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卉園
散文詩雜志社主辦·總第245期
尊敬的編輯老師:
你好!
出自貴刊編輯之手的每一期《散文詩》,從外觀封面到內(nèi)在的每一頁、每一幅插畫、每一個布局的每一處細節(jié),在編排設計上的嚴謹以及整體效果,可以說都是完美無缺的;也可見傾注之心血之深沉是極端認真、極端負責任的。每一期出刊都像是一件精雕細琢的藝術珍品問世,又好像是一幅天然美的立體畫,一著眼就有一種心曠神怡的美感、舒服感、輕快感。上述確是有感而發(fā),絕非套話。
就《散文詩》的文學感染力和藝術魅力的獨特性之強之深,我僅僅作為一個極普通的愛好者,只能遠遠地望去,哪敢逾越一步。然而,自不量力的人總是有的,我大概就是其中之一吧。不過我是鼓足了勇氣才敢嘗試嘗試。即使頭破血流,也心安理得。
河南南陽市讀者:楊華安
我選擇爝火。不是為了占有,
而是想成為寒夜中的一點熱和一點光。
李耕《爝火》
[簡析]作家先申明“我選擇爝火。不是為了占有”,那么是為了什么呢?誘人深思——其回答則僅僅是想“成為寒夜中的一點熱和一點光”,——先降格以求,在高調(diào)的否定中凸顯對于“微小愿望”的肯定,對比自然顯得格外強烈。(力平)
魯迅自己曾經(jīng)說過,自己一生的哲學都在《野草》里了。還叮囑青年的讀者說為了讓他們理解自己的思想是苦難的,為了讓國民更好地知道這段苦難,可以學習其中一些寫景的文章,比如《秋夜》《雪》《臘葉》
篆刻/古軒
莫嘉
一首《賣布謠》,痛出辛勞悲苦。
洋貨傾銷,很霸道;
平民現(xiàn)實,很殘酷。
二十世紀初漫長的黑夜,噩夢醒來,并不是燦爛的早晨。
洋文僅僅只在ABCD的組合中,翻譯成點橫豎撇捺,最后的彎勾,垂釣的除了金錢,還有良心。
冒牌商標,鍍金嵌銀。
拼裝的零件,在地溝油的潤滑下飛速地運轉(zhuǎn);
摻水的酒,炫耀色素的霓虹。
大白先生,請您快快醒來,再寫一首二十一世紀的《賣布謠》。
明月
羨慕
真羨慕這對土撥鼠,它們的生活是那么簡單,可又是那么甜蜜。
擁有一個被不斷清洗的靈魂。生活總是在不停地使壞、作惡作劇,不停地往我們的心上撒著灰塵,使我們的靈魂蒙羞。我們需要堅持不斷地自我清洗、自我調(diào)整;自我尋找、自我充實。我們需要刪繁就簡,需要有割袍斷義為求真的堅守,壁虎裁尾以求生的氣概。請不要奢望通過形容達到真實,努力把詩歌與自己內(nèi)心的距離設定為最近值,書寫出在心底回蕩的清泉之音。
河南西平縣讀者:田地
散文詩,是散落于唐詩宋詞里的菩提子,可以是金線菩提,可以是金鐘菩提,可以是千眼菩提,可以是陀羅尼菩提,敦厚,樸拙,飽滿,閃耀著無法掩飾的光芒。她吸附著漢字和我的魂靈向著她的方向,使我團揖、敬拜。一字字撿拾起來,連綴一遍,摩挲一遍,溫習一遍,清凈一遍,放眼一遍,遼闊一遍,擦拭一遍,明亮一遍。她是生命里最為簡約的哲學,她是生命修為當中的圣典。平淡是生活,從中采擷出美的詩意是生活的光彩,詩意是你和我依托來去的故鄉(xiāng)。無論是在棕皮手記里寫下她,還是在毛邊紙上寫下她,都是一次擦拭內(nèi)心的過程。
遼河油田第一高級中學讀者:刁利欣
攤開手心,她的冷艷,傾斜夜晚的漆黑,每一寸熱土便是我們的樂園,互相傾訴一天的煩惱。凝望彼此,心底升騰一抹永久的溫暖。一首情歌,蕩漾著心里不曾說出的話語。眼眶泛著淚花,總在睡覺前,咀嚼一番嘴角的苦澀。
四川:曾薦《致青春》
劉大白(1880-1932),原名金慶棪,后改姓劉,名靖裔,字大白,別號白屋。出生在浙江紹興一個山明水秀的桃源之鄉(xiāng)?,F(xiàn)代詩人,文學史家。曾東渡日本,南下印尼,接受先進思想。先后在省立諸暨中學、浙江第一師范、上海復旦大學執(zhí)教數(shù)十年。1919年他在浙一師與陳望道、夏丏尊、李次九一起改革國語教育,被稱為“四大金剛”。1921年開始在《民國日報·覺悟》上發(fā)表了許多涉及底層勞動人民的痛苦生活的新詩。1924年,第一部詩集《舊夢》由上海商務印書館出版,詩集分三種類型,一種是抒情詩,還有一種是說理詩,再有是具有平民思想的詩。代表詩作有《田主來》《賣布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