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梅
本文主要圍繞蘇教版小學語文教材,分析如何在小學作文中進行個性化教學。
1.個性化作文教學的含義
所謂個性化作文,指的是在作文構思時能夠從新穎的角度來審視,所創(chuàng)造的作文內(nèi)容有著獨特的審美情趣,此外,在表達方式上,個性化作文非常靈活。而關于個性化作文教學,指的是在進行作文教學時,打破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在教學時體現(xiàn)個性化教學,使學生能夠更好地將自己的個性展現(xiàn)出來。其具有下面幾種特點,第一是主體性;第二是真實性;第三是獨特性;第四是民主性;第五是創(chuàng)造性等。
2.小學作文的主要現(xiàn)狀
2.1小學生缺乏寫作積極性
小學生有著強烈的好奇心,對世界往往都感到非常好奇,有著強烈的表達意愿,而文字又是他們展示自己的一個重要手段。然而由于在小學寫作教學中,老師的教學方法較為呆板僵硬,挫傷了學生的寫作積極性,更有許多小學生討厭上寫作教學課。大部分學生在寫作文時都主要是為了完成老師所布置的任務,而不是因為喜愛寫作而去寫作。
2.2作文脫離了現(xiàn)實生活
作文往往是來源于生活,有著較強的社會性與生活性,是學生反映自己個性生活的重要表現(xiàn)。然而當前小學生的作文出現(xiàn)一個不良的現(xiàn)象,那就是脫離了現(xiàn)實生活。例如在安排學生完成《我的媽媽》寫作時,大部分學生的媽媽幾乎都是一個樣,什么中等身材,一雙大大的眼睛。而且作文內(nèi)容大多都是一些自己生病了,媽媽為了帶我治病,冒著大雨或者大風等天氣背著我去遙遠的診所治病。這種千篇一律的作文讓人感到不可思議,而且在作文中假話、套話的現(xiàn)象非常嚴重。這樣脫離了生活實際,完全是千篇一律的作文構思,完全沒有將自己的個性化思想在作文中體現(xiàn)出來。老師必須要對學生加強引導,讓他們在寫作時能夠與自己的現(xiàn)實生活聯(lián)系起來。
3.個性化作文教學的主要方法
3.1采取個性化的教學手段
隨著時代的變化與發(fā)展,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有了更多的社會職責,教師不僅僅是傳授學生知識與經(jīng)驗,還要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但是由于受到許多條件的限制,使得老師很難與所有的學生都展開對話。此外,還存在著較多的社會因素,對教師的教學活動有著一定的影響。與此同時,斯騰豪斯曾指出,沒有老師的進一步發(fā)展,那么也就無所謂教育的進一步發(fā)展。故此,當前的教學改革有著一個非常關鍵的任務,那就是將老師的個性化思想給解放出來,要減輕教師的負擔,讓老師能夠有更多的時間去研究教學,能夠?qū)崿F(xiàn)創(chuàng)造性教學。老師要想讓學生在寫作時具備個性化寫作意識,首先就需要自己具備一定的個性化寫作意識,而不能一味的抱殘守缺。要想讓學生參加到一些創(chuàng)造性的活動之中,那么就應該自己參與到這種活動之中。
3.2要讓學生進行個性化體驗
作文來源于生活,實踐是學生將理論與實際聯(lián)系起來的一個重要途徑。在教授學生寫作之前,老師要引導學生去體驗生活,去感悟生活,為今后的寫作打好基礎。
生活往往是豐富多彩的,老師要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讓學生去從各個角度觀察生活,觀察生活中的人、觀察生活中的物、觀察生活中的景。在體驗生活的過程中,學生在寫作時才能擁有更多的靈感,才能寫出真實感人的優(yōu)秀文章。
在今后的寫作教學中,老師要為學生創(chuàng)作機會,創(chuàng)造機會去體驗社會生活。例如老師在進行人物的寫作教學時,可以引導學生去觀察自己身邊的人,可以觀察自己的同學、觀察老師、觀察自己的親人等等,然后將他們所觀察的結果表現(xiàn)在作文之中。這樣學生在描寫人物時,其大腦就已經(jīng)在構思該人物的外表特征、在構思一些人物日常的行為等等。那么他們所寫出來的文章再也不是千篇一律的,而是具有自己的個性化思維方式,自己個性化的觀察角度等等。
3.3老師要進行個性化的點評
老師在點評學生作文時,不能一味地批評,而是多進行鼓勵,將他們作文中的一些優(yōu)點進行表揚。這樣才能夠提升學生的自信心,才能夠讓他們有動力去進行寫作。在進行點評時,老師要根據(jù)學生的作文水平進行點評,因為每一個學生的寫作能力有所差別,所以老師要對不同的學生進行不同的點撥,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夠體會到成功的自豪感,期盼自己下次再進步而得到老師的鼓勵與贊揚。尤其是對那些寫作能力較差的學生,老師要降低點評的要求,要捕捉其中的閃光點,要消除他們的自卑心理,提升他們的自信心。如果老師在點評時僅僅是千篇一律的點評,那么久而久之學生就會感到厭煩。故此,老師需要在點評時下一番功夫,要運用個性化的點評,讓學生感受到學習寫作的樂趣,進而在今后的寫作中主動的參與到學習當中。
3.4引導學生進行討論
在傳統(tǒng)的寫作教學過程中,老師往往一個人在課堂上講述寫作的一些基本點,對學生的一些寫作不足之處進行點評,學生只能被動的接受老師所講述的知識點。這樣一來,課堂氣氛就會較為沉悶,學生很難感受到寫作的樂趣,從而逐漸喪失學習寫作的熱情。那么老師就需要創(chuàng)新自己的作文教學方式,采取引導學生進行相互討論的方式,讓學生在互相討論之中學習對方的優(yōu)點,感受到自己的不足,這樣還能夠極大的活躍課堂的氛圍,并且促進學生之間相互的提升。
3.5訓練學生的想象作文
在小學作文教學時,要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培養(yǎng)學生的個性化寫作,那么就必須要對學生的想象作文進行訓練。想象作文有著許多種的訓練方式:(1)通過續(xù)寫課文的方式;(2)通過改寫文章或者擴寫文章的方式;(3)看圖寫作文的方式等等。這些都可以用來訓練學生的想象作文。但是要想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作文,就必須要做到以下幾點:第一,要豐富學生的知識積累,學生如果沒有大量的形象材料,那么他就無法去展開想象。第二,要讓學生掌握合理想象的方法,不能胡編亂造就是想象,而是要符合一定的邏輯,不能夠漫無目的。此外,老師可以根據(jù)學生的作文,對其中的想象部分提出具體的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