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芳琴
【摘要】閱讀是語文教學工作的重點,是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基礎。但是大部分中學生存在閱讀興趣不濃,缺乏主動性和自覺性,閱讀習慣較差等問題,這些問題的存在阻礙著教育質(zhì)量的提高。針對中學生語文閱讀存在的問題,本文進行了一些探索研究。
【關鍵詞】中學生 語文閱讀 興趣 策略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有了讀的興趣,就會產(chǎn)生一種強烈的讀的欲望,才會去自主閱讀。心理學家認為:興趣是積極探究事物的帶有豐富感情色彩的意識傾向,表現(xiàn)于讀書之上就是求知若渴,樂此不疲。由此看來,要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必須從培養(yǎng)閱讀興趣人手。
一、巧借教材,誘發(fā)閱讀興趣
學生的閱讀水平是逐步積累和培養(yǎng)出來的,語文課就是在打基礎,是進行閱讀訓練最直接、最實用的地方。因此,在課堂上教師一定要巧借教材誘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
(一)先入為主
閱讀一篇文章,首先看的是標題,標題是文章的旗幟,就如同眼睛是心靈的窗戶,它能夠展示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巧妙地解釋標題,能先入為主地引起學生的閱讀興趣。如教學陸蠡的《囚綠記》時,我先在黑板上寫一個大大的“囚”字,讓學生根據(jù)造字法來說說它的意思,學生很快就回答說:“把人關在封閉的屋子里?!薄澳鞘裁辞闆r下人會被囚禁起來?”“做壞事時?!薄熬G是不是也做了壞事,它為什么會被關起來呢?關起來后又發(fā)生了什么?讓我們帶著這個問題一起來學習課文?!蓖ㄟ^這一問,既巧妙地導入課文,也誘發(fā)了學生的興趣。
(二)創(chuàng)設氛圍
愛因斯坦說過:“如果把學生的熱情激發(fā)出來,那么學校所規(guī)定的功課就會被當作一種禮物來領受。”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一定要注重和善于激發(fā)學生的情感,以此來服務教學。如教學茅盾的《白楊禮贊》時,利用多媒體,先放一段配有音樂的白楊樹的視頻,再放一組分別特寫白楊樹的干、枝、葉的圖片,創(chuàng)設氛圍,帶領學生們進入白楊樹的世界,把他們快速帶進課文的情感境界中,以誘發(fā)學生的閱讀欲望。
(三)互動教學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倡“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人的能力并不是靠“聽”會的,而是靠“做”會的,只有動手操作和積極思考才能出真知。因此,我們不能讓學生在課堂上做“聽客”和“看客”,要讓學生做課堂的主人,給予學生發(fā)言權,鼓勵學生動口、動手又動腦,親身參與課堂和實踐。比如在教學《囚綠記》時,把學生分成四小組,以組為單位逐段提出問題,甲組提乙組答,丙組提丁組答,然后教師問學生搶答。
二、課外延伸,培養(yǎng)閱讀興趣
蘇霍姆林斯基說:“讓學生變得聰明的辦法,不是補課,不是增加作業(yè)量,而是閱讀、閱讀、再閱讀?!币虼?,教師要根據(jù)學生的具體情況,推薦一些課外讀物,鼓勵學生開展多種讀書活動,以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一)“被逼”地讀
語文教材中,課文篇目和體裁都是有限的,所以,中學生的閱讀不能僅僅局限在語文課堂上,布置作業(yè)時要注重向課外延伸。例如,教學完《家》的序和跋后布置作業(yè):課外閱讀《家》的精彩片段,如“鳴鳳之死”“覺慧出走”,并結合課文內(nèi)容,要求寫一篇讀書札記,字數(shù)不限。因此,學生要完成這項作業(yè),就需要利用課外時間去閱讀原著。
(二)引導地讀
我根據(jù)七至九年級教材附錄里推薦的篇目,列出部分課外閱讀書目供同學們參考,每位同學選擇一部自己喜愛的書,如《紅樓夢》《三國演義》《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水滸傳》《朝花夕拾》《駱駝祥子》等,由學生自由選擇進行課外閱讀。另外,還可推薦一些廣播電視節(jié)目,如《百家講壇》《今日關注》等來拓展學生的閱讀面,學生被吸引了,就會主動地去閱讀,這樣能有效地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使他們愛讀書、想讀書、讀好書。
(三)手腦并用
俗話說:“不動筆墨不讀書?!蔽恼轮懈挥薪逃饬x的警句格言,精彩生動的詞句、段落,比如典型人物的語言、心理、行動和肖像描寫,絕妙細節(jié),精彩場景,名人名言,精妙的論辯等,都是有益的素材,都可以摘錄,積存進自己設立的“詞庫”中,為以后的作文準備豐富的語言積累。
三、內(nèi)外結合,激發(fā)閱讀興趣
培養(yǎng)學生閱讀興趣,還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教師要鼓勵學生閱讀,讓學生以書為友。
(一)堅持閱讀
興趣是閱讀的先決條件,有興趣,才能高高興興地去學,變“要我學”為“我要學”。我主動跟學校的圖書館聯(lián)系好,每月提供一批有益的課外讀物,盡量是學生感興趣的閱讀文本,讓學生堅持自覺地讀,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二)交流心得
為了激發(fā)學生持久的閱讀興趣,提高閱讀質(zhì)量,我經(jīng)常召開讀書心得交流會。如每周利用班會課的時間,交流所摘錄的好詞妙句;舉行班級詩歌朗誦會;評選“個性讀書筆記”;摘抄本展覽;開展“小記者”活動……讓學生談天說地、談古論今,激發(fā)學生愛讀書的熱情,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獵取知識,使學生逐漸把讀書作為精神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內(nèi)容。
(三)情感教育
要充分發(fā)掘?qū)W生的閃光點,給予鼓勵,給予他們真摯、純真的愛。投入足夠的情感,盡量對學生做到多表揚、多鼓勵、重引導、少指責,讓學生享受成功的喜悅。一旦教師所做被學生理解和接受,就會產(chǎn)生極大的感召力和推動力,不但能激發(fā)閱讀水平的學生迎頭趕上的信心,而且能激發(fā)其濃厚的閱讀興趣。
俗話說:教無定法,貴在得法。同樣,閱讀教學也無固定方法可循,特別是在信息技術高速發(fā)展的今天,更不能受條條框框的束縛。只要勤于探索,認真鉆研,就一定能夠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