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云霞
摘要:關于“賊”字,大家的解釋多不會超出《漢語大詞典》所羅列的幾種。但這些解釋無論是何種,放在吳簡中去理解“賊某某”似乎都講不通。本文就吳簡中的賊字,做一簡單論述。
關鍵詞:吳簡;賊;黃勛
“賊”字最早出現在金文中,字形為,從結構分析,象是人在拿貝的時候被戈所傷,其本意為“殺害、傷害”。如漢袁康《越絕書·吳人內傳》:“紂賊比干,囚箕子,微子去之?!倍墩f文》:“賊,敗也。”即毀壞之意。從字形分析來看,《說文》所釋非其本意。隨著時代的發(fā)展,“賊”進一步引申為毀壞、暴虐、盜竊等意。當然還有表程度的副詞詞性,例如方言中形容某人很聰明,會說“賊機靈”。但無論哪種意思,放在吳簡“賊黃勛”“賊帥”中,似乎都很牽強。
吳簡中出現“賊黃勛”及“賊帥”的竹簡(部分)如下:
其五斛三斗賊黃勛黃龍三年早賈米(捌·2953)
其十六斛賊黃勛黃龍三年牛賈米(捌·2954)
其卅六斛六斗七升賊黃勛黃龍三年財物賈米(捌·2993)
入郡掾張祗所買賊黃勛黃龍三年絹賈米四斛五斗(捌·3764)
嘉禾元年賊帥限米七斛四斗東部烝口倉孫陵備黃龍元年耗咸稅(捌·3092)
以上簡除了捌·3092發(fā)生在嘉禾元年以外,其余均在黃龍三年,其性質與繳納賦稅有關。包括“賊黃勛”“賊帥”自己繳納各種賦稅,其中有早賈米,牛賈米,絹賈米,青賈米,財用賈米,此外還有別人買“賊黃勛”的米來繳納賦稅?!墩f文》:“賈,賈市也”,即買賣。若想解釋吳簡中的“牛賈米”等意義,我們應了解一下吳簡中的“鋘賈錢”。高敏先生認為鋘應是江南地區(qū)的鐵制農具,“鋘錢”即農民向政府交納購買農具的錢。蔣福亞先生認為鋘是小型農具的代名詞,非特指,其說可從。由此推測,“牛賈米”“絹賈米”“財用賈米”很可能是通過賣牛、賣絹而換來的米。既然“賊黃勛”“賊帥”能公然拿這些錢去繳納賦稅,若把“賊”理解為盜賊顯然不符。
孫吳統治者是法家重刑主義的推崇者,陳壽曾在《吳書·三嗣主紀第三》中評價孫皓時期的刑法:“皓之淫刑所濫,隕斃流黜者,蓋不可勝數。是以群下人人惴恐,皆日日以冀,朝不謀夕。”由此可知當時的刑法不僅苛刻,且濫用的現象十分嚴重。孫吳的法律嚴苛,在吳簡中亦可見一斑。吳簡中曾涉及一樁許迪割米案,許迪作為典鹽掾,其主要職務是銷售官鹽,而后將其所得錢、米、財物等上交官府,后因私吞而獲罪。其審判程序及其復雜。劉暢先生曾對這一案件的司法程序做了復原,認為其司法程序包括案發(fā)、逮捕、考實(第一次)、錄見都尉(死囚上報、錄求、翻供)、重考實(第二次)、以科結罪六個程序??梢姰敃r不僅刑法苛刻,且對于犯人的審判也是極嚴格的。這種情況下,黃勛若是盜賊,是不敢公開進行買賣或將買賣所得用來繳納賦稅。若“賊黃勛”并非盜賊,那“賊”在這里該作何解釋呢?
蔣福亞先生在《走馬樓經濟文書研究》中提到“宗部”“宗武”“宗帥”時,曾提到山越的首領也被叫做宗帥,宗賊。宗帥并不是貴族或士族,應是宗族中的富有者,是吳國境內的地方勢力,屬豪強的范籌。王素在《漢末吳初長沙郡紀年》一文中也有與“賊”相關的論述,他認為長沙賊就是蠻,即東漢桓帝晚期至靈帝時的賊,而東漢桓帝晚期至靈帝時的賊,即先秦以來直至東漢桓帝中期的蠻。長沙地區(qū)的蠻,由蠻變成賊,由賊變成山賊或山寇,反映了長沙地區(qū)的蠻族,先被征服成為編戶齊民,然后由于賦役繁重淪落為賊,最后由于受到圍剿而不得不入山為賊寇的過程。在這里筆者較傾向與蔣先生的看法,認為賊是宗族中的富有者。因為山賊并非都是富有者,所以也就沒有條件去借貸給一般百姓。吳簡關于借貸的簡文有以下幾種:(部分)
入嘉禾二年貸食嘉禾元年吏帥客限米□斛□(捌·190)
入模鄉(xiāng)二年貸食嘉禾元年郵卒限米(捌·2762)
事情均發(fā)生在嘉禾元年,承擔借貸主角色的分別是“吏帥”“郵卒”。我們前面提到的“賊黃勛”“賊帥”也和他們承擔同一角色,這就說明黃勛、帥的身份與盜賊應該差別很大。從繳納賦稅的數量來看,黃勛繳納的賦稅最多不超過十六斛,即使是“吏帥”“郵卒”,繳納最多也不過幾十斛,顯然是以個人名義。黃勛能以個人名義公然買賣牛、絹、財物,并把所得米用上交賦稅甚至貸給普通民眾,還被寫在具有政府官方性質的賦稅簡上,可見他在當時是極具一定勢力,再次證明蔣福亞先生的觀點可取。
在孫吳那樣動蕩的時代,當權者與地方豪富有勢力聯合起來,共同對敵作戰(zhàn)屬正?,F象。至于“賊黃勛”中的賊是否帶有貶義色彩,有待商榷,但起碼“賊”作為一種身份是得到當時政權認可的。況且同是具有“賊”這一身份的帥,繳納的賦稅中居然有耗減稅,我們知道吳簡中一種米叫“折減米”,應該就是耗減米。關于“折減米”,王子今和侯旭東都認為其與儲糧損耗有關的納米名目,由此推斷“賊帥”也擔任過“船師”這一職務。更進一步證明對“賊”的理解不能用一般意義上的盜賊、賊寇去解釋。若該推斷成立,將有利于我們對吳簡進行更深入的理解,且對與補充《漢語大辭典》中“賊”的義項也有一定幫助。
參考文獻:
[1]許慎.《說文解字》.
[2]陳壽.《三國志》.
[3]蔣福亞.《走馬樓吳簡經濟文書研究》.
[4]王素.《漢末吳初長沙郡紀年》.
[5]鄭磊.《三國時期孫吳法律體系研究》.
[6]《漢語大詞典》.
[7]趙國華.《長沙走馬樓三國吳簡·竹簡》稱謂詞語研究.
[8]《長沙走馬樓三國吳簡·竹簡(捌)》.