycelia growth conditions of different parts and producing areas ofPolyporusumbellatuswere studied and the fine strains were selected to do culture media screening tests. The esperiment results showed that Pingshan 2 is better than the other varieties and the optimum medium was: potato 200 g,bran 50 g,KH2PO43 g,MgSO41.5 g,VB110 mg,agar 20 g,peptone 5 g ,and water 1000 mL,pH natural。
Polyporusumbellatus;strain isolation;culture media;selection
10.3969/j.issn.1006-9690.2016.05.009
2016-01-06
山西省社會發(fā)展科技公關項目(20130313013-5),山西省特色藥材規(guī)范化種植技術及質量標準化研究—豬苓良種選育研究。
董曉麗(1980—),女,碩士,工程師,研究方向為藥用植物栽培育種。E-mail:75499571@qq.com
S646.2
A
1006-9690(2016)05-003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